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海济指挥着他的“德意志第一**混合装甲军”,紧贴普里皮亚特沼泽北侧边缘一路狂奔,将古德里安的第47装甲军甩在身后15km处。【高品质更新】目标直指明斯克。
与之前在波兰,法国战场上的表现相比,任海济的行动还算正常。虽然现在苏联红军的战斗力与波兰士兵相差无几,不过这种局面将随时间的推进而改变。而苏联也非法国,宽阔的国土面积足够它拖到军队恢复战斗力那天为止。更重要的是苏联游击队的存在是任海济最担心的问题。
本着:趁他病,要他命的行事风格。任海济计划在1至2个月内,趁现在苏军战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尽可能向莫斯科前进。反正普里皮亚特沼泽为自己挡住了可能来自南面的威胁。而苏联人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冒着让所有坦克陷入沼泽的危险,紧贴普里皮亚特沼泽而过。他们对普里皮亚特沼泽两侧的防御肯定相对松懈。这样自己就有机会在1、2个月中夺取让所有德军部队都难以获得的功绩。随后仗着这份巨大功绩,在斯摩棱斯克地区附近放缓脚步甚至原地等待。战况发展一旦真的像历史上那样,自己就立刻后撤。反正41苏联红军的冬季反攻,推进到斯摩棱斯克附近就可以算是强弩之末了。
至于对自己私自后撤的行为,希特勒会怎么做?到那时再说,大不了率领“瓦露基利”与希特勒直接面对面。凭借“瓦露基利”在德国那近乎无敌的战斗力从正面直接摧毁对方。而如果硬要国防军在自己与希特勒两人之间做出选择的话,自己的可能性也比较高。更何况到了41年年末,如果希特勒还活着,那只会将德国拖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任海济设想的很不错,“瓦露基利”的战斗力也不是元首卫队能比的。不过他忘了一件事,即便国防军选择中立,只要希特勒还是德国元首一天,如果他未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希特勒,那他只会比德国更早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5月23日,斯大林终于从德国人进攻的震撼中清醒过来。但他根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前线的情况。他只是依照苏联的军事“国粹”行动——即“进攻”,立刻打出国门,把战争引向敌人国土。
斯大林下令:西北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集中兵力,立刻出击。在24日占领东普鲁士的苏瓦乌基,消灭德国北方集团军群。西南方面军同样在24日占领卢布林。
接到斯大林的命令,西方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立刻派第3、第12机械化军进攻。【\/本\/文\/来\/自\/八\/戒\/中\/文\/网\/】这两个军有300多辆t26坦克,燃油与弹药却严重不足。好不容易在维尔诺集结起来,杀向北方。同时巴甫洛夫又命令在比亚韦斯托克驻守的苏联第10集团军向西面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发动攻击。
巴甫洛夫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他接任西方方面军司令员职务不到一星期,还不熟悉西方方面军中各集团军的情况。接到斯大林仓促反击的命令,巴甫洛夫便立刻照令行事。不知己又不知彼的军事行动注定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24日凌晨,两架“白鹳”发现了正在向北前进的苏联第3、第12机械化军。这个消息让担当北方集团军群尖刀的第4装甲集群指挥官赫普纳先是一愣,但很快他又小声笑了出来。
赫普纳手下有两个装甲军,曼施坦因的第56装甲军与莱茵哈特的第41装甲军。此刻曼施坦因和他的第56装甲军正依照原定计划向东一路狂奔,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德维纳河并占领河上的桥梁,杀入苏军后方。如果曼施坦因回头对付这只苏军,必将耽误时间。但2个军兵力的苏军机械化部队又不能放任其自由行动,必须被消灭。因此在得知消息后赫普纳一愣。不过他很快想到,这支苏军部队的目标可能是整个北方集团军群。一想到这里,赫普纳又小声笑了出来。这种不自量力的行为根本不值得担心,赫普纳当即下令曼施坦因继续前进,仁慈的放这支苏军一码。而莱茵哈特则设下陷阱,好好招待一下这支苏军。
