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风雨三国 > 第二十章 整编黄巾 立足兖州

第二十章 整编黄巾 立足兖州(1 / 1)

袁绍遇到韩馥,不费一兵一卒就进占冀州,名动天下,而曹操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自从汴水之战,曹操被徐荣彻底打趴下了,士卒损失殆尽,就连那位曹操公司最大的股东和投资人卫兹也被杀了。失去了兵源与财源支持的曹操很落魄,很可怜,很伤心,就像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一般,惶惶如丧家之犬。陈留太守张邈却没有对曹操彻底绝望。

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人。此人仗义疏财,喜欢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与曹操,袁绍是老相识了。朝廷觉得是个好人,经过公务员考试,笔试面试成绩都不错,任命其为陈留太守。

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张邈对袁绍不恭敬,袁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就让曹操把他给做了。曹操赶紧出来打圆场:“大家都是朋友,有聚有散,再聚不难,何必为点芝麻蒜皮的小事而伤了大家的和气呢?袁将军息怒,您大人有大量。”此事就此作罢,张邈对曹操感恩戴德,成了曹操的铁杆粉丝。

曹操不能白吃张邈的,大丈夫立身于世,总要自食其力。于是曹操与老部下夏侯惇前往扬州募兵,发征兵的宣传单,老百姓还没说话呢,到是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听说后,主动积极的配合曹操,拨出士兵四千余人给他,事情貌似进展的很顺利。

带兵来到到龙亢时,曹操安营扎寨,手下士兵突然叛变,趁夜黑风高之际火烧曹操营帐,曹操大怒,手持利剑斩杀数十人,果然武艺超群,兵士看到这阵势都是傻眼了,该留都留下了,不想留的都跑光了。等曹操在清点下人数,只剩下五百人了。看来陈温、周昕这两家伙也不见得是好意为之。不过曹操也没有白走,到了铚、建平二地,又招募得兵士千余人,这次总算没跑,曹操进驻河内。

联军散了,人性也就散了。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两人掐的最凶,也打得最狠。不久刘岱就杀了桥瑁,让手下王肱兼任东郡太守。

这个时候虽然黄巾军早已平定,可是黄巾军的残余部队与响应造反的山贼、土匪、地痞流氓那是一抓一大把,治安已经成为太守们的头等大事。

东郡太守王肱很不幸,屁股还没做热呢,就来了个狠的。黑山军首领之一的于毒带领手下白绕、眭固等,率军十万,很快攻取了魏郡、东郡。于毒是一条好汉,他率领的于毒义军军纪严明,作战勇敢,与邺城附近的黑山军张燕纵横河南河北。王肱不善于守城,也不善长组织军队抵抗,赶忙向驻扎在附近的曹操求援。

曹操二话没说,带领士兵与其先锋在濮阳大战,击败白绕。袁绍因此上表举荐曹操为东郡太守。别以为袁绍是好心,黄河以南有许多割据势力,此时给曹操点机会,能不能做大看他自己。他觉得,让曹操这个搅屎棍把中原搅的越乱越好,对自己越有利,况且还能得个美名,一举两得岂不更好。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春,曹操进军到原来当过县令的顿丘,于毒亲率军兵发东郡治所东武阳(今山东省朝城县东南)。手下人都说:“赶紧回去救援啊!”曹操不慌不忙,对诸位将领解释:“当年孙膑给庞涓来了个围魏救赵,今天我也给他来个攻其所必救。放心吧,东武阳没有那么容易攻破,现在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于毒的大本营。众将士听令,杀!”

