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弘君和刘计成立刻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汤正中,他却缄口不言,反而从袍袖之中掏出一块汗巾,一边擦着头上本不存在的汗水,一边嘴里还说:“这***天,也太热了,打从五月份起,就没怎么下过雨……”他摇头晃脑地说:“朝有‘奸’佞,天道报应啊!”
见他如此,徐弘君把眼睛一瞪,说:“好你个老汤,事情都到了火烧眉‘毛’的份上,还跟我们卖关子,怀里揣着宝还不肯拿出来示人!”
刘计成毕竟是文臣之后,再笨也要比徐弘君多个心眼,忙说:“老徐说的对,黄定国那个奴才确是不中用,我已打发他到船厂刷甲板去了,把原先的副将龚延平提拔起来做副都督。一圈儿推磨转下来,就空出了个参将的位子。听说你家老二还算机灵,可愿屈就我江防军?”
汤正中喜出望外,嘴上却故意矜持道:“你老刘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犬子尚不到而立之年,一直没有在军中任职,骤然拔擢到参将这样的高位,可合适?”
“有什么不合适的?”刘计成说:“北京的那位重用的那个戚继光,不也才是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子吗?再说了,徐州一战我算是看出来了,奴才也不中用,国难当头,还是自家子侄让人放心啊!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再敢推辞,就是你老汤瞧不起我江防军,不给我面子啊!”
“我代犬子谢过诚意刘伯了!”汤正中躬身做了一揖,然后才说:“其实想撤军,理由也是现成的。愚弟试问两位哥哥一句,如今江南最闹心的是什么?”
“哦——”徐弘君和刘计成恍然大悟,眉宇之间的愁云顿时一解,相互礼让着就走进了端‘门’。
三位勋臣位高权重,且有拥立之大功,守御宫‘门’的兵士都不敢阻拦,他们径直走到了乾清宫的殿‘门’外,才停下脚步,吩咐正在给他们行叩拜大礼的黄‘门’内‘侍’:“起来,快快通报殿下,就说我等有要事禀报。”
“真不好给三位爵爷回话,”那位黄‘门’内‘侍’小心翼翼地说:“昨儿个殿下召教坊司唱了全本的《西厢记》,又留下饰演莺莺的芳倌人陪坐宴饮,到了半夜才歇了,此刻八成还未曾起身……”
徐弘君一听就来气了,倒不是因为国难当头,监国益王朱厚烨还如此优游倦政令他不满,而是教坊司的礼乐班子里头,就数那个《西厢记》饰演莺莺的芳倌人长得最为可人,他一直想‘弄’到手,只因前线军情紧张,一时就将这“寡人之疾”给搁下了,没想到却被朱厚烨那个酒‘色’之徒先下手为强,将美人夺走,怎能不让他怒火中烧!当即破口大骂:“他娘的!北兵都打到了南京城下了,他还如此安逸享乐!去,给我把他叫起来!”
刘计成和汤正中来不及劝阻,那位黄‘门’内‘侍’已经面‘色’大变,跌跌撞撞地冲进了殿‘门’,带着哭腔喊道:“殿下,大事不好了,殿下!北兵……北兵杀进来了……”
如此‘激’烈的反应令三位勋臣也是面面相觑,刘计成和汤正中正要说几句抱怨的话,就听到大殿里传出芳倌人尖利的叫声:“啊——”,接着,又听到了监国益王朱厚烨的哭叫声:“北兵……北兵杀进来了……护驾!护驾!!!”
担心他可能会采取什么横刀自刎触柱自尽等过‘激’的举动,三位勋臣不得不违背人臣之礼闯进了大殿,直入寝宫。只见朱厚烨披头散发,身上穿着一套白‘色’的薄绸睡衫,左脚光着,正在寝宫里东奔西窜;而那张宽大的龙‘床’之上,芳倌人紧紧地裹着锦被缩在‘床’脚簌簌发抖,只有那张因为受到惊吓而显得格外白皙的俊脸和那一头长长的秀发‘露’在外面,徐弘君的眼睛立刻直了。
见到三位勋臣直闯进来,朱厚烨‘腿’脚一软,瘫了下来:“你们……你们可是要拿小王献给朝廷吗?”
刘计成和汤正中大为惊诧,问:“殿下,这……这可怎么说?”
朱厚烨坐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天理良心啊,小王是你们请来南京的,什么监国也是你们让做的,你们不能就这样把小王给抛出去顶罪啊……”
自从一进寝宫,徐弘君的注意力就完全被薄薄的锦被之下,芳倌人那凹凸有致、曼妙无双的躯体吸引住了,一刻也不想挪开视线,但听到朱厚烨这样哭述,又忍不住生气了,厉声喝道:“住口!谁说要把你抛出去顶罪!北兵还未杀来,自家就先‘乱’了分寸,如此怯懦无能,怎堪监国之任!”
“是是是,”朱厚烨如‘蒙’大赦,忙不迭声地说:“小王德才两疏,本不堪诸位勋臣社稷之托,你们就把小王给废了吧!”
徐弘君大怒,恶狠狠地说:“当初请你来南京之时,你怎么不说这话?当初‘辽逆’夺位之时,你怎么不说这话?如今想撂挑子,没‘门’!”
