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麋县,背靠灵鹫山,作为全国所剩不多的贫困县,这里,交通不便,资源稀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流向繁华的大城市。
岳麋县有名的公立中学,教学楼外墙斑驳老旧。
不过清晨五点,一个少年拿着一本书在诵读。虽是秋末冬初,但这里的气温常年偏低,劲风割在脸上如刀,路上仅有的零星几人,皆是缩着脖子,拼命将脸埋进衣服里。
少年不过14岁,个子已经有175左右,脸颊稚嫩,双颊满满的胶原蛋白,脸虽然未完全长开,从完美的五官比例,隐约可见以后是怎样的翩翩少年。
一身洗的发白的廉价灰色棉袄,也折不去他的光彩。
和他稚嫩的脸庞不相称的是他的耐性,他像是感觉不到寒冷,一双瑞凤眼专注的看着手里的书,沉浸在书本里。
到了六点,学校教室的灯统一打开,他才匆忙去食堂吃了几口饭,赶去教室。
他几乎连走路都是跑的。
华国的教学方式,高考制度饱受诟病,但不可否认,对寒门学子来说,他的确是一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路。
随着资本的介入,如今,公立学校的名师越来越少,像岳麋这种贫困县,老师出走的就更厉害了。
别说名师,便是一个班一个专职老师都已经很困难,长长一个老师,负责十几个班级的科目,所幸,少年所在的班级,班主任是一位年过花甲的特级教师。
他出生在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经历过极度的贫穷,饿极了吃过草根的。如今,任由外面社会物欲横流,他自岿然不动,对自己如今的生活颇为满足。
再加之,他有一颗为人师的极度责任感,是真正将教书育人刻入骨子里的,因此,他像一颗定海神针,矗立在这坐老旧的公立学校。
这位刻苦用功的少年姜话,是他教书四十年来,极少遇到的天赋极佳的少年。
他有预感,这一生所育的15000名学生中,很有可能,他未来的成就会是最高的。
如今还有大半年中考,他有信心,姜话到时候肯定能名列前茅,让他忧心的是,姜话的家庭。
姜话的父亲早早就去了,如今唯一的母亲也生病,现在正躺在医院里,生了大病,医疗费得要好几万,他已经向学校申请了募捐,但杯水车薪。
第一堂课下课,他点了姜话的名,姜话温吞吞跟他出了教室。
“老师,您找我什么事?”
老师苍老的双手背到身后,放慢了脚步,和姜话并肩走,“今天有些社会人士到我们学校来义捐,你作为贫困生代表出席,这样,一会我会帮你把你的情况告诉他们,你呢,就哭一下,显的可怜一点。”
“看有没有好心人,再资助一下你妈妈的病。”
十四岁的姜话,长了一双特别干净的眼睛,听了这话,瞳孔闪了一下,话到嘴边,对上老师殷殷期待的眼神,又闭上,只轻轻嗯了一声。
只是,他原本抬的高高的头垂了下来。
老师年纪大了,腿脚慢,校长室在另一栋楼上,姜话小心翼翼扶着老师下楼梯,穿过了两栋楼来到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的门半掩着,一片嘈杂喧嚣,老师推开门,姜话看见,满满一屋子都是人。
有一些是和他一样,棉袄外面套着聚酯纤维校服,想来和他一样,都是作为贫困生代表出席的。
有一个学生例外,站在屋子中央,姜话认识这个人,是初二的一个学生,此刻,他正在陈述自己的情况。
天下,幸福的家庭几乎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偏偏,不幸的家庭,远比幸福的家庭要多。
母亲离世,父亲再娶,继母不愿意养他,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在这边生活。
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他的对面,有五六个穿着昂贵的羽绒服,肩膀上背着好看的包的社会人士,正坐在椅子上,听着男孩的遭遇,眼里隐隐有泪光。
待男同学说完,老师又上来补充了几句,“王国庆很乖,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从不调皮……”
有个女子率先出声,“这孩子我资助了,直到他念完大学,我每个月会按时……”
女子和男同学合影留念。
校长办公室里大约有十个孩子,接下来,依次是这样的流程,很快,全部都说完,老师捏起姜话肩膀上的校服外套,示意他走到中间去。
十四岁的少年,有着强烈的自尊,情绪极意受到环境影响,理智上,他知道自己的老师说的是对的,为他好。
此刻,他腿就像是灌了铅迈不动,嘴巴像是被胶水粘住,廉价的鞋子像是黏在了土气的花岗岩地板,人们看过来的目光,像是一双双手,一件件剥掉他的衣服,那些狼狈,羞耻,穷困,裸呈在所有人面前。
老师又掐了一下他胳膊。
“我,我”
“妈妈。”
身后一道声音盖住了他的声音,姜话本能回头,入目,先是看见一张巴掌大的小脸,一双眼睛又大又圆,黑色的眼珠明亮的像琉璃,灵动的闪烁着。
脑袋上卡了一顶白色羊绒帽,帽檐坠的一圈乳白色的羊毛映的皮肤更加莹白。
她小手挽着一个气质婉约的中年女子,看了一眼姜话,侧过头看向女子,“妈妈,我们资助这位弟弟吧?”
