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以之工,可代赈(1 / 1)

段蕴一手撑头一手接过瓷瓶,由于车身的晃动,还在安正则手上抓了两下才拿过去。

安正则感觉那小爪子就好像小猫似的,轻轻搔一下,惹得他心头一阵微颤。

段蕴拔开小瓶塞吞了两颗药丸,片刻过去仍是不见好。

“可要靠着歇息会?”安正则体贴问。

“朕再吃颗药丸就好。”

“这药丸是杜太医方才带来的。”

“回来得还真及时……不过,这来回一趟也太慢了吧?”

安正则道,“用了两日有余。”

“朕来时,正常速度不过几个时辰就到了。何弃疗快马加鞭回明安,来回竟能用两日?”

“大概因为什么原因,多有耽搁。”今日事多,那两人刚回来就坐上了回明安的马车,尚未来得及细问。

何弃疗就在外边帮着赶车,段蕴便差清尘把他叫了进来。

小何公公一身袍子皱皱巴巴的,帽子上还沾了片枯叶。

段蕴看他这狼狈样子,想必也是马不停蹄赶过来的,语气便好了两分,“你这路赶得,怎用了这么久?”

“回陛下,奴才赶到明安倒是挺快的,从明安回来也是挺快的。可就是找杜太医找了挺长时间。”

“哦?杜仲什么时候变得行踪不定了?”

皇宫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杜太医不是在太医署,就是在自己家,再或者就是在太医署回家的路上。

“杜太医最近围着太乐坊的铃儿姑娘团团转,可让人好找。”

“杜仲可有把人家姑娘追到手?”

“似乎,革命尚未成功。”

“扣他半个月的俸禄吧,朕白给他休假了。”

何弃疗唯唯。

。*。*。

段蕴这趟回明安,可以说是灰溜溜的。

行宫那边的事情,朝廷下了令要严格保密绝不外传。对于这祭祀怎么没做完就回来了,也只是含糊给出个“陛下身体不适”的理由。

明安皇城内,段蕴坐在清和殿的椅子上忽地有些不解,“朕回宫作甚,因为行宫不安全?祭祀大典没做完,大臣和皇叔们都看着呢,朕要怎么办?”

清尘:“那不回宫要作甚?”

“不回宫朕起码可以把百年祭祀大典完成。裕陵还没有祭拜,这事若传出去,朕岂不是又要被那帮子儒生变着法子骂了?”

“……陛下您,要在一地残花中给景德帝上香?”

段蕴:“……朕皇爷爷他,他不喜欢花花草草。”

清尘:“那不是因为先帝花粉过敏么……”

段蕴郁闷地瞥了她一眼,既而往案上一趴,情绪颇有些低落。

“安相这么做,定然是觉得行宫不安全了。就在朕眼皮底下,有人能弄出来这样的事情的确是够危险。回明安虽然看似落人口实,但总比再出什么意外要好。”

“朕大致能猜到些。”她还是趴着不动,“可知道又如何呢,回不回来都有弊端。朕猜想安相便是比较了一下最坏后果,于是决定回来的。”

回宫,安正则便有把握可以保证她安全,最坏结果大概就是被民众不爽。

不回宫,最坏结果……丢个小命什么的也不是不可能。

段蕴自言自语,“安相此时,应是在着手补救了吧。”

。*。*。

安正则确实在着手补救。

胡子白了一大把的中书令曹大人被安正则请去商量对策,急得他胡子又白了一大把。

“不知丞相大人让老夫如何拟文书?”曹大人表示很惆怅,“就算不与行宫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单单明安西南那几个村落的庄稼地,老夫也没法给百姓一个说法啊……”

帝陵附近那几个村子,花草败了之后,庄稼地也枯萎了。这事情关乎百姓的命根子,没了粮食如何存活?于是便纷纷涌向衙门,寻求朝廷帮助。

这便是那事情的后续,地方上的通报刚呈上来,安正则还没有告诉段蕴。

跟在曹大人身后年轻的中书舍人小小声道,“拨些救济物资给那出事那几个村子便是,何必还要解释这灾祸起因呢?”

