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吕布奔到刘备处,刘备是吃不香,睡不着,寝食难安,总想着怎么不得罪吕布,而又能打发掉这个瘟神呢?为此,他烦透了心,因为吕布不但在刘备这里白吃白喝,还管住宿,却并不听从刘备的调遣,最危险的是吕布的野心和反复,让刘备浑身发抖,坐立不安。
其实,刘备与吕布都是不安分的人,他们都不甘居于人下,豺狼虎豹杂居在一起必然会为了地盘和食物而你争我夺,于是边有人帮他们出了一条“驱虎吞狼”之计,既然这徐州你俩都想要,那就单挑吧。此人便是曹操手下的头号大智囊荀彧,他建议曹操以天子名义下诏,敕封刘备为徐州牧,并修书一封,命其伺机干掉吕布,不管这事情成不成,都无所谓。因为成了则吕布被杀,不成则吕布知道后,必然与刘备闹翻,即便刘备不接受曹操的密令,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迟早也会被吕布得知,两人的嫌隙也就会越来越大,以两人的性情来看,终有一天会窝里斗。此计策堪称经典,也是曹操迎奉天子尝到的一个大甜头。
如此完美的计划与借刀杀人之计很类似。《三十六计》对于“借刀杀人”是这样阐释的:“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敌人就是吕布,刘备既可能是敌,也可能是友,不用自己动手,只需要稍加引导,就可以驱使刘备不得不杀吕布,当然,吕布做掉刘备自己也不亏。同归于尽自然最好,两败俱伤或者是一死一伤,对于自己来说那都是好事。敌人的损失就等于我们得利。
不过世事难料,本该徐图缓进的过程却因为某人的出现而得到了质的飞跃,遇到这位仁兄,只能怪刘备倒霉,在旁边看戏的曹操,那是笑的合不拢嘴。这人就是与袁绍同父异母的“好兄弟”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
算起来,袁术是司空袁逢的嫡长子,是正妻所生,而袁绍是婢女所生,是庶出,地位低下,小时候在家中没少被欺负。不过有句话怎么说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袁绍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后来居上,在江湖上混的就是比袁术好,这让袁术相当不爽。当然,袁术并不是一无是处,不然也不会成为一方诸侯。小时候含着金钥匙的袁术贪玩好动,总和一帮公子哥打猎,长大后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又因为拼爹的关系被举荐孝廉,担任过河南尹和虎贲中郎将。
董卓把持朝政后,为了拉拢袁术,曾经表奏他为后将军,袁术害怕,没有接受,逃到南阳(今河南南阳市)。恰巧这个时候,长沙太守孙坚自告奋勇,加入讨伐董贼的序列,途经南阳,因为粮食不够吃而向南阳太守张咨接粮,张咨不肯,孙坚大怒,心想:你张咨不也是靠董卓举荐才当上太守的吗?此种趋炎附势,贪图富贵的小人,留着何用?于是孙坚手起刀落,将张咨给砍了。袁术初到南阳,但“四世三公”的显赫让孙坚心向往之,觉得是可以一起共事,就彼此联手协助,而南阳则被袁术全权接管。在这点上,他的发家与其兄袁绍夺取冀州,那真是似曾相识啊!
