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
临近末日,即便是作为皇帝,玄烨的心里也会生出这样的感觉,一种绝望的感觉,不过在大多数时候,他都会隐瞒内心的想法,也就是只有在少数几个人的面前,才会显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此时看着跪在地上的王熙,对于这个曾经拟写先帝遗昭的汉臣,玄烨一直都是极为信任,先帝这么相信他自然有先帝的道理。玄烨继位之后,对于他同样也是极为信任。在他看来,王熙是朝中难得几个可以信任的汉臣,甚至是可以托付重任的人,他和王化行不一样,那个逆臣辜负君恩,但是王熙不会,当然他现在也没有那个机会。
现在看起来汉臣不是不可以用,关键是要看用在什么地方,让他们去领兵打仗是肯定不行的。他们到最后还是会背叛大清。只要他们手中有兵有权。他们骨子里瞧不起旗人,在他们看来,所有的蛮夷都是蛮夷。让他们当个不能领兵的谋士。自以为聪明的明人,为了高官厚禄还会尽心尽力。一旦让他们领兵,让他们手里掌握兵权,他们只要看准机会就会造反。
只可惜直到现在自己才想通这一切,其实这一切在史书中。早就有了记载。那些人表面上看是忠心耿耿,可只要他们抓住机会总还是会造反,总还是会记得他们的身份。
那些人啊!
终归还是忘不掉自己的身份啊!
想着这些年的过往,想到自己居然直到现在才想通其中的应有。玄烨后悔之余。更多的是感叹。
良久之后。他才感慨地说。
“要是大臣们都似先生居官清正,忠心耿耿,国事何能坏到今日地步!”
王熙再次叩头,颤声说道。
“陛下!国家到此地步,老臣死不蔽辜!”
他这当真是忠心耿耿的话语吗?
至少现在看起来确实如此。这些人只要他们手里没有兵权,作为谋士他们肯定是忠心耿耿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还是可以相信的。
玄烨愣了片刻,问道:
“你何出此言?”
“臣有误君误国之罪。”
“你何事误国?”
“此事陛下不知,但臣心中明白,如今后悔已无及矣!”
玄烨听出来王熙的话中含有很深的痛悔意思,但是他一时尚不明白,一边胡乱猜想,一边问道:
“你所指何事?”
王熙跪下身来说道。
“今年岁初,明军大举犯境,明军势大,而不可挡,靖南守御亦弱,识者无人不知靖南将不能坚守。众臣建议皇上乘敌兵尚远,迅速起驾往南,然后凭借南方深山与兵源,整军备武,待明军深入时,予其以重创,次第再收复天下,此是谋国上策……”
“当时王化行那厮献计,让朕以自身为饵,诱明军集兵靖南,再调兵北上,里应外合,如此既可重创明军,如此建议乱了朕意。此计未行,朕如今也很后悔。可恨太子无知,竟然杀害忠良,逼反王化行,以至于前功尽弃,如此逆子殊为可恨至极!”
提及太子时,玄烨是一副恨不得食其骨的模样,所有的计划都因为太子的无知而功亏一篑,这让玄烨如何不恼火。
“虽然当时皇上为天下计,不惜以身犯险。但臣是两朝之臣,当时也顾虑重重,未能披肝沥胆,执奏南狩,也同样有误君误国之罪。”
所谓的“南狩”不过只是“逃跑”的代名词罢了,毕竟是忌讳南逃的。
“你当时建议择重臣护送太子抚军南方,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臣本意也是要建议皇上往南京去,因见皇上圣意已决,所以臣就改为请送太子抚军南方了。”
“啊!”
“确实如此,所臣也有负国之罪。”
玄烨沉默片刻,但他对王熙没有抱怨,摇头说道。
“气数、气数,实在是气数啊!”
停了片刻,玄烨又问道。
“那据你看来,当时如若朕去南方,路途如何?”
“当时明军刚刚犯境,欲拦截圣驾南狩,根本无此可能。欲从后追赶,尚隔千余里。所以皇上和靖南军民大可安然撤往南方。”
“可是即便是撤往南方,又有可用?百万军民如何就食?如何安置,况且明军又岂会放弃追击。”
“皇上,南方山高路险,明军即便是追击,也要翻山越岭,山高路远、道路如此困难,明军或许可以占得了一时,又岂能占得了一世,这山中不适合大队人马集结,小队人马,我大清自然可以从容应对,久而久之,明军势必为我军所疲,若是皇上再去帝号,不定明军也就乘势收兵了……”
王熙的话,让玄烨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朕也不是没有这么考虑过,只是当时顾忌太多,而且,朕觉得,只要朕在,明军势必会一路追杀的!就像当年明廷追杀元顺帝一般,一路追杀,直到其身死,才收兵南返。”
“陛下!那是因为蒙元根基尚在,是因为元顺帝仍然自称为帝,以臣看来,若是陛下南狩时,去除帝号,明军即便是追击,想来也不会穷追不舍,现在……”
抬头看着陛下,王熙又说道。
“其实,现在这个局势,看起来对皇上似乎不利,可实则现在看来,可能更有利一些。”
“更有利一些?怎么说?”
