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学校的老师总是喜欢教勤奋好学的学生一样,鹿仙灯也对左丞相起了爱才之念。进过罗布买提已经年过半百,于修仙一途最总不过是强身健体,多活几年而已。他还是愿意悉心指点一二。
当下于杯酒转换之间,趁机拉拢道:“丞相大人如果能让我坐稳这楼兰国师的宝座,我不但可以保证传授你正宗的修仙之法,而且还会选择适当的时机,帮你搞到可以延年益寿的仙丹!说白了,我初来楼兰,需要一个坚定的盟友,如是才能在庙堂站稳脚跟,徐徐图之。不知丞相大人意下如何?”
罗布买提一听修仙有望,顷刻大喜道:“只要国师能解我胸中疑惑,就是我真正的师父了,以后只要没人的时候,我当执弟子之礼,尽心伺候着!”语毕他作势要站起来伺候。
鹿仙灯知道这货真正的目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当下随意透漏出一些真本事道:“你以为心静神静就算是练成了‘凝神诀’吗?如果心中的杂念仍然止不住时,该咋办呢?”左丞相的嘴巴长了半天,最终拎起酒壶为鹿仙灯斟满了杯子道:“该咋办呢?瑚”
鹿仙灯忍笑道:“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则用推究功法以止之呀。即每当杂念兴起之时,就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处起?又当从何处灭?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如此反复推究,了不可得。久之,即见此念起处也。
之所以如此做,皆因心体本虚、本无、本净、本寂,从心上去推究则见虚无、寂静的本体,故‘了不可得’也,此四字实乃‘致虚极,守靜笃’也。如此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即为回光之法。回者止也;光者观也。回光即止观之法。此法已为你提供了“安心竟”,杂念自可止之也。念止,自会入静。这才是凝神的真正诀窍啊!”
罗布买提这一刻才算是茅塞顿开,同时也明白了在修仙一途上,必须要有名师在旁指点才能够少走弯路。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趴到地上咚咚磕了几个头,然后才感慨道:“师父说的真是太对了,我每逢入境关照时,总觉得念头散乱与意志昏沉。现在想来,散乱是神驰于外,心不归体了呀。如果早一点知道上述的止念收心之法以治之。必定是昏沉不再,而神志亦清明亦!”
鹿仙灯点头道:“你能够明白这一点,足见是有灵性的。加上你现在的年龄已经是,阴气为主,阳气不足。静坐时难免会昏昏欲睡。而治理昏沉之法,无过于寄心于息。息者,自心也铄。
心一动即有气随之,因气乃心之所化也。凡人动念甚速,瞬间起一妄念,即有一呼吸与之相应。但人能无念乎?不能也。又能无息乎?也不能也。息念相随,制之之法‘莫若即其病而为药,’采取‘心息相依’之法以止之。故回光必兼之以调息也“。
这一段妙论,则直接把罗布买提听得如痴如醉,他再不敢于鹿仙灯同席对坐,是以干脆伺候在他的身旁,帮其把盏道:“弟子鲁钝,师父您能否说得更详细些啊?”
鹿仙灯又有言道:“岂不闻《太乙金华宗旨》有云:‘鸡能抱卵心常听,此要妙诀也。’修真之士在行功中,用听息之法,一心注于体内。心入则气入,丹田得煖气而生真阳矣。
神之所注,未尝少间。则煖气也可昼夜无间。如此则心死神活矣。‘神活者,由于其心之先死也。人能死心,元神即活。死心非枯槁之谓,乃专一不分之谓也。’元神主宰,心息相依,即能入于静定之境。
说到这里,你在回顾一下先前的《凝神决》,凡坐须要静心纯气。心何以静?用在息上。息之出入,惟心自知,不可使耳闻。不闻则细,细则清;闻则粗,粗则浊。浊则昏沉而欲睡,自然之理也。
所以,听唯听其无声,一有声即粗浮而不入细。当耐心微微而听。心细则息细,反之息细心也细。气一动则心动也。故定心必先养气。因心无处下手,故缘气为之端倪,此即’纯气之守’也”。
罗布买提感觉今天自己真是行了大运,没想到喝顿酒都能拜得一个无私传授的名师,他顷刻热泪盈眶道:师父所言甚是,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静心纯气的关键,其实都是心用在息上,但不能过重,‘只要微微照听’既是’纯气之守’也“。
鹿仙灯点头曰善,同时又问他“何谓照听?”
