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1日,大赤军强渡乌江天险。15日召开遵义会议,从此中国革命便开始焕然一新了。同一天,日军制造了“察东事件”,迫使青白党放弃河北、察哈尔大部分主权。
策划察东事件的是土肥原贤二和梅津美治郎。
土肥原贤二是日本陆军大将,特务头子,1948年被定罪“甲级战犯”,第一个被绞死。
梅津美治郎是关东军司令,同样被定为“甲级战犯”,但只是无期徒刑,1949年因癌症死于东京。
1935年1月初,秦家下属的各级经理来魔都述职。
秦笛和晏雪分别接待了他们,询问公司的发展状况,有什么可喜的进展,有哪些存在大的困难。
秦笛在接见秦氏粮行的经理朱轼的时候,特意指示他,务必要在昆明建一个粮仓。
朱轼有些不解,因为秦氏粮行主要沿着长江布局,另外在黄河边上有几个分店,但是除了韩城之外,其他的分店规模都很小。
“大少爷,您给说说,为啥要去昆明呢?昆明不靠海,也不通水路,粮食不好转运啊!”
秦笛道:“走滇越铁路,花钱让铁路局运粮。”
朱轼有些为难:“那要花不少钱,这生意肯定亏本。”
秦笛沉默片刻,道:“亏本也要做,至少在那里储备50万吨粮食!”
朱轼咬牙说道:“好吧,我去想办法。”
民国时期,昆明是一个很奇怪的城市,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只有一条米轨通往越南,被称为“云南十八怪”之一。
然而正因为如此,昆明成了抗战的大后方,很多工厂、企业、银行、学校都迁过去,包括清华、北大、南开,因为缺乏粮食供应,很多教授和学生饿个半死。
秦笛觉得既然还有时间,也不缺钱财,那就未雨绸缪做点儿准备。
但他不能详细说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朱轼看来,这纯粹是发疯!
朱轼是朱婉的远方表兄,不忍心看秦家亏钱,所以偷偷去找秦汉承:“大少爷想一出是一出,秦老爷你也不管管他。”
秦汉承早已想开了,他懒得管这些小事!
他冲着朱轼摆摆手:“随便他折腾。老朱啊,你年纪也不小了!可以退下来休息了!你那大儿子朱涣,不也在粮行里吗?你准备让他接班吧!”
秦汉承管不了别的企业,但他对秦氏粮行的掌控力很强,因为这是他一手创立的,花了很多心血,所以不愿意完全放手。
秦氏粮行不同于别的企业,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粮食进口早就由美国的“sky food”公司安排好了。不需要招聘大学毕业生做经理,只要头脑灵活、人品可靠就行了。
朱涣在粮行里干了六七年,落在秦汉承眼中,算是聪明能干的年轻人。
1月12日,腊八节。
秦汉良邀请秦汉承和秦笛赴宴。
在场只有六个人,包括秦笛的三个堂兄。女人和第三代都没资格参加。
秦汉良的病已经好了,面上有了些许光泽。
他开口笑道:“我本来请了老三,谁知老三去了日本,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被他婆娘拐走了?”
秦汉承也不晓得老三去日本的真正目的,所以颇为担忧,说道:“回头我劝劝他,现如今中日之间关系紧张,如果他老是往东边儿跑,要么被日本军方捉去,要么被国人骂成汉奸,那就丢我们秦家的面子了。”
在他看来,秦家现在已经不缺钱财,更重要的还是好名声。
秦笛微笑道:“爸,三叔五十多岁了,他的事还用你管?”
秦汉承道:“哼,年纪再大,也是我弟弟!我还管不了他?”
秦笛并没有多说,因为在场的都是生意人,心里没有家国大事,如果贸然说出来,很可能会害了秦汉旭。
三个堂兄坐在对面,目视秦笛,心情复杂。
早先,老大秦牧被夺走明州家纺,对秦笛的恨意不共戴天,但是后来他听说,明州家纺在秦笛手里资本扩张一倍,引进不少的新机器,产量提升了三倍,心里不由得生出感慨。
与此同时,秦笛拿下42%的国泰电影院股份送给大伯,大伯将电影院交给秦牧去管。
如此一来,秦牧又成了老板,虽然手下的人大大减少,但是说出去面上有光,再加上手里还拿着父亲分给他的80万大洋,他为人谨慎,一直没找到投资的好路,如今莫名其妙的大大升值,几乎变成了80万美元,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啊!
因此之故,他对秦笛的恨意便消解了许多。
老三秦泊也同样如此,他将80万元存进四明银行,啥事也没做,就靠着银元升值,让家里资产翻了两三倍!
最倒霉的乃是老二秦涧,他做的正好相反,自以为聪明,所以买进房产,而且全是苏州河北岸的房产!这次银元升值之后,房产价格走低,那些房产已经折损了三成!
因此,秦涧没少跟大哥和兄弟抱怨,说自己运气太差。
这一次,他在酒桌上又一次说起此事:“唉,我怎么那么倒霉呢?我是不是该去庙里烧烧香?”
秦笛心想:“距离日本人全面侵华,只剩下两年了,我不能眼看着他们掉进泥坑里。”
于是他开口说道:“在座的没有外人,咱们关起门来说话。出了门一个字都不要讲!”
此时,秦笛掌控偌大的家产,说话比秦汉承还算数,所以每个人都侧耳倾听。
秦汉良道:“阿笛,我知道你见识广,比他们几个强多了。有什么要紧的话,你尽管说。我还没死呢,秦家还没散。谁要是出门乱讲,我不认这个儿子!”
秦牧、秦涧和秦泊都纷纷点头:“兄弟你说,我们都听着呢。”
秦笛道:“你们都知道,日本人已经占领东北,又占了大半河北和察哈尔,还有一部分山东,再加上台湾,我们中国变成什么样子了?”
虽然说,在座的都是生意人,平日里不怎么关注国家大事,但是听秦笛这么说,心里也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