玄烨不解的反问道。
“皇上,其实,现在看似处于绝境,可实际上,如果抓住机会的话,倒不是无路可走的。”
跪在地上的王熙抬头来,看着皇上说道。
“皇上,臣有一个建议,从大内侍卫中召千名敢死之士,以护卫皇上突围离开南京。臣在密疏中不敢明言,恐触犯皇上的忌讳。今日事已至此,臣不能不说。臣以为,如此必可助皇上南狩时扈!”
“道路纷扰,纵然招到千名死士,又能济何事?况且明军于城外层层设防,即便是有死士护士,仅凭千人,又岂能杀得出去?”
对城外形势非常清楚的玄烨,当然不觉得这个法子有什么可用的地方。
“倘若皇上南狩,臣当然要计出万全。明军看似于城外重重布防,可并非没有漏洞可寻,以臣看来,要是皇上有意杀出重围,不妨先令重臣领兵,杀向敌阵,不计代价,冲破敌阵,趁前方混乱时,再由一忠贞知兵心腹统带千人,不离圣驾前后,若是不得已,可再由这千名死士冲杀,而皇上可同近随杀出重围。离开靖南往南不过区区数百里,沿途无人,尚还算平稳。皇上轻装简从,可直趋南方,只须二三日即可赶到。待陛下一到南方,可就地召南方驻防扈驾,然后可以缓缓撤入山内。”
玄烨沉思片刻,然后又问道。
“宫眷如何?”
“若是明军尚未围城,当时皇上下决计南狞,自然可以同行……可是现在,只有请其为大清国尽忠了。”
“倘若明军闻讯后,倾巢入山,不寻得朕,誓不罢兵,又该如何?”
“倘不得已,可以走海道西狩。”
“海道西狩?”
玄烨不解的看着王熙,目光中充满了疑惑。
“是的,皇上,就臣所知这天下之大,远超过我等想像,这几年,臣从明朝地理书籍中得知,除神州之外,尚有美洲、非洲、欧洲等地,而明朝虽然封建天下,可是其封建者无外南洋、新夏以及北美。除这些地方之外,天下还有其它地方……”
“你是说天竺?”
玄烨自然想到了莫卧尔的天竺,想到了巴布尔。
“非也!”
迎着皇上的目光,王熙说道。
“如果明人穷追不舍,那么即便是圣驾撤往天竺,即便是短期内安全,可却难保将来,所以臣以为,可以西狩……非洲!”
“非洲?”
玄烨诧异的看着王熙,作为皇上他同样看过不少地理书籍,自然也知道非洲在什么地方。
西狩……非洲!
这,这是什么意思?
即便是身为皇帝,见惯了太多靠谱的、不靠谱的东西,可是现在玄烨仍然被王熙的建议吓了一跳,或者说,因为他这天马行空的想法,而惊骇不已。
非洲?
那里是什么地方?
按照地理书上的说法,那地方除了遍地的黑肤生番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其它,甚至许多大明的探险家,直接了当的称当时并不适合人类生活,至少不适合建立殖民地。
……突然,玄烨的心里冒出了另一个想法,如果大明觉得那里并不适合建立殖民地,只是在沿海建立一些航海站的话,那岂不是说,大明永远都不会染指非洲,如果撤到那里的话,或许……会有一念生机!
“是的,陛下,非洲目下只有野人生番,尚没有国家,即便是明国,于非洲亦只有好望角一地作为殖民地,其它各地大都维持原始状态,当地野人生番性情愚钝、懒散,若圣驾西狩非洲,其势必不会为我之患,而圣驾到达后,为防患未然。可以直接进入内陆腹地,其内陆腹地,一直不为外人所进攻,皇上可于内陆重建大清,如此,于外界看来大清消亡,可实则却于潜龙于渊,只待数十年生息后,我大清,自然可以再次崛起。臣以为,如此,我大清方才有中兴之望啊!”
心急着大清国的将来,泪流满面的王熙,跪在地上浑身不住的颤抖着。
“皇上,臣请皇上南狩!”
临到眼下亡国的境地,玄烨对这位王熙的忠心十分感动,不禁感动的涌出热泪,哽咽道。
“王熙,到了这个时候,你所思所想仍然是我大清的将来,算起来,你是明人,可是你这个明人,对大清却比许多皇亲国戚更是忠心啊,要是满朝的大臣,都和你一样,我大清国,又何至于今天啊!”
