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国硝烟冷 > 第四章 子卿相面

第四章 子卿相面(1 / 1)

一日,姑布子聊应大王邀请去宫里相面,赵鞅对自己的嫡长子不甚满意,每次看到伯鲁圆滚滚、胖墩墩地的身体,憨态可掬的笑容,老实忠厚性格就很不顺眼,忧心忡忡。

当今晋国四卿都龙争虎斗,都想掷人于死地而后快,伯鲁怎堪重任,赵王想知道,究竞哪个儿子更有将军相,能征惯战,能守其土,因此想起了姑布子卿。

姑布子卿,赵国有名的占卜师,预言家,当御前侍卫黄兴和姑布子卿走到御花园的时候,看到无恤在御花园的石板上坐着读书:“兵者,诡也。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姑布子卿悄悄问黄兴:“这是谁?”

“是大王的幼子,母亲是翟国婢女,所以在众王子中地位最低,连大王也不待见他。平时他母子在偏殿清宇轩住着,几乎也没人去她们那儿。”

姑布子卿止住脚步,站在公子身后听他背书。

“孙子曰:凡用兵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却之旅次之......”

姑布子卿远远打量勿恤的背影,不禁暗暗吃惊,此人身长七尺,貌不出众,但是自有一股慑人的魅力。

董兴想过去让勿恤见礼,子卿扯住他,示意他别打搅,仍站在旁边观察。

这时见二王子仲炎过来,走到他身后,拍他后背:“博士,又在背书,你要当将军吗,哈哈哈,我看你这辈子啊,还是省省吧。”二王子一阵大笑。

“是二哥啊,今天怎么到这儿来了,贵人踏贱地,有何贵干?”

“我不像你一心想做博士。哈哈”

“我背书无非是应付母亲的检查罢了,说吧,您有什么事?”

“我们要去戏班子看戏,你跟我去。”

“看戏呀,我还真想去,”赵毋恤如有所思的,“只是书没背完,母亲该责罚了。不如你们先去,我背完书才能出门。”

“所以我叫你博士,等着做你的博士吧。”二公子说完有一阵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二王子又想来找你去取乐,上次看戏拿你比戏中的私生子,这次又来,绝没什么好心。”

“人家就说了两句,你哪来那么多意见,主子的事是你以后少议论的,省省心吧,有着功夫,你还不如跟我一样我读读书,习习武,比什么不强。”

小宦官吐了吐舌头:“就你脾气好,沉得住气。”

勿恤应道:"我们这样的身份,他能来我们这儿是我们的荣幸,兄弟间取笑只是玩笑罢了,当不得真。”

说完转过身读书如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败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看到这儿,姑布扯扯董兴衣襟,便向大殿走去。

“不让勿恤给你见礼吗?”

“不用了,我们走吧。”一边走姑布子卿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赵毋卹的背影。

路上黄兴叮嘱姑布子聊,大王最寄寓厚望的是嫡长子伯鲁,从取名中可推知一二,伯是长子,“鲁”字大有深意,先生知道,鲁是东岳泰山所在之地,东岳乃五岳之首,是各朝代天子们祭天的地方,地位之尊不言而喻,这也意味着伯鲁是以后王位继承人。大王此次请你去相面,无非是要确定伯鲁太子地位,你不可不知深浅,忤逆大王本意。”

姑布微微一笑:"谢谢大夫提醒,我当然知道,放心吧,我会见机行事。”来到大殿,通报进去,宦者令公孙支出来传话:“姑布先生,大王等您多时,快请。”

果然赵鞅坐在大殿,见二人入内,起身拱手:“请坐,不知先生有何事耽误,按说早该到了。”

“刚才在路上,”董兴刚要回答,被子卿拦住了:"路上遇到故人,叙叙旧给耽误了,让大王久等了,失礼失礼。”

“遇故人敘叙旧乃人之常情,不碍事。”说完转身对公孙支说,“去把世子们都叫进来。”

"姑布先生,今天请您来主要是给世子们相面,看看他们谁将来命运如何,先生辛苦您了。”

“承蒙大王信任,姑且一看。”

很快王子们都陆续到齐,姑布子卿认真打量众王子,黄兴为姑布一个个引荐,按长幼有序一一前来。

首先给嫡长子伯鲁相面,此人微胖,圆脸,说话慢条斯理。

二王子仲炎姑布见过一面,虽未细看,早己了然于心。一一看之后,赵鞅让儿子们都跪安走散。

赵鞭问:“我儿子之中,谁造化比较大,可做王侯将军?”

姑布子卿微微一笑:“嫡长子伯鲁忠厚宽容,为人真诚,是个忠厚人,可做。。。。”

他顿顿,看了看赵王,又看了看御前侍卫,二人真急切而热烈的眼神等他说可做王候,可是子卿话峰一转:"可做内史"。

黄兴张大嘴:“先生此言差矣,大王子宽厚爱仁,符合帝王良好品德,你却说可当内史。”

赵王也吃惊,但早有意料,便说:“先生此意,愿闻其详。”

“这不难理解,大环境说决定大气候,伯鲁公子如生在治世,天下太平,那绝对是难得的名君,一定是富甲,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但当今之世群雄纷起,从春秋五霸到如今,那位君主不是靠武力征服天下,雄霸一方。以德治天下的时代己经一去不复返了,远的不说,就拿晋国上卿来说,最开始是六卿,范氏,中行氏灭亡以后,现在是四卿争逐,稍有不慎就会身死国灭,不难想象,什么人适合做帝王,大王也都清楚。”

“先生说的有道理,那照你这么说来,我百年之后没有可做继承人的吗?”

