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一叶黄金 > 第六十一章 茶润文脉香

第六十一章 茶润文脉香(1 / 1)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诗道: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其实最早只是一种药材,是人们在追求健康生活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总结和积累而创造的杰作。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中有一首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茶的香真味实,顺应自然的美感,并从中体味茶的本色之纯粹,饮茶的纯真之趣味。

文学家张载在《登成都楼》诗中就赞曰:“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早在19世纪末,美国作家约瑟夫.沃尔什在《茶的历史与奥妙》一书中谈道:“茶与中国虽是两个不同的词,但意义相同,毫无疑问,中国是茶的祖国。”

农庐告诫儿子农天一:农家人的一生,注定是与茶为伍、与茶为伴的一生!

农天一答道:父亲,吾将上下而求索,寻找茶的真谛。

正值春暖花开时节,农庐夫妻请汪秀才给农天一讲茶诗、茶史等课程。

这天上午,汪秀才开讲了,他开头便说,有关荼的最早的正式文献记载是《诗经》,其中共有多处提到“荼”字,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有女如荼”,“采荼薪樗”,“予所捋荼”,“堇荼如饴”,“以薅荼蓼,荼蓼朽止”,意思分别为苦菜、茅花和陆地秽草,那时的荼主要以药用为主。

汪秀才顺着史籍线索往下讲道,东汉时,神医华佗所著《食论》中就曾记录道:“苦茶久食益意思”。三国魏代《广雅》中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的文献:“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饮茶艺术和中国茶道。随之开始出现大量的有关茶的论著,或以诗的形式赞美;或以书法的形式传诵;或以绘画的形式弘扬;或以文章的形式传承并记载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

汪秀才说,今天就讲这些,天一要好好看看原著,牢记于心。

农天一说,好的,学生一定刻苦读书。

又过了几日,汪秀才开始讲茶诗,他说,中国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分支。诗的表现形式有多种,诗可以融入音乐、书法;诗可以融入绘画、舞蹈;诗还可以融入武术等等。

在最早的文论《尚书》中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可见诗是作者自我情感的自然流露、倾吐、宣泄和抒发。

这时,汪秀才道:天一,你要重点掌握唐代鼎盛时期的诗歌,这也是茶文化的鼎盛时期。

农天一说,先生,学生记住了。

天气明显燥热了,汪秀才脱掉外衣,继续讲课:唐朝饮吟之风大盛,于是饮茶成为一种高雅的风尚,也成为陶冶情操和友谊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诗人爱茶、饮茶、写茶、说茶也成了定律。诗歌在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茶富有大自然美,具有提神益思的功能,饮茶使人心旷神怡,产生对人性美的联想,因而,自古茶就成为诗歌吟咏时必不可少的佳品。以茶会友,以诗会友,茶则通过诗提高了茶文化的内涵。

汪秀才抿口茶,继续开讲:《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有多首与茶有关的诗句。如:“采茶新樗,食我农夫”,“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等。晋代诗人张孟阳《登成都楼》诗中赞茶为“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

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和卢仝等著名诗人都写下了富有哲理的茶诗。李白的“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色的蝙蝠)白如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石中,玉泉流不歇”;白居易的“架岩结茅屋,断壑开茶园”;杜甫的“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汪秀才讲的龙飞凤舞:诗人把品茶心情之愉悦,环境之幽美,写得如同一幅高雅清逸的《品茗图》。陆羽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里的“精行俭德”是茶道思想的内涵。

汪秀才最后说,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使自己成为具有美好行为、勤俭朴实、道德高尚之人。

时至初夏时节,农庐夫妻请钱书生给农天一讲茶与书画艺术课程。

钱书生侃侃而谈:茶与书法,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都有着严格的方法和技艺,那么书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完美表现了中国茶文化。书法的发生发展,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沿着一条由实用到艺术的道路前进的。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格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艺术青春常在。浏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说到这里,钱书生特别提醒道:天一,你要牢记这句话。

农天一连忙回答:先生,学生知道了。

钱书生梳理历代书法脉络: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成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著艺术的魅力。

唐代的鼎盛,不单单表现在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也是书法艺术的盛行、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各行各业蒸蒸日上的鼎盛时期。书法与茶文化更是息息相关,唐代著名的狂草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苦笋帖》“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言简意赅,其章法与笔法皆气韵生动,神采飞扬。

说到这里,钱书生加重语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怀素对茶的景仰和渴望的心情。

钱书生结语道:“酒壮英雄胆,茶引学士思”,茶是文人激发创作灵感的良药。天一要做到静心静气、排除杂念,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一门高雅而纯净的艺术。

农天一说:先生,学生一定用心领悟。

宋代书法家苏东坡曾与朋友司马光闲谈时谈到:“上茶妙墨俱香,是其德也;皆坚,是其操也。譬如贤人君子黔皙美恶之不同,其德操一也。”苏东坡将茶与书法共同上升到了一定的哲理和道德高度,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东坡先生追求完美的真实体现。

相传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就以“心正则笔正”来进谏皇上。书法对人的品格要求是极为重要的,而饮茶更讲究的是修行修德、养神静气。

今天暖风阵阵,钱书生给农天一重点讲解茶与绘画,他说:用绘画来表现茶艺、茶道、茶文化是再美不过了,它给人以最直接、最直观的感受,使人身临其境,令人赏心悦目。中国绘画的起源,象中国历史的起源一样,令人不可琢磨。唐代张彦远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将中国绘画的起源追溯到传说时代,指出那时的象形文字便是书写与绘画的统一。

这时,钱书生重点讲茶与绘画艺术的密切联系,并展出他的有关藏品。他说:

古往今来茶与绘画之间的联系是惟妙惟肖的,茶画的内容多以描绘煮茶、奉茶、品茶、采茶、以茶会友、饮茶用具等为主。我国以茶为题材的古代绘画,现存或有文献记载的多为唐代以后的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晋代顾恺之的《列女传仁智图卷》;

唐代周昉(女)的《调琴啜茗图卷》;

南宋刘松年的《斗茶图卷》;

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

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烹茶图》;丁云鹏的《玉川煮茶图》,等等。

最后,钱书生进行概括:将这些茶画作品汇集在一起,不失为一部中国几千年茶文化历史图录。同时又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所以说,茶自古就与琴棋书画相谐相融。

最新小说: 《明》 大唐之混世皇子 回到三国当皇上 佳偶天成 大唐开局我爹要造反 重生之民国元帅 大唐十二皇子李简 持久严射 秦时之大秦护道者 穿成反派早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