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4春游(中)
因为很少见到而且对于许多学生是从来没有见到过,面对眼前这块上面刻着“泰山石敢当”的庞然巨物,在经历了文化革命的第七个年头,每一个学生心里涌出来的东西可以说是十分复杂。
李文凯老师把学生们召集在石敢当前告诉弟子们: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石敢当”属于一种玄文化。古代劳动人民主要用它来祈祷福祉和辟邪。
师生们看到,像矗立岿然的巨人一样的石敢当,的确豪气干云,无私无畏,真不愧是勇敢者的化身。
冯丽娟仰着苹果脸,双眸里流露出一种探究的神色,问李文凯老师:
“李老师,那边两里远的凉亭上也有两个像人一样的李铁拐,跟这个姿势完全不一,他们有区别吗?”
李文凯老师说:“看看再说吧。”
于是师生们且走且看,潭水清清,整个池塘状如古代官员上朝时佩戴的玉圭。水中映照着状如覆钟的青绿渺渺后山,映照出村里明清时代古老建筑巍巍高墙的青堂瓦舍,飘浮着澄洁的高高蓝天和缥缈的白白纤云。
在明媚的朝阳旭日与清脆悦耳的鸟儿啁啾中,在万树勃发与百花齐放的阵阵浓烈芬芳里,师生们一行拥簇着李文凯老师且看且走。
离开水潭,向东而望,只见左手那东边一山,状如脱缰之烈马,奋蹄扬鬃在雄健奔驰。让它神往奔驰而去的地方,有一座山犹如一个笔架,成三叉挺立,清癯若仙境,异常优美。
回首西南而望,大片平坦的田园尽处,一座高山犹如鲤鱼翻身腾跃,雄健的身躯已然跃过龙门。
放眼村前,是绿色的大片农田,于大山丘壑之中,难得的一马平川,沃野万顷。
离村庄约二里许,绿柳成行,婀娜多姿,那是平川中如玉带般环绕着村庄的青龙河。
随着向村东且行且看,李文凯老师与学生们观看了高高耸立的要三个人拉了手才能环抱的巨大古松,欣赏了枝干虬曲覆盖数亩土地且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巨大古樟。
再走过一片片墨绿的油茶林约二里许,冯丽娟所说的那座古凉亭便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赵春晖与同学们拥簇着来到了地处松树林和油茶树林环抱幽静的古凉亭下。
那时候交通还不发达,那天又逢赶集,人来人往都是行脚走路和挑着箩筐担着东西的山里人,听说话口音,还有从几十里路远的邻县那边过来青龙河集镇赶集的人。
李文凯老师就带领学生们开始仰头观看那凉亭南北两头墙上的精美石刻和最上面的李铁拐石像。同学们都围了上来。李文凯老师问:
“你们谁先来说说你们知道的李铁拐故事?”
美丽标致瓜子脸儿的吴亚文首先高声抢先:
“听我们村上的老人们说,李铁拐其实根基很浅。他原本不是什么神仙,只是一个讨饭的叫花子。是太上老君点化他,他才做了神仙。一天,太上老君对他说,你可以去南海观音那里学道。只是那里路途遥远,要走三百六十天才能走到。而且为了让凡体变为仙体,每天只能吃一颗芝麻。”
“只能吃一颗芝麻,那没有走死恐怕也先饿死了。”班里的学生有人笑着说。
也有学生说:“不要打断吴亚文,让他把她的故事讲完。”
吴亚文继续用她的山泉水一般悦耳的声音说:
“走了三百五十七天,,李铁拐早已经神疲力乏,走不动了。他向路人打听。那人告诉李铁拐还要走三天。他误听为三年,就在路上生闷气把自己给活活气死了。”
“这是民间版的李铁拐。”李文凯老师说,又问:“谁能再说个其他版的?”