或许这样的话在旁人听起来像是讽刺,可是听在王熙的耳中,却让他感,他的做派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他对大清国的忠心。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对于他尽心效忠的主子来说,对于他的忠心耿耿却是半信半疑的。
闻言,玄烨便叹息道。
“哎,现在局势如此,如今说也晚了!”
玄烨此刻心情只求活命,可他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是活路难寻啊!
便是他对王熙是半信半疑的。也不妨碍他这个时候。选择相信他。毕竟。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她的建议确实有那么几分可行的希望。
“出不去,所有的一切都是白搭啊!”
因为王熙提到由海道西狩的话,忽然使他产生一线幻想,低声问道。
“海道西狩,西狩非洲,此计真的能成吗?”
姑且不说其他,就是这样的建议确实有那么几分成功的可能。至少看起来比逃到印度更可靠一些。人在绝望的时候,总会对希望充满渴望,哪怕是那希望是看起来是极为渺茫的。
“此计定能成功。”
“怎么说定能成功?”
玄烨按耐下心头的狂跳,原本的一线生机在这个时候又被放大了。
难道真的还有机会?
“回皇上,海船出海后,陆地既对其音信全无,只要做好保密,皇上只管乘船离开大陆,而非洲各地一无国家、二无城邦,皇上抵达非洲后,既可焚船深入内陆,而即便是明军知道皇上乘海船离开,可只要他们从各地的消息中提到,皆没有发现皇上的行踪,最终,他们会误以为皇上的船碰到风暴,消失于海上,如此下落不明,明军自然也就没有了讨伐的目标,一两年内,他们或许还会查找一二,时间一次,自然会放弃,再过二三十年,只恐怕世人早已经忘记,而我大清自然可在这种遗忘间,奋力中兴……”
王熙的建议让玄烨深以为然的点着头,最关键的就是让他们找不到自己,只要没有目标,明军自然而然的会停止追击,即便是他们想追到天涯海色,也得先找到天涯海角才是,如果他们找不到的话,即便是在那里不能够中兴大清,总可以把大清国的香火传承下去吧。
心里这么寻思着。玄烨也就静下心来听王熙再说下去。
见皇上听的认真,王熙接着说道。
“皇上想必会考虑,这海船从那里来,其实,想要得到海船倒是再简单不过,如今明朝兴贸易于海上,海船岂止数万艘,仅就是在波斯各港,就有明船不下数百艘,到时候,可以请可靠的人雇佣海船,只待上船后,再制住海员,令其将皇上送往非洲,待到了非洲后,再将其杀死,或是烧船、或是沉船于海上!而且船上火炮,也可以供皇上进入内地使用。”
听王熙头头是道的建议,原本只是有那么一点心动的玄烨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对大清最有利的选择了,甚至也是这么多年以来,最为现实的选择。毕竟只有这么一个选择可以让明朝放弃。放弃对大清国的穷追不舍。
只要能够摆脱明朝,玄烨自己就一定能够中兴大清。一定能够重振大清国的声势,想通了这一点之后。他不禁懊恼万分的顿足说道。
“哎如今后悔已迟,可恨!可恨!若是能早听你的劝,又何至如此啊!”
一直以来,尽管玄烨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过,自己能不能像巴布尔一样在异域中兴大明,但是如影相随的大明,却总像是恶梦一样,难以摆脱,但是现在,王熙的建议,让玄烨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让明军放弃追击的希望。
可是这一切来的总归是太晚了!
忽然,就在这里,主事太监不管皇上正在同王熙谈话,神色仓皇地掀帘进来,跪到皇上面前,奏道;
“皇上!奴婢有紧急军情奏闻!”
原本正为自己错过机会懊恼不已的玄烨的脸色突然煞白,心头一阵急跳,怯声问道。
“什么事?怎么回事?……快说!”
王熙也诧异的看着这闯进来的太监,难道城中出事了?
看着惊慌失措的太监,玄烨跟着从御座上突然站起,浑身惊颤的他惊慌不已的问道:
“快说!是不是城上有变?”
“回,回皇上,城,城内传来消息称,称,朝廷打开城门,放妇孺出城,现在城内外到处都是想要出城的妇孺,城门那边眼看守不住了,妇孺之中混杂着的青壮,想要打开城门乘乱出城……”
闻言,玄烨只觉得的一阵目眩,乱民要打开城门!这岂不是等于敞开城门,请明军攻城吗?
“快,快,立即告诉步兵衙门,让他们会力弹压乱民,绝不能放一人出城……”
不等玄烨把话说完,跪在地上的王熙眼前却猛然一亮,刚开始他还有些犹豫。是想到皇上之前的表现,他突然想明白了,对于现在的皇上来说,重要的是自己活下去,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他大声说道。
“皇上,臣有一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