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恭喜你了。”正当晏磬书沉浸在被金钱砸中的幸福中时,陆柒渔缓缓向晏磬书走来,“还没介绍我自己呢,我叫陆柒渔,上次的事情,我只顾着看琴,真是失礼了。”陆柒渔不好意思地笑着。
“没关系,你好,我是晏磬书。能看出陆小姐对古琴是真的喜爱,能有一件感兴趣的事情,并且能为之努力,是一件很令人羡慕的事。”晏磬书没意料到陆柒渔的靠近,忙回复道。
“嘻嘻,我也是那么觉得,我实在是太喜爱古琴了,无论是弹曲,还是对古琴的收藏,要不是觉得爷爷太累了,想要帮助爷爷发展秋雨轩,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琴师。”陆柒渔一谈到古琴,眼里泛着光,话也不自觉多了起来,“那晏先生呢?你的梦想成为收藏家吗?”
“算是吧,我的兴趣比较杂,对历史、文化方面的东西都很有兴趣,而那些文物,是对于过去人类活动的直观体现,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目前我的目标是想能多收集收集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物件,所以以后可能免不了到秋雨轩来叨唠。”晏磬书还是有心想要与陆柒渔建立一定的交情,不仅是因为他以后可能需要通过秋雨轩深入接触古玩界,他还有一种和陆柒渔混熟了以后说不定能买下陆柒渔的“凤势”式古琴的幻想,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晏磬书顺着陆柒渔喜爱的古琴话题继续聊了下去,后来又顺势和她交换了联系方式,交谈甚欢的两人始终没有发现有一双怨毒的眸子始终盯着两人的方向。
随着短暂的休息时间过去,陆柒渔重新走回台前,宣布了交流会的开始。
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收藏品摆在桌上,不算晏磬书的青花小罐,一共有四件,nj博物院的李清只参与拍卖会,任务完成后,便离开了。晏磬书匆匆扫视了一眼,发现有两件瓶状器,一为天球瓶,另一件为梅瓶,一件似圆盘,应该是笔洗,还有一件为钟状,上面镂空,晏磬书猜测是香薰。
“好了,接下来,参与交流会的藏家可以互相走动,查看这五件器物的特征,时间一样是十五分钟,随后,对自己判断有信心的藏家可以上台来交流他对其它藏品的鉴定成果,接着请各位藏家一一上台分享自己和带来藏品的故事,最后由秋雨轩的李昶旭师傅揭晓鉴定结果。”
陆柒渔的话音刚落,还没等晏磬书有所行动,余冬敖便径直走到了晏磬书的青花小罐前,轻蔑一笑,压低嗓音说:“我就说怎么老远就闻到一股味道,你是把你们家的菜缸都端过来了嘛,不要觉得捡了一次漏,就认为什么东西都值钱了,就像是有些层次的人也不是你能指染的。”
确实,买回老刘家的青花小罐后,晏磬书并没有及时将里面的酱料勺出,主要是他不仅要清理里面的酱料还要想办法将外面的油渍去除且尽量不损坏小罐的釉面,这点给了晏磬书极大的压力,他迟迟下不了手,怕一点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而确认要将小罐带到交流会后,他更是决定保留里面的酱料了,毕竟他主要分享的是捡漏的故事,顺便还能在交流会结束后,问问李师傅是否有去除污渍的办法。
“有些东西,人们可能会因为表象而错认了它的价值,不到最后,谁能知晓顽石能否能成为翡玉。”虽然对余冬敖的突然挑衅有些莫名,但晏磬书也不是任人欺负的主,他不卑不亢地反击道。
“哼,顽石之所以被称为顽石,就是因为它顽固不化,不知变通,你既然在古玩界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钱,为何不急流勇退,免得引火烧身。”虽然晏磬书对余冬敖来说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但他也不希望这个小人物一直在他眼前蹦跶,为他的追妻一路添堵。
“那你可能不懂什么是梦想吧,余先生如果想观赏我的青花小罐,那么请便,我要去看别的物件了。”晏磬书已稍有些不耐烦,他无意与余冬敖纠缠,也明白了余冬敖的突然挑衅是觉得刚刚他与陆柒渔走得太近,他对陆柒渔并无特别的想法,并无意将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争端中。
“穷学生才会讲梦想。”余冬敖嘲讽地看着青花小罐轻念道。
而此时的晏磬书已站在王大年带来的笔洗前,这是本次交流会最爪他眼球的一件藏品。笔洗的口沿做成六瓣菱花的式样,唇口折沿,下有三足,为云头足,釉面有明显的窑变特征,外壁釉质为玫瑰紫色,鲜艳夺目,而内壁的釉色的味月白色,显得内敛,两种釉色在口沿处交汇,相互渗入、融合,光怪陆离。
窑变是由于窑内温度的变化导致釉色发生不确定性的自然变化,以窑变釉为代表的就是宋代钧窑的瓷器,主要是由于钧窑的瓷器原料均采用禹州当地的矿物原料,里面蕴含多种微量元素,本身便带有不同的色彩,由此钧窑产的带有窑变釉的瓷器数量就多了。
“难道这就是钧窑产的菱花洗?”晏磬书直接断定道。
“系统,扫描。”
名称:清雍正窑变釉菱花洗
年代:清雍正
原收藏地:bj恭王府
材质:瓷
价值:八十万到一百二十万
制作者:未知(意志强度不达标,无法知晓制作者)
意志强度:46%
晏磬书看错了,虽然没人知道,但他仍有些脸红,他小心将菱花洗翻至底部,果然,在斑驳且深浅不一的底釉上暗刻着“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这么明显的提示,他却没有注意。
以后看物件还是要看仔细,不要看到一半就下结论,他对自己告诫道。
晏磬书仔细回想中国古代瓷器课上的内容,是了,雍正帝好古瓷,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他曾经多次下令命景德镇督陶官年希尧和唐英依照故宫内所收藏的宋瓷进行仿烧,雍正十三年,唐英在《陶成纪事》中记录道:“一钧釉,仿内发旧器梅桂紫(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粉青、骡肝马肺五种,新得新紫、米色、天蓝、窑变四种……”在清朝时,工匠们就已掌握了烧制窑变釉的基本规律,通过人为配置釉料,掌握火候来创造窑变釉独有的颜色,虽然不能控制颜色变化,但大体釉色的烧制成功率已极高,想必王大年的菱花洗就是当年景德镇窑仿制钧窑瓷的仿烧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