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上午劳动中,全部社员都没有坐下来休息过,当然都每个社员都有去周围有水的地方喝一、二次的水,难怪社员的体力会如此的好,直到中午十一点多钟,打下的稻谷已经够全组社员每个人一担,张开宏特别交待负责打谷机的社员说:
“李书坤,你等一下给卫东少装点稻谷,他是第一天来参加劳动。”
“行,没问题,我会给他少装一点的。”李书坤爽快的回答道。
“队长,谢谢关心。”赵卫东真诚感谢说。
张开宏带头挑起满满的一挑稻谷,一个个社员也都挑起沉甸甸的稻谷往回走,赵卫东心想自己的力气比所有的人都大,而且他们只给自己装了大半箩筐,还好自己没有逞英雄,本来应该是很轻松的,刚开始挑的时候确实很轻松,但随着路程的增加,脚下还是很轻松,可肩膀就开始痛起来了,而且越来越疼,火辣辣的疼。
赵卫东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说来自已的力气已经够大了,挑这么多已经是很轻松,他想到一个个社员都是长年挑担子,肩膀上都起老茧,当然能挑,而自己虽然有力气,但自己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全身都是细皮嫩肉,近百斤的东西压在肩上,不可避免的要难受一段时间,只有肩膀上磨出一些茧来就没有问题了。
肩膀受不了,赵卫东就让手多帮衬一点,以减轻肩膀上的负担,就这样互相支持着终于挑到生产队的晒谷坪,旁边就是生产队的仓库,每个人的稻谷都要过称,用于计算工分,今天赵卫东挑回了八十二斤的稻谷,总算挑回来了。
从晒谷坪离开后,大家就一起吃午饭,吃完饭就又继续去打谷子,看着天上火辣辣的太阳,上午的汗还没有干透,现在还在路上走就已经这么热,赵卫东己经汗流浃背,他看到其他的社员穿衣服的一层一层的汗渍,难怪村民齐世寿,宁可让太阳晒,也不穿衣服,他就戴着一顶斗笠穿一条短裤,赤着脚,全身晒得乌黑发亮,就象是非洲的黑人一样。
赵卫**然理解了,为什么姑姑家的菜特别咸,生产队集体伙食的菜特别咸,天天这样出汗,不吃咸怎么行,而且如此大的体力消耗,如果饭没有吃饱那有力气干活,现在家家户户的粮食都不够吃,需要用杂粮来补充才行,难怪双抢的时候要集中伙食,保证让社员吃饱饭。
下午,体力消耗比上午大了不少,特别是天气热得让人难以忍受,估计社员们都习惯了,适应性也就强,而赵卫东除了前世的插队劳动,以后就没有接触过如此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记得原来插队第一天劳动结束后,晚上都站不住了,手也割伤了,抓镰刀的手也起了三个水泡,实在是太累了,赵卫东找张开宏反映具体情况要求请假,张开宏回答说:
“你如果想干下去,这一关一定要过,只要你这一周坚持下去了,你以后就是干什么都不怕。”
最后,赵卫东决定坚持下去,没想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全身都痛,而且是痛得很厉害,他连动一下都不想动,因为动一下都非常痛,但想起以后的长期劳动生活,你如果过不了这个关,以后的日子更多的痛苦将等待着他,他咬着牙坚持了一天又一天,一直痛到第五天才慢慢消除,他终于敖过了那段最为难敖的时间,以后也就能适应了农村高强度的劳动。
赵卫东知道凭自己现在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出现前世的痛苦经历的,但毕竟是第一次参加高强度的劳动,身体上肯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受点罪是必然的,下午开始割稻子后,头上有斗笠挡挡太阳光,但是背上身上在中午强烈的太阳光爆晒下,衣服都发烫起来,就象是蒸笼一样。
身上的汗水就象泉水一样涌出来,上午的太阳就让赵卫东难以忍受了,没想到下午的太阳更毒、更爆,简直是要把人烤熟了。
大量流汗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口干,由于就在田里劳动,周围到处都有水,大家都没有带茶水,赵卫东看了看周围,看看那里可能有泉水,没想到这块开镰的水稻田处在比较中心的位置,离山边都比较远,赵卫东就问旁边的社员说:
“范成林,我们这里那个地方有泉水,我的口很干。”
“我们这里周围都没有泉水,我的口也干了,我们就到旁边的水沟里喝水。”
说完范成林就放下镰刀向水沟走去,赵卫东也跟着去了,走到水沟边,范成林找一个方便喝水的地方,毫不犹豫的伏下身去大口喝起水来,赵卫东毕竟在后世非常讲究卫生的年代生活过的人,他首先是考虑这水卫生不卫生。
他认真观察了一下水沟里的水,感觉水不是很清,看到水沟里还有不少的水虫,这个水能喝吗?这时范成林已经喝完水站了起来,看到赵卫东还不去喝,知道他是城里的人,没有喝过水沟里的水,于是就说:
“卫东,我们来干活有些地方是有泉水的,但很多地方都没有泉水,这条水沟的水是流动的,还算不错,我们还经常喝田里面的水呢,这里周围没有泉水,喝吧。”
说完范成林转身就走了。
赵卫东看看也没有其他办法,眼前口干得难受,他回想一下,记忆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传染性疾病,社员是经常喝这些水的,如果有问题影响肯定很大,既然没有什么大问题,那就将就着喝吧,明天开始一定要自己带水来喝。
回到水稻田里,赵卫东继续去收割着水稻,由于出汗太多,他今天的水沟水也喝了很多,他看了看大家,虽然也有去喝水,但次数少,看样子是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的环境,赵卫东相信凭自己超强的身体素质很快就能适应这种环境的。
随着劳动时间的延长,赵卫东的劳动技能也越来越好,收割的速度慢慢跟上了周围的社员,原来割下的水稻放得大小不一,有些还比较散乱,也慢慢开始变得整齐码放,大小合适打稻谷的习惯了。
到了天快暗下来时,才打够所有人都有一挑的稻谷,负责打稻谷的李书坤又给赵卫东少装一些稻谷,虽然通过上午的磨练,肩膀是受了一点罪,经过半天的休息,应该来说肩膀应该比中午适应性会强了一点吧,挑起来后确实感到好一点,走了一段路后又开始不舒服,用手撑一撑也就将就着走到了仓库……
晚上,赵卫东坐在大队部的宿舍内,拿出《社员劳动手册》,翻开到第三页,记录下第一天的劳动情况:打稻谷,上午82斤,下午79斤,工分10分。
今天赵卫东的劳动情况有些特殊,从身高体重队里把他归到正劳力的范围,但因为他今天的工作量少一点,评10分,其他人今天都评为12分;而前世因为身高体重上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标准,因此被定为半劳力,工分减半,第一天只评了6分。
接下来的“双抢”劳动,就慢慢轻松下来了,本来赵卫东拥有超强的体质,这样的劳动强度对一般的人来说是很强的,但对于赵卫东来说还是不算强的,只是没有适应造成的一些痛苦,经过几天的适应后,已经能挑120斤稻谷,只要是箩筐能装得了的,他都能够挑得走,从田里挑到生产队的仓库,中间也都不需要停下来休息了。
对于烈日的爆晒也开始适应,再也不会过度流汗,也没有无法忍受的感觉,但总的来说,跟前一次的插队相比这一次好得太多了,从第三天开始赵卫东的工分就和所有的全劳力工分一样了。
当然在后面抢种的劳动中,表现确实不佳,因为插秧确实是一个技术活,而且是靠熟能生巧,不断进步的,当然也存在一些大神级的人物,在同队中就有一个倪胜才,他的插秧在全大队都是最厉害的,他一个人一天最多可以插秧五亩,一般人二到三亩就顶天了。
赵卫东对自己插秧技术实在是无语,开始时慢得连那些半劳力的小孩子都欺负他,经常是自己才插到一半,其他人已经插完了,整丘田就剩下自己一个人,有些喜欢开玩笑的就在自己的后面把秧苗插上,用秧苗把自己封在四方形的框内,美其名为“装棺材”。
在一起插秧的人中,有一个名叫袁小玲,年龄大约是十七、八岁,打着两条大辫子,虽然长期参加劳动,皮肤带着浅浅的麦色,身材看上去特别的健美,个子比多数的女孩高,脸的轮廓比较大众化,但笑起来的时候很可爱。
她看到一些人老是欺负赵卫东,就主动站在他身边来一起插秧,只要是他落后了,她就主动多插几行秧,让他赶上来,经过她一周多的保护,赵卫东的插秧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不是很厉害,但已经能达到中等水平了,基本上与大家的相近。
经过了近二个月非常紧张和辛苦的“双抢”,赵卫东全部都坚持了下来,跟自己在原来的空间一样,都在双抢期间没有请假休息一天的全生产队唯一的一个人,当然并不是其他社员坚持不了,估计他们是家里有事有的时候没有参加。
在原来空间的自己,经过“双抢”的严酷打磨,超强的体力支出,饭量的大幅增加,原来刚下来只能吃二到三碗饭,开始劳动后饭量竟然增加到七、八碗,而且是装得很实很满的碗,人马上窜起来一截,跟成年人差不多了,也壮了很多,体重由100斤增加到120斤,评工分在不到一个月内就按全劳力评,打下了前生一辈子良好的身体素质。
现在的自己已经跟原来的自己有了很大的区别,但是也是有显著的收获,首先是饭量大增,能够达到多数社员的水平,可以吃到九至十碗,身体的看上去更壮实了,体重也增加了30斤,达到160斤的体重,身体素质更好了,看样子越是艰苦的环境就越能煅练人。
双抢结束后生产队组织了一次改善生活的大聚餐,全生产队的所有全劳力都参加,生产队为此专门杀了一头猪,也因为七队是全大队最富的生产队,才有这样的条件,不少的生产队改善生活只是吃一餐面条,或者是麻籽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