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惯了刀口舔血日子的董卓,睚眦必报,凶横残暴的董卓,唯我独尊目空一切的董卓,在进入洛阳这座繁华的都市的一刹那,仿佛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隶,所有的珍宝重器都是他的附庸品,肆意的破坏,贪婪的攫取,血腥的屠杀,董卓就像是一位资深血腥恐怖片的导演编剧兼制片人,按照自己的剧本肆无忌惮的实施着那惨绝人寰的暴行。
如果说残暴的君王,似乎谁也说不清到底是谁,但如果说史上最残暴的权臣,那就是董卓,没有之一。
以下的一幕幕,一场场的悲剧,请十八岁以下及其心血管疾病者回避,心理承受能力不强者在家长陪同下观看。
董卓还没在洛阳站稳脚跟前,就已经开始了他的“三光政策”,掌控住朝政之后,更是无以复加。
杀光所有的反抗者,抢光所有的财物,占光天下所有的美女,这就是董卓的行事风格,如此的行径已经不能用人渣、禽兽之类的言语来形容,因为这些词对于董卓那都是用的太轻了,如果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董卓,那就是“不知道”,只能靠后来人去想了,笔者实在是无言以对。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二月,在董卓的纵容和默许下,其手下的野蛮人开始尽情的屠杀和掠夺,在他们眼里,仿佛那手无寸铁的百姓就是一群群待宰的羔羊,如同秦军在战场上只看得到军功和敌人的人头一般,凶猛的野兽终于向这些毫无心理准备的绵羊扑了过去,凶残的举起屠刀,快刀斩乱麻般的砍下了集市上所有男子的头颅,顿时间血肉横飞,洛阳的天都被染红了,那恐惧惨叫和无助的哀嚎让这群畜生更加疯狂和过瘾。杀光所有男子还要抢走他们的妻子,霸占他们的财物,奸淫掳掠,人神共愤。尽兴之后的他们把一个个血淋淋的人头挂在战车上,清点完他们的战利品就大摇大摆的在街市上炫耀,还厚颜无耻的自诩是杀敌大获全胜,凯旋而归。人们看到这悲惨的一幕,只能祈祷着自己还能活到明天,或者逃离洛阳,离开这座恶魔掌控的城市。
在民间是如此,在庙堂董卓也是毫不客气的。
董卓又一次突发奇想,想开个Party,于是召集许多大臣参加,这些大臣们心惊胆战,深怕自己在酒席上得罪了董卓,被杀害,又不敢不去,只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赴这场“鸿门宴”。宴会上,董卓开怀大笑,意气风发,劝大臣们不要拘束,开怀畅饮,等下有好戏看。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可是下面的一幕在座的诸位是彻底被吓傻了了一半,没傻的也吓呆了一半,没呆的也被吓破胆了。一群被诱降的俘虏被押了上来,董卓命人先剪掉他们的舌头,再砍断他们的手足,再挖掉他们的眼睛。这简直是堪比《电锯惊魂》,有过之而不及,何况是几百人一起被如此虐待,残酷至极。官员们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手里的筷子也掉了一地,吃下去的酒肉也都吐了一盆子,胆汁都干净了,还在干呕,甚至有的人早已经大小便失禁。反观董卓,那是越看越兴奋,越想越开心,越笑越疯狂,越狂越得意。
还有一次,董卓把俘虏来的数百名起义士兵先用布条缠绑全身,头朝下倒立,然后浇上油膏,点火活活将他们烧死,可谓残忍至极,令人发指。
自此以后,大臣们每次被董卓宴请,都要在家里写好遗书,家人们泪别相送,因为就算不被董卓砍死,迟早有一天也要被董卓给吓死,或者是折磨死。
后来,董卓迁都长安,强制百姓跟随,不给交通工具,不给干粮和饮水,还折磨他们,一路上哀鸿遍野,死者无数。为了防止百姓逃回洛阳,也为了不让洛阳落入别人的手中,他悍然下令焚毁了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昔日繁花似锦的东汉首都洛阳瞬间变成一片废墟,满目疮痍,一切的一切都随大火灰飞烟灭,荡然无存。
要怎么形容洛阳城呢?只能让目睹这断壁残垣的曹操给我们来一首《薤露行》,大家共同咀嚼,鄙视那坏蛋董卓:
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意思是说国贼董卓这厮祸乱朝政,杀死少帝,颠覆国家政权,烧毁国家象征,侮辱国家元首,害的老百姓妻离子散,颠沛流离,还要火烧洛阳,灭绝人性,都城内外尸横遍野,破败萧瑟,俨然人间炼狱,我伤心的程度也不亚于亡国的商朝遗族微子。
迁都长安后,董卓继续搜刮民脂民膏还不够,居然胆大妄为,派人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尽收珍宝。这是盗墓吗?不是,这简直就是在抢墓!大汉四百年天下,如今宗庙社稷被烧了,先帝陵寝被毁了,数十代基业一朝丧尽,令人哀婉痛惜。
董卓以一个暴发户的心态在奄奄一息的东汉朝廷心脏又狠狠捅了一刀,行使着皇帝的权利,享受着各种荣华富贵,做尽了各种坏事。
作为见证三国历史最权威的专家,陈寿评价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意思是说,董卓暴戾恣睢,残忍霸道,倒行逆施,自从有文字以来,没有谁的破坏和危害比他大。在这点上,笔者与陈老夫子的意见高度一致,不知各位看如何呢?
从董卓的一系列作为来看,董卓是一个完全脱离了人性的资本家,以其敲骨吸髓般的豺狼本性压迫群众,董卓是一个完全丧失人性的屠夫,以其残忍乖戾的性情屠杀群众,董卓是一个完全毁灭人性的破坏王,以其凶暴猛烈的淫威来践踏群众。
董卓的罪行罄竹难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魔王的末日也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