对此罗布兴奋地道:“东方先生曾经专门讲述过,照即眼光自照也。不外视而惺然者,即内视也。所谓听,即耳光自听。不外听而惺然者,即内听也。听为听其无声,视为视其无形。如此内视内听则既不外肆,又不内驰而中不昏沉。即为内外日月交精交光之法。目光为外日月交光,耳光为内日月交精。然精即光之凝定处,故聪明总一灵光耳。不知道我这样解释对不对,还请师父示下!
鹿仙灯对眼前这位高居丞相之位的徒弟,心生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心里暗赞其具有超强的领悟能力的时候,为了不被自己的徒弟看清,当下也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道:“这个解释完全正确,我本来担心说得太深奥了你会听不懂,既然你能说出这番话,我就可以为你讲得深一点了
“会照听的时候,不能无限度的一直照听,你还要能止于其所。我说的“止”,有两重涵义:从入静的角度讲是止念。在修持中如不能止念入静,则练功无效,有时甚至还会起副作用。另一个则是从意守窍位上讲的要知止。止于其所,止于至善之地,什么地方最好呢?一般的讲是下田为宜也就是肚脐下四指处的气海丹田,这里不出偏,易于入静。
说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门槛,如果你在内视下丹田的时候,能够关照道丹田里的星云,那么所谓的止于其所就不能停留于下田,而要停于艮背,你可知艮背是什么意思吗?“
这一次罗布兰堤老老实实地摇了下头,使得鹿仙灯心里松口气的时候,更加卖力地解释道:“艮者,止也”。修炼者“欲烹炼大丹,非择善固执,止于其所不能。止于其所,非空空无为,其道有行有止”。
这其中“内止者,止而止于其所;外止者,行而止于其所也。止以养所止,行以验所止,行止皆归于一止也”。也许你听着像是绕口令,具体在行功中,要以意守夹脊之窍,将心火之南而藏于背水之北。水火互相交养,自然念虑不生。此为洗心之法。也即艮背止念之功,正是山泽通气也。妄念既止则真息自现。真息无息,真念无念。息无则命根永固,念无则性体常存。性存命固,息念俱消,即性命双修之第一步也“。
读者诸君如果有修炼过道家内丹的亲,看到这里一定会明白,鹿仙灯这是把燃灯道人当年传给他的丹经入门心法转述给了罗布。其实古代的人最会故弄玄虚,所谓的艮背止念,翻译成白话就是把念头指在背上的两肾之间,那里是命门穴,入静入定,最容易入于杳冥之境,真能如此则无人无我,不识不知也。
燃灯给鹿仙灯讲述时,境界更为玄妙,甚至会是不是蹦出几句哲理名言,比如“凡人有人我之分,内外之别者,由于有心。有心则有我,有我则有人。有我有人,不知其所止也……”等。
这句话他没有转述给罗布,只是提醒他说,不知止,是因识神主事,念虑不息,才不能入静入定,也就不能做到艮背止念入于化境了。反之如能由静而定而忘,则能艮其背,使“人我之心俱化”,即能进入“心死神活”的境界。
燃灯在自己所著的《鹿鸣经》中对此曾有注解说“人心去而道心生”,自然就能止于其所。“内不知有身,外不知有人。无我无人,既能止于内,也能止于外。动静随时,内外合道”。如此行之止之,皆出于无心之心。在无意识状态下,由元神主宰“止于其所,不动不摇,得其一而万事毕。何患金丹不结,大道不成乎?”
事实上心思神火的下一步就是炼神结金丹。这属于更高深的功法了。当然不能轻易凭一顿饭就和盘托出了。他打算在观察一段时间,看左丞相是不是真的把自己当师傅了。如果是对自己阳奉阴违的话,那么他在练功的时候一定会走火入魔,因为自己的上述论述中有好几处是故意颠倒着说的。
古语云“不遇至人传妙诀,眼迷头困舌头干”眼前的左丞相当然还不能算作是至人。既然酒足饭饱了,接下来的正是自然是先要去接受大祭司的府邸和他的那帮信徒,其实这件事半的漂亮与否,才是对罗布的第一个考研呢!想到这里,他扯过罗布的袖子摸了下嘴道:“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去国师府转转了吧!”罗布恭敬地应了声是,先一步打开了包厢的门,伺候鹿仙灯走了出去。(紫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