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镇在承德城开始收拢部队,几天之后部队集结完毕,在黄维忠的率领之下跟随着张三进驻辽东。
承德城距离辽阳一千多里,沿途都是希望营的控制地区,一路上都是平安无事,二十天后大军来到辽阳城下。得到消息的刘存生带着亲卫出城五十里相迎。
远远望见大军前进带起的烟尘,刘存生催马上前迎接,第二镇大军并未进城,将大营扎在了辽阳城西。黄维忠安排好手下扎营之后,与刘存生二人簇拥这张三进了辽阳城。
进了刘存生的总兵府,张三也不说什么套话,直接问道:“建奴现在的情况如何?”
“回先生!建奴现在内斗的厉害,以洪太为首的一派人对我们的实力有着很深的理解,不愿意再次反叛,一直在为大迁徙做准备。
以阿敏与莽古尔泰为首的一些洪太的反对者利用建奴的失败重新掌握了一定的权力,这些人都是比较保守之人,不愿意离开白山黑水,他们认为面对面真刀真枪的对抗打不过咱们,可是白山黑水到处都是深山老林,只要他们钻进山林里,我们就拿他们没办法。他们就可以从容布置,一旦发现我们的弱点,就能扑上来给我们来一下狠的。”
“这洪太对建奴内部的掌控也太差劲了吧,你们现在与建奴联络还通畅吗?”张三问道。
“建奴担心触怒我们,即使是如莽古尔泰这样的顽固派,也不敢对我们派驻沈阳城的联络人员施加伤害,目前的联络没有问题。”
“派人去给洪太传个话,就说我要见他。”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辽东的移民安置工作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回先生!眼下移民优先安排在靠海的地方,便于粮食物资的输送,减少物资的浪费。今年秋粮入库之后,本地有了稳定的粮食供应之后,再沿着河流向内地分配。只是将沿海地区铺满就需要海量的人口,更别提广袤的内地。”
“你们没必要把沿海地区都铺满,要选择战略要地进行安置,其他必要地方,可以从长计议,我们总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先生是说我们优先安排港口河流等战略要地的安置,以点带面,只要我们鼓励生育人口,以我汉人的勤劳,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将辽东铺满。你得体会先生的意思,不能什么事都要先生给你交待明白,若是每个人的工作都要先生安排明白,还不把先生累死。”黄维忠做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替张三解释道。
刘存生对于黄维忠摆出一副教你做人的模样异常不满,瞪了他一眼说道:“看来黄大总兵对移民安置工作颇有心得,不如咱俩换换位置,你来做这个辽东总兵,我做你这个只管训练打仗的机动兵团的总兵怎么样?”
“你少来这一套,老子提醒你可是好心,你别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你俩想干什么,要不我给二位腾个地方,二位来个决斗。谁赢了听谁的如何?”张三大怒道。
希望营四大金刚,麻云年龄比较大,大家都比较尊重他,李铁柱性格沉稳,又是最先升为排长的,大家对李铁柱的感觉就是高半级的上司。只有这二位在差不多时间崭露头角,都是主力部队的当家人,谁也不服谁,不见面还好,一见面俩人就掐了起来。
二人看到张三发怒,顿时像是被掐住脖子的鸭子一般不做声了。张三也不愿意在这细枝末节上浪费口舌,将领之间的明争暗斗,只要在规则之内,也就放任不管。若是因为争斗影响了正事,那就要做好受到严惩的准备。断然不能出现因为私人恩怨出现见死不救的场面,哪个将领敢这么玩,那就是活到头了。
二人不说话张三却不能不说,张三问道:“年终会议的决议内容都已经传达到你们的手里,你们对行政中心搬迁至辽东有什么看法?”
“属下完全赞同,若是我们一直待在宣府,就是一潭死水,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官员之间的相互勾结根本就无法避免,就那么大一个圈子,所有人都能拐上几个弯拉上关系。我希望营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引入新的人才,而且人才还要代表各个地方。要不然早晚会形成一个外人难以融入的小圈子,我们也会彻底退化成一个地方势力。”黄维忠率先表态道,话语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属下与黄总兵的看法差不多,不过属下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我们宣府说到底还是太贫瘠了,地方太小,又多山干旱,根本无法承载大量的工业人口。时间一长粮食问题就会成为突出的问题,我们不能不警惕粮食问题。”刘存生久在地方守备,看问题的角度更偏向民生。
张三对二人的回答都很满意,可以看的出来二人在这件事上是做过认真思考的。
选择将行政中心搬出宣府,除了二人说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宣府不靠海。
现在世界上各个列强都争先恐后的造船出海,扩大殖民地。大明在这个方面已经落后于世界,趁着现在列强还未将世界瓜分,大明现在奋起直追,还来得及赶上大航海的尾巴。
以大明如今的体量,只要内部问题处理好,找对了发展方向,完全可以以一国吊打全世界。
而有了张三这个作弊的存在,其他不说,发展方向绝对不会偏离。
张三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给华夏百姓打出一个更大的生存空间,让后世华夏不再因为人多地少,采取自我阉割的办法限制生育。使得华夏还未得到全面的发展,人口变呈现了老龄化的趋势。
迁徙行政中心已成定局,咨询带兵将领的意见是为了了解更多高层人员的想法。
好在只要眼光长远一点的高层官员干部,都明白希望营发展到现在,再窝在宣府已经不合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