东边日出西边雨,就在洛阳城内血雨腥风之时,有一人振臂高呼,呼吁全天下维护和平,爱好和平的仁人志士,联起手来,共同抗董,救万民于水火,那不是别人,正是传说中的的曹操。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据说是汉朝丞相曹参之后,不过已不可考,其实这也不重要,因为曹操以后的成功和他是不是哪个名人的后代一点关系也没有。就好比现在的某些企业家和领导,在没起来之前学历就小学文化,起来之后马上是各种荣誉头衔和学历挂满一身,附庸风雅罢了,地位和身份既然变了,那家世和学历什么的也要变,这才门当对户。对于这种潜规则,大家还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曹操的出生,还是比较科学的。为什么呢?因为出于“君权神授”的需要和某些必要的潜规则,只要是开国帝王降世,或多或少都是呱呱坠地时天降异象,比如汉高祖刘邦,他出生时老妈梦见与神人相遇,等到临产的时候忽然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天地为之昏暗,有蛟龙自天外破窗而入,盘旋于产床之上,于是乎刘邦出生了。再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老母怀孕时梦见神人授一药丸,置于掌中金光灿灿,吞咽后满口余香。降生时红色的光芒充满产房,夜晚不断有光直透屋顶,于是乎朱元璋也出生了。像这些“大自然的未解之谜”还是等后人去证实吧,反正我是不信的。而我们的曹操在稳婆接生到出世,那是很平常的,既没有仙人,也没有神龙,更没有红黄蓝绿的霓虹灯光做背景,他也是一个凡人,一个普通人,真实源于平凡。
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名副其实。他的父亲名曹嵩,曹嵩的养父名曹腾,曹腾的父亲名曹节。
话说曹节是个老好人,有一天,邻居家觉得这曹家的猪怎么和我家的猪长得这么像啊,这猪不都一个样吗,这邻居真逗,于是就把这猪给抱走了,曹节也不生气,不吵不闹,后来邻居家的猪自己跑回来了,猪的主人很惭愧,又把猪还回去了,曹节也是笑着收下,乡亲们都觉得这曹节真不错。
好人有好报,曹节也生下了一个仁厚的儿子曹腾。不知道为什么,曹腾稀里糊涂的就进了宫做了宦官,汉顺帝的时候历任黄门侍郎,中常侍,后因为策划立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皇后近侍官首领)。虽说宦官那是没几个好人,可偏偏曹腾和他父亲一样,不但有着一颗老好人的心,也有着敏锐的政治觉悟,不然怎么在官场混呢?曹腾为官三十多年,四朝元老,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反而推荐了许多贤能之士,比如讨伐西羌的名将张奂等人。益州刺史种暠曾经上书弹劾曹腾,曹腾不但不生气,反而赞叹做事认真有原则,种暠后来做了司徒,依旧不忘记曹腾的举荐之恩。
曹腾从进宫做了宦官后就与宫女吴氏结为“对食”夫妻,死后于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六月二十六日被魏明帝追尊其高祖父曹腾为高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可谓创下了世界吉尼斯记录。
因为不能生育,曹腾收养了一个孩子曹嵩,很多人都认为曹嵩本姓夏侯,其实不然,因为现代科学的进步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复旦大学的专家们经过历史考证和DNA技术验证,发现曹腾虽是宦官,但也有三个兄弟,古代官宦显贵收养孩子都是先求过继,而古人的过继原则,都是从宗族中其他家的孩子过继到自家作为自家的子嗣。至于DNA,那就不展开讨论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问生物老师。总之,曹嵩严格来说,应该是曹腾的侄子,过继成为他的儿子。
曹嵩这个人很平庸,但平庸没有关系,因为他有个不平庸的养父,依靠曹腾的关系,桓帝末年曹嵩就已官拜司隶校尉,到了灵帝即位,又升任大司农、大鸿胪,先后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和曹腾清廉相比,那曹嵩就是个贪钱也会花钱的富二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曹嵩以权谋私,行贿受贿,不但富甲一方,还迎合了当时捐钱买官的潮流,花了一个亿买了个太尉当当,一时间位列三公,地位越加显贵。
也就在这样的家世下,曹操出生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也是孩子的天性,曹操也不例外。少年时的曹操从小不受管教,我行我素,许多事情都喜欢钻研探究,独立思考,非要弄个明白。久而久之也就变得聪明机智,很有心计和主见,有自己的想法。在行事作风上,那被当时的人看来就是个异类,放荡不羁,吊儿郎当,还经常在大街上乱跑,自诩为大侠去“行侠仗义”,不爱学习,尤其不爱小学思想品德的课程,真是让父母操碎了心的孩子啊!
在别人的眼光里,都觉得曹操这孩子已经完蛋了,小时候就这样折腾,闹来闹去,使枪弄棒,不听话,不乖,那长大还不去打劫银行啊,那还得了。
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这两个人慧眼识英才,认为曹操很牛,不同一般。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要大乱,非救世之才不能平定,这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你了!言外之意是说曹操那是潜力股,而且是史上最牛股!谁说群众的眼睛一定是雪亮的,世事无绝对,咱们还要骑驴看唱本,以后走着瞧。
乔玄何许人也?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他性格刚直,嫉恶如仇,为官时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乔玄坚毅果断、勇往直前的精神,受到人们的一致称赞。作为第一个欣赏并结识曹操的忘年之交,乔玄对他的影响很深,对于孩子来说,一个知心人和赞赏者就是他前行的动力。
以后的事实将证明,桥玄的确有识人之明。从另外一面说,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小时候的表现,并不能完全甚至准确的折射出以后的人生走向,只从表象出发,而没有与孩子深入交流,去深究孩子行为的内心想法,那是盲人摸象,根本不靠谱。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所以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孩子生活的细节,剥夺孩子思考的时间,也不要强加一些自以为好的东西给他们,这样就抹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孔子说“己所欲,慎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打个比方说,孩子画了一幅画,家长绝对不能说画得像,要说画得好。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潜力和想象力嘛。
曹操的少年时代正是在这样一个无拘无束而又张弛有度的家庭教育下度过的,而青年的曹操则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