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本来还想争一争,自己率一个班回去救援武夷村,但看到仇鹰严厉的眼神,赵冬突然明白,或许,也只有长官回武夷村,才能挫败倭国人的阴谋。
仇鹰和赵冬两人当即分兵,仇鹰自己带着赵金的班一共10人,扛着一挺ZB26机枪,风也似地向着武夷村跑去。
武夷村距离向阳村,大约有8公里;从向阳村到牌坊村大约6公里,但从牌坊村到武夷村,却只有12公里,要近2公里,不过,这12公里却不太好过,要经过一片沼泽之地,即便通过,也不是两个小时能够回去的。
所以,仇鹰和赵冬的猜测非常正确,倭国人确实来了,而且确实制定了这样一个计策,只要仇鹰离开向阳村向牌坊村方向运动,就是倭人突袭武夷村的开始!即便仇鹰得到报信回来,这一来一去,也是两个小时以上了。倭人可不是土著,倭人在两个小时内难道连一个华人村庄都拿不下?
而且,此次奈良商社也下足了本钱,他们通过倭国驻坤甸领事馆,竟然从到坤甸补给的倭国军舰上要到了两挺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这次攻打武夷村,就抱来了一挺。在倭国人想来,有了轻机枪的镇压,拿下武夷村应该不费多大的力量吧。但是,终因惧怕仇鹰,最终却不得不采用调虎离山的计策。
大正十一年式机枪,是在倭皇纪年大正十一年定型生产的,具体到西元,也就1922年。这说明,大正十一年式机枪也是一款相当新颖的轻机枪。只不过,这款机枪并不成熟,一是口径小,发射三八式步枪的6.5毫米步枪弹,二是人机故障多,倭国人甚至没正式装备过部队几天,就被更新的九六式轻机枪给取代了。不过,目前这款机枪依然是倭国军人的班级主要火力输出。
说回援就回援,说支援就支援,护村队队员们都听队长的,队长不在,就听班长的,这是仇鹰一再强调的“一切行动听指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这一回援,就看出仇鹰手下的护村队员的体力了。因为每天都坚持至少20公里的负重越野,而且时间必须在2个小时内完成,虽然强度并不特别大,但是队员们却形成了一种心里定式,那就是20公里内随便怎么跑,都不会感觉到累,更不会出现掉队的现象。
奈良商社派出的探子,也曾侦察到武夷村护村队每天坚持跑步的情况,但这些探子毕竟不是正规军人,所以,他们并不明白这种跑步有何意义,甚至在给商社的汇报文件中,也只以华人在野外拉练几个字表示,奈良商社作为倭国战略的民间推进者,虽然也有高手,但毕竟高手较少,而且他们的主要目标,并不在于坤甸郊去,而在于坤甸本身甚至在于雅加达和整个南洋。
于是,倭国人出现了战力上比较重视武夷村,但战略和情报上却轻视武夷村的错误。这个错误,是如此的不可饶恕。因为,这个时间段,或许是南洋倭国势力惟一击败武夷村的机会,但在这次错误之后,南洋倭人的这种民间势力,即便要对付仇鹰,也只是送菜的份了。
让赵明留守武夷村,主要考虑到赵明身兼着村长助理工作,万一有村民有事要找村长,而村长和助理都不在,就有点说不过去。因为,护村队去援助三村,普通村民并不知道。或许,有人说既然是护村队,村民也该有知情权吧。是的,历史上曾经也发生过这种现象,美国南北战争时,北方军队的调动总是能及时地出现在报纸之上,而南军也是通过阅读报纸后再制定反制战略。
军事行动,向来没什么知情权的。既然将自己的子弟交给了仇鹰,就顺便要接受这种规则。
赵明的战争天赋一般,但毕竟是博士,对于他所带领的二班,训练、管理还是非常不错的,四个班中,看不出哪个班明显强或哪个班明显弱一些。
但是,几个班级之间并不是说完全一样,也是各有特点的。譬如赵明的班,与赵明的性格或习惯一样,训练、管理中规中矩。中规中矩,没多少创造性,但也没多少秕漏,这种部队,用来打防守应该是最好的了。
仇鹰带队离开武夷村后,赵明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所以他立即将本班分成四个组,每组两人,分别进驻四个哨楼(有的哨楼只晚上才有人),另外三人则由他亲自率领,作为机动。
四个哨楼上,都有一挺机枪,以及平时都存放着的500发子弹。真的有敌来袭,坚持十来分钟到援兵到达没任何问题。
倭国人用信鸽传递信息,已经比仇鹰的传讯手段高了,虽然美女李露露天天在捣鼓她购买回来的那些零件设备,但至少在出征前还没听说她有什么发现或发明。
对了,在护村队基地,除了赵明外,还有李露露、柳长生等四人。只不过,这四人平时并没有参加过军事训练,像普通平民一样,战斗真打起来,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总之,在仇鹰一行发现信鸽大约十分钟后,上百倭国浪人就发动了对武夷村的进攻!