冯丽娟笑笑,用了她动听的声调说:
“我从我妈那听到的故事是这样的。李铁拐和许多乞丐一道讨饭。玉皇大帝要选一些人做神仙,让那些神仙帮他把陆地上的石山都通通赶到南海里去。要做神仙,先得能走。李铁拐每天一颗芝麻,起得早睡的晚,,最先到达南海,做成了神仙。后来在赶山过程中,别的神仙才把山赶过南岭,李铁拐却成功把山赶到了南海里去。”
李文凯老师沉吟了一会:“这倒是个新版,那你说说,李铁拐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意志坚定不移,性格坚毅执著的长途跋涉者呗!”冯丽娟不假思索地回答。
葛萍萍神情不慌,悠悠然地说道:
“不可否认你妈说这个故事有积极意义。但我在书里查阅到的是——
“李铁拐名叫李玄,由于他古道热肠,具有慧根,太上老君便点化他做了神仙。有一次,太上老君让他去办一件事,嘱咐他一定要在七天之内赶回,否则就会肉身腐烂而被烧化。
“在路上李铁拐看见一个穷人的母亲快死了,他就去救那穷人的母亲。等他赶回时,已经超过七天,他的肉身已经因为腐烂而被烧化。他情急之中,看见路边有一具刚死亡的乞丐的尸体,赶忙附上去借尸还阳,结果变成了一个跛足的神仙。”
李文凯老师让学生们进入凉亭,在石凳上坐下休息。
凉亭的南端有连着的两个大石缸,缸里有人从两里外挑来了清凉的山泉水。
南来北往与走东奔西走路口渴了的人在用放在石缸边沿上的口盅舀水喝。
凉亭里有卖油炸粑粑的,有卖青椒就白粥的。还有卖枇杷鲜果的。
赵春晖与冯丽娟他们仰着脖子抬头往上看,粗大的横梁上雕刻着浮云游龙,两道横梁之间,是木雕的母狮抱小狮相对。它们和蔼的亲子之情,神态活现,栩栩如生。
李文凯老师先阅读了刻在西面墙壁上的铭文。告诉他的弟子们,这铭文不仅交代了修筑凉亭的起因经过和组织者,还记载了凉亭的修建过程中行善乐捐慷慨解囊的人名及捐款的数量。
之后,李文凯老师又带着学生们观赏那凉亭石壁上的铭文和石柱上的楹联。一会,李老师启发大家:“大家读读,看看这两幅楹联各写什么,有什么作用?”
冯丽娟仰起苹果脸,读那南边的一幅:
“东来西去勿悲失路,南辕北辙聊可当车。老师,我每次读,总感觉南辕北辙这个典故用得不是地方。”
李文凯老师指着石壁上的铭文,惊叫道:“哇,不简单!你们可知道这凉亭主题楹联是什么人所作?是前清的二甲进士呀!”
于是师生们都拥上前去观赏那铭文和楹联。
李文凯老师告诉大家:
大家的文章不是故作高深,而是语言看起来极其平淡自然,却又义理精深。
这里南辕北辙并不是用典故。在凉亭这种环境,讲究的是平民化,就是要让所有老百姓都读得懂。
为什么叫‘便宜亭’?就是要让东来西往北上南下的人都感到方便,如有到了家里一样的感觉。
你们注意没有?东南西北四方路口都有小石碑,刻着东走哪里,西走哪里,南走哪里,北走哪里,到了这里还用为迷路而悲伤吗?
走路走得辛苦了,到这里坐坐,喝着甜甜的山泉水,买一点时鲜水果,或者吃一点喜欢的食物。不就像坐在车上一样惬意吗?
人们接着欣赏下一幅楹联,那上面刻的是: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坐坐;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暂哈哈。”
吴亚文尖声说道:
“我都读懂了!上联的意思是说,为了名忙也好,为了利忙也好,再忙的人到了这里都会忙里偷闲坐一会儿休息休息。下联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是搞体力劳动的,还是搞脑力劳动的,也不管你有多么辛苦,到了这儿都会放下一切,与周围的人们一样为我们身边发生的快乐的人和事快快乐乐地开怀大笑。”
李老师告诉弟子们:
这是一幅古老而且深含哲理的名联。很多地方的凉亭中都有,它不光是讲凉亭这种地方的世态人情,更是讲作为社会的人如何与面前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建造凉亭这么浩大的工程不可能没有当时的官员参与其中,而安富恤贫是官员维持地方和平安定的主要措施。
他甚至还特别意味深长的告诫学生们:
一个社会不可能只需要体力劳动者而不需要脑力劳动者。你们读了高中应该有体会,在当今的世界里,只有掌握了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脑力劳动者,才是推动社会向前迈进的一支重要力量。
没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引导,社会只会永远停留在落后的原始时代。正是有了先进的教育,才能让更多青少年学习到文化科学知识。但是必须让学生学习到先进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才能培养出先进的脑力劳动者。
脑力劳动者的素质才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因此,经过努力刻苦的学习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掌握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脑力劳动者也是非常光荣的。我们这一代人,面对的是一穷二白,肩负着改变一穷二白面貌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李文凯老师点拨弟子们说:
而且你们之中很多人将来要成为脑力劳动者,要承担起建设社会管理社会的重大责任。
不管是做官治国安民还是当医生当教师当作家当工程师从事科学技术的脑力劳动,都要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听李文凯老师说这些的时候,赵春晖看了看冯丽娟,发现冯丽娟也在用水灵灵的双眸深情地凝视着自己,她的神色是那样端庄和凝重。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赵春晖要拿过冯丽娟的语文书,冯丽娟抗拒着不肯给他。赵春晖愈发好奇地要看过明白,原来在她的书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元好问的两句名词_
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