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楼外遇熟人
王财汲取了教训,如今出门行走除了带着衙门配备的护卫外,新收的谢老三和黎衍也都在附近境界。
明面上的护卫、紧随而来的王财的车夫以及欧阳蝉的随从们都被安排到专门的地方吃饭,耐心地等待老板们吃酒。
大约是七年前,由王财主导,朝廷多位官员一起倡议废除了帝国内的奴隶制度。也就是说,明面上讲大宋境内是不允许再有买卖人口的行为存在。即便是战俘,最多只能充当公奴,交由朝廷行政机构统一安排使用。所以,如今各个王公贵胄家里使唤的丫鬟、婆子,都不在是家奴,而是受雇佣的自由人。自然的,随从、车夫也都不再是‘奴才’,所以他么背地里都称呼自己的大人为‘老板’。
这样一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废除了人口买卖,社会和谐程度大大提高。其次,解放了这些被束缚的人口后,各大商行便能更容易地雇佣到合适的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再次被解放的人口成为独立的消费者,也扩大了商品的潜在市场。这一切的发生并非偶然产生,而是大宋立国千余年,社会生产不断前进的必然结果。
大宋立国千余年,既是一个恢复华夏荣光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对外扩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周边无数的小国被歼灭、融合,所以帝国内曾一度充斥着海量的外来亡国人口,这些人口几乎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隶,被各种规则所束缚,既浪费了大量的天赋人才,也阻碍了大宋经济最根本的农、工、商的发展。随着大宋的稳步发展,以及文化的再一次昌明,普通大宋人民以及帝国的上层建筑都意识到解放这些这些人口的必要性。如此这般的好处与坏处早已经在朝堂、民间争论了几十年。
七年前的那一次群臣提议,不过是主流民意的汇聚与爆发,因此一蹴而就,完成了这个困扰帝国数十年的难题。王财在那一次的提议中,作为倡导人,自然是出尽了风头。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王财的声名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闲话休叙,跟班们在单独一处吃着、喝着等自己的老板。两位老板则上了酒楼第三层的雅间。
欧阳蝉轻车熟路,连菜单也不必看,随口便开始报菜名:“【南阳脆皮鸭】一只,鸭子不要大,只能是一斤一两。记住了,老夫要的是青冈碳烤鸭,寻常的桃木炭可不成,皮烤到两分厚脆,架子用新鲜的葫芦做汤……
“是!老丞相放心,这个我省得。”
“恩。”欧阳蝉点点头:“再来一个奇珍鸡炖松茸。鸡要二斤以内的,松茸要巴掌大,别炖烂了。”
“是,老丞相是要用人参压底儿还是用金栗?”
“金栗太甜,还是小人参吧。”欧阳蝉抿了一口茶,继续说:“再来一个【白玉天宫】,人不多,两尺长的就行……”
所谓【白玉天宫】其实就是一块滑嫩豆腐雕刻而成的天宫形态。
如今大宋上层人物风气扭转,对传统的熊掌、燕窝以及象拔之类的食材都不大感兴趣了。一方面觉得这些食物杀生过重不够儒雅;另一方面最近十余年的饮食时尚有一种风潮,乃是讲究‘至简而精’,谁能用最寻常的食材做出最不寻常的味道,那才是真功夫。【白玉天宫】便是这一类食材的佼佼者。别看一道菜全是豆腐,价格却是不菲。
大宋帝国掌管钱财的这二位都好喝点酒。【开封老窖】自然是首选。
不多时,饭菜上齐,两人热呵呵地吃着说着,倒也尽兴。
席间,酒楼的管事多次进来寒暄照料,生怕冷落了两位贵客。【前文公】不在京都内,不然他今天也得来打个照面。
一顿饭,二人吃得‘推心置腹’满意至极。
从酒楼出来,二人的车架从旁边的停车场依次驶近。
欧阳蝉一拱手:“王大人,咱们回头见!”
王财小脸红扑扑,也是一拱手:“多谢老丞相盛情款待。”话音刚落,哗啦一杯凉茶迎面泼来,浇得王财‘神情一震’,心口冰凉。
周围的人俱是一惊,谁也没想到在这【宫廷宴酒楼】外竟然有人敢袭击朝廷命官。酒楼的知客们正要呵斥,定睛一看,泼茶的乃是一名老道,身穿青色道袍,发髻高高挽起。最让他显得与众不同的是眯缝眼配着一个硕大的蒜头鼻。
“呀!老道长,您这是做什么?”知客中最年长有资历的一位立刻认出此人乃是‘青城山’的【执真人】,帝国内有名的老道学。心中暗忖:来者不善,王大人惨了。
王财抹了一把脸,也认出眼前的执真人,不由得啐了一句:“老道,你今日这又是犯了什么病?”
两人原来竟然是旧相识。
熟悉帝国政治的人都知道王财是出了名的怪才,奇思妙想、大胆前卫的治国理念层出不穷。关键是,他的那些点子,绝大多数都被证明为对人民有益,对国家有用,故而在许多层面广为流转。
尽管如此,他的许多言论和主张却是受到许多因循守旧之人的反对。青城山是天下五大派之一,整个青城山的风格便是以稳重、守旧闻名天下。执真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与王财已经在好多地方因为许多不同主张而争吵过多次。
大宋帝国开明,对于官员、名人以及各行各业之间的争论总是保持放任、甚至鼓励的态度,只要争论双方不涉及人身伤害、不以调动骚乱仇恨为目的,也不违背大宋律法即可。
若是旁人拿茶水来泼王财,王财说什么也得治他个‘不敬他人’之错,最少也得罚银十两。但看清是这个执真人,不仅没有治他错的想法,更是觉得脑仁疼,恨不能转身就走。不是王财怵他,不敢跟他争论,而是有些人的逻辑永远不跟你在一个平面之内,无论如何争论都是‘对牛弹琴’,白费力气。
“嘿嘿!好你个王财”执真人露出一口黄牙:“你这小老儿,满脑子的坏水,我大宋礼崩乐坏,你要算罪魁祸首之一!”
此言一出,王财立刻义愤填膺,心道:“今日不跟你争个高下长短,你还真道我怕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