“兵勾——”倭人脱离不了他们嗜杀的本性,因此,倭人在一逼近村口时,就用枪射击了几名武夷村百姓,这时,倭人距离训练基地至少还有600米,清脆的枪声,给了赵明至少两分钟的准备时间。
“敌袭——”训练基地警钟大作,各小组按此前要求,迅速跑向自己所在哨楼,当倭人的身影暴露在基地周围,赵明的四个小组已经做好了射击准备。
在水网纵横的丛林地带,任何军事设施都会四面暴露在敌人的攻击之下,基本没有那种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
“哒哒哒……”看到敌人很多,在敌人还有200米的距离时,赵明就命令队员射击。
正面迎向倭人攻击方向的两座哨楼的机枪,几乎同时打响。但是,200米距离说起来很近,但对于第一次用机枪射击的士兵来说,这个距离还是太远了一些,因为紧张,子弹不知打到哪儿去了。不过,倭人也不敢大摇大摆地行走在路上,而只能依托丛林掩护,慢慢接近基地。
“哒哒哒……”机枪手稳定了一下情绪,再次扣响了扳机。这个时候,就能看出基地设计的妙用了,两座哨楼的机枪,一左一右,既能单独阻敌于一个方向,又能左右夹击,对敌形成交叉射击态势。因此,这一轮射击,顿时有三四个倭国浪人中枪,发出了数声惨叫,因为他们防了左防不了右啊。
倭国浪人只好向后撤退。
“哒哒哒……”突然,倭方也响起了机枪声。
“注意隐蔽!”赵明在哨楼的下层大声叫道,可惜,这些护村队员终因没多少经验,一名队员的手臂被6.5毫米子弹咬了一口,形成了一道贯穿伤。
不过,倭人也就这点战果了,学乖了的护村队员们,只要不射击,就一直埋着头,或非常机灵,让倭人机枪很难找到再建功的机会,反而,哨楼上的机枪偶尔的点射还对倭人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倭人人多,但只有一挺机枪,再加地形不利;武夷村人少,但却在四个方向有四挺机枪,且占据吵楼之利。
于是,双方形成了一个僵持。
大约十分钟后,见难以突破,倭人退去。赵明当然不相信倭人真的退去,同样加强着戒备。果然,又一刻钟后,倭人自三个方向,每个方向三十余人,向着基地欺来。因为倭人从武夷村的枪声中判断,除了两挺机枪叫得欢外,武夷村的防卫力量十分薄弱,如果变一点成三点突破,武夷村人就极有可能顾此失彼,从而让倭人得手。
或许,倭人这个计策,在真正的作战行家眼里,什么也不是。但是,这个计策对于此时的武夷村来说,却绝对是致命的。因为,现场的指挥官只有一个赵明,他面临着分身无术的麻烦。
“哒哒哒……”倭国人开始主攻一个方向,自然,主攻方向机枪摆在前面。
就在另一个哨楼要支援受攻方向的哨楼时,“兵勾——”一声清脆的三八步枪的枪声,打碎了护村队员们的幻想,自己这方,也有几十人啊。如果让其突破了由篱笆筑就的栅栏,到了哨楼底下,这场防守战等于就结束了!
“哒哒哒——”
“兵勾——”
基地自此进入了各自为战,谁也帮不上谁的地步。而赵明此时也只有守在敌人的主攻方向上,与敌纠缠,因为机枪手的生疏,总是射击不好,赵明不得不抢下机枪,自己操作,勉强将倭人的气焰压了下去。
“赵班长,战斗人员不足,你别忘了我们啊!”就在这时,只见四名工程师站在哨楼之下,除了李露露肩扛一支中正式步枪外,柳长生、张大刚、徐鹏飞三人,竟然一人手提一挺轻机枪,肩上扛着一箱子弹,尼媒,四大猛人啊,不过,赵明还是小声地问了一句:“你们会打枪?”
“你快安排我们上场吧,如果不安排,我们就自动成为一个攻击组好了!”李露露不耐烦地说道。
“好,李小姐请上东哨楼,麻烦三位大哥,分别去北、西、南三座哨楼,一定不能让倭人把基地给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