于毒果然中计,也很无奈,只得率军回援,结果被曹操来了个围城打援,伏兵四起,于毒,眭固大败。东郡算是守住了。

黑山军刚刚被压下去,青州的黄巾军残余又开始蠢蠢欲动。或许用“残余”来形容相当实不副名,应该说是百万之众,黑压压一大片。他们就如同蚂蚁一般攻城略地,杀死任城相郑遂,声势浩大。

兖州刺史刘岱看不下去了,想要攻打他们。鲍信劝他说:“黄巾军人多势众,士气旺盛,各地老百姓都视同瘟神,避之唯恐不及,军民士气衰落,哪有胆子和这群亡命之徒拼啊!据我观察,黄巾军人多嘴也多,粮食不够吃就只知道抢劫,我们不如坚壁清野,等待他们粮食吃完了,体力用尽了,再出兵打其要害,就能一战而胜。”

刘岱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对于鲍信的提议完全无视,率兵攻打黄巾,结果很悲惨,被黄巾军给群殴致死了。

兖州群龙无首,跟随曹操的陈宫抓住时机,跑去跟兖州的官吏们说:“如今在兖州这个地面上,放眼一看,也只有曹将军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够保一方百姓平安,东郡之战就是明摆着的。”

鲍信本来与曹操就是知己,就同意了,派人迎接曹操来兼任兖州牧。

面对人多势众,曹操鼓舞士气,军民一致对外,奋力死战,黄巾军才稍退。不幸的是鲍信因此战死,最后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鲍信是明白天下大势的人,也是能够帮助曹操完成大业的人。他的死无疑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曹操很伤心,他永远失去了一个深谋远虑,对自己推心置腹,忠诚不二的好朋友,好兄弟。

曹操只能命人用木头雕成鲍信的模样,厚葬祭奠,痛哭流涕。

黄巾军打仗日久,作战经验很丰富,而曹操的旧部人马少,所带之兵多是新招募的,看到一群饿狼向自己扑来都挺害怕的。曹操鼓励他们:“军人从上战场那天起就不能有怯战之心,只有抱必死之决心才能克敌制胜,才能保护自己的亲人和守护自己的家园。都拿出勇气来!”

经过数月激战,曹操以政治安抚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坚壁清野,军民同心,诱敌深入,伏兵断敌,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黄巾军被追到济北的时候再也不想跑了,也跑不动了,也不想再打了,其实自己都清楚,要的就是吃饱饭,就是有衣穿,不然谁愿意天天过着颠肺流离的日子呢?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黄巾军正式向曹操投降,接受改编。

别看黄巾军有百万之众,可其实一路上都是拖家带口,这其中就有诸多老弱妇孺。一家子本该在家享天伦之乐,现在却远走天涯,破衣烂衫,与乞丐无异,此种场景怎能不令人寒心。

曹操挑选其精壮有勇者参军,剩下的弱势群体就负责种地屯田。

各有分工,各有所依,各有所为,各有所用。有饭吃,有衣穿,有家可归,有福可享。曹操懂得百姓需要的是什么,也有着能将百姓从这个战乱的无情世道中拯救出来的胸中韬略。

于是,以曹操整编的黄巾军为主的“青州军”问世了,生长于青州地界,得如其名。

“青州军”很有名,曹操的崛起与成功与“青州军”相始终。

“青州军”的组成是有着宗教信仰的黄巾军,是有着自己独立意志的一支特种部队。都是贫苦百姓出身,能扛锄头能下地;都是打仗多年的亡命之徒,能拿刀枪能杀敌;都我行我素惯了,有性格有脾气;都做过打家劫舍的时,有痞子气有贪婪欲。

如此的队伍,也只有曹操这样有魅力的人才才能驾驭的了。说来也巧,“青州军”同样也只有曹操能指挥得动,他们奉行的唯一军令:听曹孟德的准没错!

曹操练兵也是有一套的,他就如当年孙武子训练宫女,吴起训练魏武卒一般对“青州军”实行魔鬼训练,从毫无章法的群殴到相互配合的协同作战,从毫无军纪到军令如山,军纪严明,从一盘散沙到同仇敌忾,坚如磐石。一支走遍中原大地,贯穿河南河北的劲旅在曹操的手上诞生了!

兖州这块撕裂中原大地的军事要地成为曹操发家致富的起点,有了枪杆子,笔杆子和锄把子,以后的仗也就好打多了。

最新小说: 我的女友是诡异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公主万福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霓裳铁衣 催昭嫁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三国美色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