声线清晰骨感,带着这个年纪的小女孩特有的粘糯童音,好听的像百灵鸟叫。
中年女子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长大衣,头发整齐的竖起来,耳上挂了一对低调却高雅的淡粉珍珠,亦回了女孩一个很轻柔的笑,“好呀,都听吱吱的。”
姜话还处在怔楞的阶段。
倒是他身后的老师先反应过来,笑着补了几句,“这孩子学习”
“老师,我们私下里沟通吧,”吱吱直接打断了老师的话,“可以吗?”
“好,”老师笑眯眯道,“好,去我办公室那边谈。”
直到中年女子放慢脚步,和老师并肩往校长办公室走,吱吱笑着出声,“我们走吧。”
姜话脑子一片空白,楞楞点头。
吱吱,“你叫什么名字?”
姜话,“我叫姜话。”
吱吱,“你不问我,我叫什么名字吗?”
刚好经过窗边,淡金色的阳光越过窗棂,照在少女的脸上,渡上一层光洁的白边,她嫣红的小嘴弯起来,咯吱轻笑,如水眸光从灵动的眼眸撇过来,落到姜话眼里。
她美好的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的高贵公主,是他羡慕的那种完整人生。
十四岁的少年,正是青春期发育高峰,对异性的萌动凸起。
干净萌动的少年时期,有时候心动紧紧是一个简单的瞬间。
一个温暖的笑,一件对你胃口的简单白t恤,甚至是迎着阳光而来的一个擦肩,一个善意的举手之劳。
姜话的视线在她清凌凌的眸光游曳几秒,又向下看去,她身上穿着一件红色的羽绒服,版型挺直,漆面光滑,阳光在上面光滑流动。
耀眼的像清晨第一抹飞出地平线,刺破黑夜的朝阳。
姜话的家在山区,小时候,他常常要爬两个天堑一般的山峰,花两个小时到五公里以外的小学去上学。
常常出门的时候天边还没有一丝亮光,他常常走着走着,天边的第一抹亮光突然照亮他的路。
日出,是他见过最多,陪伴他最多的景观。
他听见他的心重重嘭一下,像一朵淡粉月季,刹那花开。
“我叫姜话。”他搭的拘谨,声音有些艰涩。
吱吱,“我念高二了。”
姜话,“我念初三。”
吱吱递给他一个袋子,“这个是电脑,你拿着。”
姜话尚没理解吱吱的你拿着,理解成东西很重,帮她拿着,就本能的伸出手接过来。
电脑包的手提袋子很小,他不可避免的碰到了她的手指。
因着天气的关系,吱吱的手指冰冷,一触即离,姜话感觉,那一瞬间的冰冷,像是廊下悬挂的冰锥,刺破了他的皮肉,没进了他的血肉,冻住了他指尖的骨头。
吱吱不知面容平静的姜话心里翻着怎样的浪涛,弯着眼睛道,“你找个地方,我教你使用。”
姜话,“嗯。”
姜话带着吱吱去了一个地方坐下,吱吱打开电脑,细细教他,老师笑咪咪走过来,“姜话,过来,曾女士答应资助你妈妈看病的事了。”
姜话觉得自己的心里像是有暖流滑过,乖巧的起身走过去,一个劲的和曾秀云道谢。
曾秀云笑着摆手,和老师,姜话客气了一番。
曾秀云不仅资助了姜话,又分外给学校捐赠了价值五十万的御寒衣物,并且又在老师的推荐下,捐赠了二十个孩子。
校长和老师高兴坏了,临了,又朝姜话挥手,“来,我们和姜女士一起拍照留念。”
姜话本能扫了一眼吱吱明亮整齐的衣服,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磨了无数道口子的破旧黑绒棉鞋,短了一截,明显不合身的裤子,发毛的袖口。
他一直信奉,英雄不问出生。
他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却从不羞耻自己原身家庭的贫困。
这一颗,他忽然生出一种强烈的自卑,一个强裂的渴望,他又知道怎么说话,吱吱抢在他前面开口,“不了,校长,你们拍吧,我还有东西交给姜话。”
曾秀云亦帮腔,于是,校长和老师便作罢。
捐赠一切搞定,姜话和校长一行人送曾秀云和吱吱出校门,到了车边。
姜话拎起电脑包,“你的电脑。”
“这是给你的,我家里还有,对了,”吱吱转身从包里掏出牛奶赛到姜话掌心,“你拿着喝。”
“我走了。”
“有事可以打我电话。”
直到车子消失不见,姜话依然站在原地。
这晚,姜话在他宿舍的铁皮床上,枕头下的木板上,刻了吱吱两个字。
牛奶是那种透明的玻璃瓶装,姜话小心翼翼的护在床头,他想,牛奶一定是甜的。
直到保质期最后一天,他才打开,小口喝到嘴里。
意外的,牛奶在口腔淹没过的地方,像是最细密的针扎在口舌,刺麻的整个口腔僵硬。
过敏这个词还不是那么流行,他还不太懂。
他还是小口小口,将牛奶全部喝光。
喝完之后,又把牛奶瓶子冲洗干净,用布子擦干,将吱吱留的那张,写有她电话号码的纸条放进瓶子里,塞上木塞,放到枕头旁边的小盒子里。
作者有话要说:姜话的番外大概三章吧,我是这么预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