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袁术负责提供孙坚粮草,又因为害怕孙坚立功做大而阳奉阴违,面对孙坚的质问,袁术很羞愧,也在两人之间有了不信任感。袁术因为与本来就关系不好的兄长袁绍在汉室继承人上的分歧而分道扬镳,袁术与公孙瓒和陶谦结盟牵制袁绍,袁绍鼓动荆州刘表与袁术作对,屡有摩擦。面对邻居的军事压力,袁术召回孙坚,命其攻打刘表,不想一代名将有去无回。
失去孙坚支持的袁术在以后的军事行动中处于劣势。为了消灭与袁绍结盟的曹操,袁术伙同黑山贼的余部以及匈奴于扶罗与曹操大战于匡亭,结果大败,逃回寿春(今安徽寿春县),守将陈瑀痛打落水狗,不让其入城,袁术很恼火,纠集残部攻入城去,陈瑀逃亡下邳而去。接下来的袁术大肆扩张,他前往九江郡,悍然杀死扬州刺史陈温,自领扬州牧。李傕攻入长安,想巴结袁术,封其为左将军,也就在太傅马日磾巡回各地,封官无限的时候,袁术扣押马日磾,抢了人家的符节,公然与朝廷摆谱,越发妄自尊大。
在看到陶谦病逝,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之时,袁术又果断发兵徐州,想捞个便宜。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袁术攻打徐州,与刘备相持于盱眙、淮阴。刘备重兵在外,徐州空虚,蠢蠢欲动的吕布准备要下手了,刚好这个时候,他有收到了袁术的信,更加坚定了他夺取徐州的决心。
袁术在信中是这样忽悠吕布的:“将军于我有三大功劳,其一,我家族被董卓屠戮,本想报仇雪恨,然力有不逮,是将军您帮我手刃仇人;其二,从前我与曹操大战,被其打败,而将军能够讨伐曹操,是您给了我继续奋斗下去的决心和勇气;其三,我袁术自出生以来,从来没听过有刘备这号人物,将军武功盖世,则么可能屈居于一个卖草鞋的市井之手,只要将军稍微用力,就可以击败刘备。将军对我有大恩,我决定送上粮食二十万斛,以后还会不断给您送去。袁术本没有什么才能,愿意侍奉将军您,追随与左右。”
如此低三下四的话出自心高气傲的袁术,实在难得,笔者感到莫大的怀疑。吕布看过信后大喜过望,洋洋得意。既然有外援,那徐州指日可下。
选好日子,吕布水陆东进,在抵达徐州治所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城外四十里的地方,中郎将丹杨人许耽派司马章诳前来迎接吕布,并泄露了城中张飞与曹豹不和,局势大乱的内情,而守卫下邳的丹阳兵都在西白门城内等待吕布的到来。丹阳兵在清晨打开城门,吕布抓住时机,率军队入城,张飞内外失据,手下武将更无兵,只得败走。吕布轻而易举占领徐州,并俘获刘备一家老小和部曲家属。
对于指挥精锐部队丹阳兵的统帅曹豹和许耽的背叛,刘备始料未及,他没有想过为什么得到徐州当地名士和财团支持的自己如此不堪一击,根基何以如此脆弱,下属还没打就急着投降呢?原因就在于他得徐州得的太容易,太轻松了,并没有完全审视整个徐州的派系关联。他只注意到以糜竺为代表的财团势力,以陈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却忽视了以曹豹和许耽为代表的武人势力。对于手握特种部队的陶谦亲信,提拨褒奖,笼络安抚是绝对有必要的,而刘备对此并没有任何举动,也不表态。既然新来的主公对我们不重视,不关照,那我们又何必要为他卖命?更何况刘备的亲信张飞与曹豹不和,势成水火,这对于丹阳出身的将领们是一种不和谐不安全的信号。外部势力的嵌入必然会引起原有势力的变动,搞不好就要被驱逐出境。只要在徐州站稳,谁来做徐州牧都是一样的。抱着如此心态的曹豹与许耽,果断放弃抵抗,与当年吕布到兖州一般,受到热烈欢迎。
在前方与袁术对峙的刘备听到后院起火,顿时军心大乱,进退失据,被袁术击败。狼狈不堪,饥寒交迫的刘备不得已反过来去投靠吕布,这也没办法,老婆孩子还在人家手里捏着呢。
本来按照之前的约定,袁术应该送给吕布二十万斛粮食,可袁术毁约了,在占领徐州南部的广陵之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悄悄地走,不要惊动吕布,也不带走一片云彩。吕布相当懊恼,看透了袁术这个大忽悠的险恶用心,但他并不后悔,因为自己获利更大。要不是袁术来打徐州,自己还没有那么快能攻占徐州呢。出于对袁术的不满,吕布决定收留袁术的敌人刘备,并无条件的放归刘备的家人,让他驻扎在小沛,表其为豫州刺史,吕布自己自领徐州牧。
事情发展到这里,“驱虎吞狼”并没有完全实现,至少他们都没有彻底被对方消灭,更没有同归于尽,只不过互换了角色罢了。虽然如此,但还是引发了徐州的政局变动,实现了徐州的内耗,不管多少,只要有摩擦就有火花,虽然成效不大,但刘备与吕布现在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双方的暗斗将会更加激烈,而袁术的卷入也让江淮大地更加烽烟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