“微臣斗胆,微臣之见,此些王子之中没有合适选。”

“依先生之见,赵国就快要灭亡了吗?”

“大王,你还有别的儿子吗”

“别的儿子,不瞒先生,孤曾经一时冲动,和一名翟婢女生下一子,但此子地位低贱,相貌丑陋,不见也罢。”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妨叫来姑且一观,不妨事。”

赵王答应,叫人去把勿恤找来。

不多久,勿恤进来磕头行礼。

“勿恤,你先去给姑布先生行礼。”勿恤便来行礼。

勿恤低头不语站在一旁,子卿这才看清他的五官长相,勿恤虽低着头,用眼神余光打量着子卿,并暗中观察赵王的言行,姑布子卿都看在眼里,仔细的相了面,相面之后赵王便就打发他走了。

赵王问道:“姑布先生,此子如何?”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此子妙不可言,将军之才。”

赵王笑了:"此子地位至贱,懦弱无知,将军之才从何看出。”

子卿曰:"此公子虽贱犹贵,时间是最好的朋友,希望大王珍惜此子,至少给他发展的机会。他定当不辜负你的希望。”

赵王虽然不全信,但也不能全不信,从此让勿恤和其他王子一起读书,接受少傅的培养。

一日,赵简子把众子召到殿前考课,勿恤功课最好,所学知识倒背如流。

但勿恤孤僻罕言,不轻易多说一句活多行一步路,躲在世子之后不动声色地观察,沉默恬静。

赵鞅觉得怎么看也看不出勿恤有将来之相。

此事之后,赵简子一直在心里惦记琢磨,始终不太敢相信姑布子卿的预言。

为进一步考察各位王子,便对她们说:“后年是父王六十大寿,父王老了希望你们早日成才,为国效力,父王把这些年的经验故训写在这些竹简上,名叫训诫录,每人一份,回去仔细研读成诵,到父王六十大寿那天,谁能全文成涌,这一定重重奖赏,希望你们不要让父王失望。”

训诫录发下来,勿恤翻开来仔细研读,口中默默成诵,几小时没有动地方,宦者令高共见了很是感动,再想到姑布子卿以前说过的话,开始对勿恤聒耳相看,以礼相待,不敢稍有怠慢。

一天仲炎想打探王子们学习状况,派自己手下小宦者令欧阳夏雨到勿恤处来,还没到偏殿门口听到有人在读书,声音洪亮如钟:“每日三省来身,对国尽心乎,对民尽爱乎;己己宽容乎。”

“五王子好,奴才给你请安了!"欧阳一拱手。

“这么早来找宇文吗,他在里屋,你找他去吧."

欧阳和宇文谈了会儿闲话,他们是同乡,自然走得近些,但平时都是宇文过去找他,今儿是例外。

欧阳各处走一圈,回到仲炎的大殿,回复二王子道:"各家来都在玩自己的事,声色犬马,尤其三王子找批江湖术整日在家胡闹。只有五公子在家读书,诵读大王要求的训诫书,看他朗读的投入,真是很入迷呀,太子你得留意了,不能让个贱胚子占了上风去。”

“三年呐,他也就想赢得父王的好感一时发愤读书,我就不信他能坚持三年不忘.再说,我们也天天研读未必就输给他去,如果是三王子这么用功,我们倒是要小心了。父王除了我,也就对他最看重.老五,他也配,能跟我们一起读书已经是他造化了。”

“可是他再也很刻苦读书.您也知道上次大王考课,就他对答如流呀!”

“那又怎样,口头表扬表扬,还是要回到他的储绣宫去。”

欧阳夏雨觉得这事不能坐视不管,几天之后又到二王子,三王**里去了趟,到处散布五王子背训诫废寝忘食,真把自己当将军的话。

这话很快传到宇文那里,宇文告诉了主子。

“你别听这些胡话,我读我的书不关别人什么事,别要说什么我管不着,也压根不用管,以后这样的话不要听,免缘自找没趣。”

话是这说,之后勿恤读书再也不到户外去了,关门读书,不经允许,外人不得入内。

只有母亲过来见他,见他刻苦书,便也甚是心慰."我儿,大丈夫只要有本事,早晚都能顶天立地,你长大了,在赵国不能出人头地,去别国也能有用武之地,除了太子,按祖制,别的王子不是做游侠,也只能到别国谋求做官,所以你父王兄弟不待见你没关系,世界之大,那儿没有我儿容身之地,所以你不要在意他怎对你,你只要低调做事,早晚也会为官做宰。”

“母亲此言极是,小不忍乱大谋,他们不待见我们,我们正好落得清静,母亲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

最新小说: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三国美色 霓裳铁衣 公主万福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催昭嫁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