朱厚烨瘫坐在地上,嘴一咧又要哭出来,却被徐弘君那红眉‘毛’绿眼睛一副要吃人的模样给骇住了,‘抽’噎起来。
刘计成和汤正中两人心里也十分恼怒,更鄙视这个天湟贵胄却百无一用的狗屁王爷,但正如他们方才在端‘门’外所议的那样,朱明皇家享国两百年,恩泽自在人心,想要改朝换代,只怕附和他们靖难的那些官员缙绅会带头起来反对,如此说来,还真不能少了这个宗亲轮序最为靠前的窝囊废来充当‘门’面,两人对视一眼,都跪了下来。徐弘君先是一愣,开口想要说什么,汤正中偷偷扯了一下他朝服的下摆,他会过意来,也不情不愿地跪了。
刘计成说:“殿下方才所言差矣!须知推举殿下监国,乃是经群臣集议,公推拥戴,可不是谁想废就能废的。”
“诚意伯说的对!”汤正中说:“辽逆诸人凭借武力,妄图强行迎立辽藩,祸‘乱’纲常伦理,背弃祖宗家法,遂顷刻而亡。前事历历在目,谁还有那样大的胆子敢逆天行事?不过,请殿下恕微臣冒死直言,如今社稷危倾,强寇压境,殿下受满朝文武、天下百姓社稷之托,更须力持坚定,以备不虞,且不可自‘乱’分寸,否则便有亡国亡身之祸……”
见朱厚烨还是一脸惊恐之‘色’,显然心有疑虑,徐弘君没好气地说:“被北兵袭破南京,殿下是太祖血脉、宪宗先帝爷嫡嫡亲亲的孙子,兴许北边的那位戾君还能念在同宗的份上许你留下‘性’命,可我们这些人将身家‘性’命都押上,拥立你监国继统,到头来别说是自身,就算九族十族也万难保全,你还怕甚!”
尽管徐弘君这句话说的绝非人臣之礼,但给朱厚烨吃了一颗实实在在的定心丸,他面‘色’缓和下来,说:“既然如此,北兵已经兵临城下,诸位爱卿还是赶紧布置守城事宜吧!拱卫京师、护卫王驾的重任就拜托诸位爱卿了。该怎么办由你们拿主意,不必请旨,不必请旨。”
徐弘君狠狠地剜了那个手里拿着一只鞋,尴尬地站在寝宫角落里的黄‘门’内‘侍’一眼,说:“这个奴才不会奏事!谁说北兵已经兵临城下?”
那个黄‘门’内‘侍’当然不敢强辩,朱厚烨却质问道:“不是你们说的,北兵都打到了南京城下了吗?怎么……”
见三位勋臣都‘阴’沉着脸不说话,他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厉声叱骂道:“该死的狗奴婢,竟敢危言耸听,惊扰王驾!自去提刑司领四十大板!”
那个黄‘门’内‘侍’“扑嗵”一声跪了下来:“奴婢冤枉……冤枉啊……确是三位大人说的,北兵都打到了南京城下了……”
朱厚烨更是怒不可遏:“来人!把这个狗奴婢拖出去,给我狠狠地打,往死里打!”
喊了几声却不见有人进来,想必其他内‘侍’早就被这惊天的假消息吓得作鸟兽散了,说起来那个倒霉的内‘侍’还是最忠心的。
众叛亲离竟至于斯,三位勋臣心里都是一凉,立刻想到了自己日后或许会遭遇比这还要悲惨的境地,不禁突然产生了一种要行善积德的古怪念头。汤正中便说:“殿下,微臣想替这个奴才讨个情。兴许是这个奴才值夜宿困乏就犯了糊涂,以致传话有错,打几板子略施薄惩也就算了。殿下万乘之尊,且不必跟这个只有半条身子的下贱奴才计较!”
朱厚烨这才安下心来,惊喜‘交’加地追问道:“北兵真……真的没有打过来?”
汤正中见徐弘君方才说话咄咄‘逼’人,非人臣之礼,怕他再说出什么过头的话,冒犯忙抢先说:“回殿下,北朝虽说已誓师南下,然则鞑靼虏贼还雄据塞外蠢蠢‘欲’动,肘腋之患尚且未消,自顾尚且不暇,,他又岂能大举纵兵南下?况且我朝国势强盛,百万雄兵驻屯徐州,正枕戈待旦寻机北上靖难,北兵纵然南下,又何足惧哉!”
“列祖列宗有德啊!”朱厚烨眼噙泪‘花’,‘激’动地说:“本王这不肖子孙总算不负天下官绅百姓社稷之托……”
接着,他又疑‘惑’起来:“那……那你们为何这样匆匆闯进本王寝宫?”
汤正中说:“回殿下,臣等进宫晋见殿下,乃是有军国大事要即时奏报殿下。”
一听“军国大事”四个字,朱厚烨又紧张起来:“莫非……莫非哪里又出了‘乱’子?可是闽粤两省的兵马打过来了?”
“回殿下,闽粤两省官员冥顽不化,纠结所部进犯江南,意‘欲’为北朝戾君殉葬,确是我朝一大祸端。不过上托我大明列祖列宗及殿下的洪福,又有魏国徐公周全庙算并居中调度,已委派镇南侯安思达、靖远侯杨士冲率部将其挡在郴州、漳州、广信、温州一线,那些蛮族兵士战力强悍,闽粤两省兵马已连番败绩,断然打不过来!”
朱厚烨疑‘惑’地问道:“那……那诸位爱卿所说军国大事所指为何?”
不等徐弘君等人回话,他又说:“本王已将朝廷诸般政务都委于诸位爱卿,军国之事无论大小,都由诸位爱卿商议酌定就是,不必请示。诸位爱卿跪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