曹大人摸了一把胡须,摇摇头叹气,“你小子好歹也入朝一年了,居然还只是这般见识。”

那中书舍人面色一赧,“后辈愚钝,恳请大人指点。”

老中书令抖了一下胡子,内心飘过一句中肯的评价,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孔老夫子他说得真传神。

曹大人为官多年,以嘴巴爽利不给人面子著称。若不是景德帝偏就对了胃口觉得曹大人不错,照他这性子在官场上也不知被人弄死多少回了。

于是曹大人心直口快地就丢给他一句,“烂泥糊不上墙。”

那中书舍人更觉惭愧,视线又朝地上移了几分。

“曹大人的意思,”安正则温和地开口,“是觉得李大人考量略少。”

中书舍人忙行了个礼,“首辅大人不必如此,直呼下官夕恒就好。”

李夕恒比安正则小了好几岁,在朝中也可以算后辈了。安正则想想,觉得唤他名字也还亲切些,于是便点头应了。

“夕恒大概是没想过,拨些救济物资对朝廷来说自然简单,可物资分到百姓手中,若足够充足,甚至可以保证他们一两年不劳作的所需。这在其他地区的百姓看来,很是诱/惑。”

曹大人看安相耐心向他解释,便也忍不住说了几句,“荀子说,人之性恶,这话可能看着有些偏激,但也有理。一旦有了法子可以不劳而获,几人经得了诱/惑?”

安正则点头,“前朝便发生过这样的事。有个村庄遭遇蝗灾,那年颗粒无收,朝廷为了抚慰拨下去颇丰的粮歀。邻村人见了觉得挺好,便生了歪斜心思,自引蝗虫毁了庄稼。”

李夕恒恍然大悟。

“赈济的多少,向来令户部头痛。即便是天灾,也不宜草率拨银。”

“那为何要向百姓解释这庄稼枯萎的原因?”

“官府如果不给个解释,事情只会在街头巷尾越传越广,众人猜测大可愈发离谱,并且极有可能不利于陛下。不如先给出解释,尽量平息议论,最好还能引出别的话题分散众人的视线。”

曹大人拿杯子喝了口茶,“首辅大人说得极是,可这理由不好找啊。”

“曹大人,本相目前是这样设想,”安正则不紧不慢,娓娓道来,“庄稼枯萎的村落,将其男丁劳动力悉数统计,整理在册。明安西南的护城河段,早有缺损毁坏,趁此时机让这些男丁进行修补工作。前段日子工部所呈上来关于兴修水利、推广新型水力风车灌溉工具的提案,也可在此时借机先试验。”

李夕恒大为佩服,“首辅大人这招是,以工代赈?”

安正则颔首。

曹大人也很是满意,“首辅这法子委实妙哉。新型的灌溉工具一出,势必又将引起一个话题,冲散花草无故衰败一事,老夫觉得可行。”

“那枯萎的原因呢?”李夕恒追问。

中书令没法子,看向安正则。安正则也没法子,摇了摇头,“如今看来,约莫只有实话实说了。”

“实话是指?”

“恐有歹人作祟。”

曹大人感叹,“先发制人,安相高明。”

李夕恒又一次顿悟,若有人拿这事情大做文章,说是皇帝的不好,给段蕴泼脏水。那么朝廷也可以说这纯粹无稽之谈,恶意中伤陛下,对君主大不敬。

这事情本就离奇,没有科学的说法,若非要解释些原因,那可能就要看谁说的话更动听了。

拟文书这种事,身为中书舍人的李夕恒很懂,于是自告奋勇揽下了这活计。

安正则似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道,“你很不错。”

最新小说: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八零好福妻 谍海偷天 九零福运小俏媳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