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瑶仙在他的胸脯上轻轻擂了一拳,说了声“无赖”,然后收起笑容,又变回仙女的摸样,说道:“我之所以爱上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解救天下百姓的志向打动了我。这三个月来你实施的新政也使得巴山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民都看到了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走之后,希望你能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时时不望你当初说的那句‘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让老百姓过上富足日子’。
当然有些事我还是要提醒你,第一,万事不能操之过激,要一步步打好基础。第二,要时刻注意世家贵族的动向,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什么大的反应,但不等于在某些特殊时期不会跳出来反对你。最后一件,对于你的父亲,你现在既要依靠他,又有防止他扯你的后腿,甚至要做好将来与他决裂的准备,毕竟你现在的诸多做法与他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
秦子昂也严肃地道:“瑶仙的话我一定牢记在心,相信我们再见面的时候,你会看到我打造的一个全新的局面!”
巴山郡的新政实施三个月来,各方面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首先是招聘了一大批各种专业人才,有一些还是外地的人才。政务司的六个处所需人员基本上配齐,各城、镇的原有人员也进行了淘汰更换,郡府上上下下的办事效力提高了不少。
流民在官府招聘的专业人员指导下,垒造了大量的梯田,基本上保证了郡内滞留的流民所需,虽然有些梯田由于缺水不能种植高产量作物,但种上一些旱季作物,这个冬天,流民也不会饿肚子了。
基础设施建设也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向梯田供水的水库已建造了十二座,巴中城通往南江县、通江城的道路拓宽工程已接近完工,南江县、通江城两城的防御工程建设也快到尾声,一些灌溉系统相继开工。由于时处春夏之交,闲置劳力不是很充足,拖延了部分工程的进度,否则,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会更大。
由于开展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种物资的需求量大增,加上实施了鼓励工商业发展的的政策,许多作坊主和商人也纷至沓来,大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三个月期间,全郡境内共有一百五十三家各种商铺开张,七家大型工场、十六家大型作坊、二十八家中型作坊开业。
武器工场、煤矿、铁矿、盐矿在全部或部分出售给私人后,各位老板纷纷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注入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不仅为郡府贡献了大量的税收,还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外地的人口迁入。
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加和居民财富的增加,境内的服务业和娱乐业也随之兴起,大大小小的旅店、酒楼、饭馆、茶楼、当铺等服务场所也都生意兴隆,还有新的铺子在不断开张。
巴中军事学院和巴中技艺学院正在筹建当中,学院地址已经选好,各种建设物资已经备齐,只等劳力充足就可开工,麻烦的是教学人员比较欠缺,尤其是技艺学院的教学人员,看来也只好加大招聘力度了。
军队也没有闲着,军官们都明白,巴山郡的稳定靠的就是军队,何况高层军官都知道,他们的郡守大人的志向远大的很,因此训练的强度比以前还要大,不过绝大多数的士兵都从以前的战斗中尝到了好处,训练起来也没有什么怨言。城防军第一旗已组建完毕,士兵的来源主要是以前的下面四城的部队和投降的流民军。
刘达把先前训练的那一套也用在了城防军的训练上,只不过训练的方向与野战军有所不同,他们着重训练的是城池的防守和巷战。治安部队主要由原来各城的刑捕组成,他们虽然不属军务处管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一些正规部队的训练方法,必要的时候他们也可以上战场。
玉瑶仙走了以后,秦子昂专门抽出时间到各地走了一趟,视察城防、农田水利建设、道路桥梁修建、军队训练、工商业发展等情况,一路上看到的情况令他很高兴,等他返回巴中城的时候,一个新的计划已在脑中形成。
“李兄钧鉴:近闻兄内外交困,处境堪忧。内有世家贵族骚扰不住,武器粮草供应不足,军心民心摇摆不定;外有剿灭呼声此起彼伏,广昭兵马虎视眈眈,商贾行旅裹足不前。兄之困窘,弟尽知矣!。
据传兄自幼严父早亡,家境贫寒,全赖慈母含辛茹苦,将兄抚育成人。兄亦侍母至孝,冬暖床被,夏驱蚊暑,更自名存孝,乡里坊间传为佳话,弟甚敬之,以为至孝之人必大义之人也。
兄少时便有大志,不以家境苦寒而自弃,不以出身低下而自卑,勤奋苦学,常效古人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之举。兄不止苦读诗书,尚勤练武艺,是以成年之时,得传文武全才之名,远近之人深慕之。
兄以三十余人响应王暴起兵造反,一路冲杀,战无不胜,年余间占地一城,拥兵过万,弟与兄虽无对面交手,然对兄眼光之准、布兵之精也深为佩服,常思若兄是王暴,则破流民军难矣!
兄起兵之意,不外救百姓于水火。今朝廷无能,官吏**,诸州不臣,赋税沉重,民不堪负,百业凋敝,实大乱之兆。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兄之起兵,实非其时。兄之困窘,非兄战之过,乃兄识时不清也。
弟自主政巴中以来,颁布新政,出资安置流民,实施种族平等、阶层平等之策,大兴农业、水利、道路、桥梁、城池之建设,年前至今,诸事颇有起色,境内居民虽不富足,也能安居乐业。何以顺利至此?实乃借朝廷之名,行利民之事也。
弟之心愿,与兄同尔,誓还天下太平盛世,使百姓安居乐业。今兄困顿至此,何不来投,共图大业?进则卫国安民,退则保全自身。兄若到来,弟必十里相迎,寄以重任。望兄早做决断,勿误人误己矣!
弟秦子昂翘首以盼!”
李孝来回地走着,不时扫一眼案几上的信笺,白纸黑字,话不多,却字字千斤,如一把把重锤反复敲打在自己的心上。这个巴山郡守不简单啊,不仅将自己的来历探查得清清楚楚,甚至自己的处境亦看得明明白白。
如今自己确实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虽然占据着广昭郡的剑阁城,但局势却一日不如一日。剑阁乃汉中府通往京城洛阳的要道,官府断不会让自己长期占领。剑阁也为四战之地,北有广昭城,南有花阳城,东则有巴中城,均相距不过两百里,骑兵两日间就可到达。西边虽然较为荒僻,但州府在摩天岭住有重兵,随时可以杀过来。
前几天广昭郡守已传来檄令,要自己投降或解散流民军,否则将派重兵围剿,自己没有回应,想来这几天对方就该有动静了。自己倒并不怕广昭的兵马,先前已交过了几次手,他们的战斗力与秦子昂的军队是无法比的,以广昭城的两万兵马想攻下自己近万人马防守的剑阁城是不太可能的。问题是到时候若州府命花阳、巴中两郡的兵马夹攻怎么办?只怕想退走都难了。
李孝不禁大为苦恼,解散流民军?可这近万部下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向广昭郡府投降?更不现实了,官府对造反的人历来是不会让其有好下场的,谁能保证自己和部下不会人头落地?再说自己也不甘心,救万民于水火的志愿岂不就此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