苏德战争中第一次坦克与坦克之间的碰撞就这样发生了。这场坦克战不像“库尔斯克会战”那样著名,交战双方的实力也相差甚远,甚至连发生地点都没有详细记录。不过就是这场结局早已注定的小规模坦克战,却让交战双方印象深刻。
毋庸置疑,乔格·汉斯·莱茵哈特是名优秀的装甲指挥官。从波兰战役开始,他就一直指挥着装甲部队在战场上驰骋。现在在整个“巴巴罗萨计划”中,他和他的第41装甲军是赫普纳这把利刃的刀尖,专门负责在苏军防线上扎出个窟窿。与曼施坦因那只有1个正规装甲师的第56装甲军相比,莱茵哈特的第41装甲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突破能力都在对方之上。
第41装甲军有2个正规装甲师与一个摩托化步兵师组成。每个装甲师由150辆坦克组成,每个装甲营的指挥车均由“虎式”坦克担任,成员清一色为2型坦克。不过也正是“虎式”坦克这种油老虎,让原本应当冲在最前面的第41装甲军反而落后了。
苏军第3、第12机械化军中的t26根本不是德军2型坦克的对手,当苏军拥有的坦克数与德军相差无几的时候,苏军英勇的反击只能算是盲目的送死。更何况苏军根本不懂得该如何使用坦克,也不懂坦克与步兵间的配合,更别提空军与火炮支援了。于是苏军第3、第12机械化军中的坦克一到达战场,便一线拉开,像蛮牛一样猛冲。似乎光靠他们自己便能彻底解决面前的德军。
莱茵哈特根本不需要让2型坦克或“虎式”出动,光是埋伏在战场上的反坦克炮就足以对付苏军坦克。
冲在最前方,没有步兵支援的t26在德军反坦克的穿甲弹射击下,一辆辆变成了燃烧的火球,明亮的火焰照亮了立陶宛肥沃的牧场。不过德军的单方面屠杀很快随着苏军新型坦克加入战斗而被迫停了下来。
这种坦克的炮塔与车体外形与t26很像,但体积至少是后者的两倍。车体一侧6组负重轮与宽阔的履带让它在战场上快速驰骋。大型炮塔上,那门大口径的火炮让德军的37mm反坦克炮相形见绌。
见到这群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的庞然大物,德军反坦克炮立刻掉头一阵猛射,可只听见穿甲弹击中坦克的“当当”声,却不见一辆坦克因受损而停下。
莱茵哈特遭遇到苏联人专为对付“虎式”而改良的kv1型坦克。
40年法国战役结束后苏联使节团出访德国。在德国坦克工厂的空地上“意外”见到了任海济宣称为失败作品的3型与4型坦克。对于一向喜欢重装甲,大口径火炮的苏联人来说,他们立刻将攻防能力最强的“虎式”定为假象敌。(这点从之后的su27和“现代”级驱逐舰的设计中就能看的出来。硬生生比同时代的飞机、驱逐舰大上一圈。)
使节团真正领导人科京在返回苏联后提交了一份重要报告。在报告中科京详细分析了“虎式”坦克的攻击力与防御力,并认为现在苏联没有任何型号的坦克能与之一战。不过他又补充到kv系坦克只需要稍作改良就能胜任与“虎式”交战的任务,苏联坦克工厂无需大幅改变生产线便能在短时间内开始大量生产。
科京的报告让苏军各高层指挥官大吃一惊。所有人都能想象一旦在战场上遭遇德军“虎式”坦克,苏联红军将遭遇何种困境。于是几乎所有人一致通过了科金的改良方案,并加大kv系新坦克的产量。
之所以说“几乎所有人”,是因为那个时候还是基辅特别军区司令的朱可夫更倾向于由哈尔科夫坦克工厂设计师科什金提出的t34改良方案。不过因为t34的改良方案虽然增加了火炮口径,但在车体正面装甲防护上比kv1的改良方案要差。如果想要继续增加装甲厚度,则必须重新设计t34的底盘,底盘一动车体上所有装备都会改变。在t34还未取得实战资料的当时,这等同于重新设计一辆坦克。尽管科什金一再保证,自己只需要几天时间便能搞定一切问题,他的设计方案依然被否决了。
全新的kv系坦克装有一门85mm口径的火炮,车体正面装甲达100mm。火力与装甲几乎都与“虎式”持平。当然那57吨的体重也让它的速度与“虎式”持平。最大公路时速32km,越野时速不超过15km。让全新的kv1/85只能跟在t26身后,最后一个投入战斗。
kv1/85的防御力极为优秀,即便是身为德军主力的2型坦克那门75mm火炮,只要在600米距离外便无法击穿其正面装甲。在“虎式”坦克到达前,他们只能用老办法来对抗kv1/85。没错,德军又将万能的88mm高射炮给拖了出来。同时莱茵哈特下令两个装甲师快速从两侧突击,合围这些战场上的大家伙。
一阵枪林弹雨中,苏军的bt5,t26这种轻型坦克变成一堆堆废铁。剩余的kv1/85就像斗牛场中暴怒的公牛,到处乱窜却无法对围剿他们的德军造成实质性伤害。德军坦克充分发挥彼此间配合上的优势,从侧面、后方攻击kv1/85。甚至还有英勇的德军步兵抱着**,在枪林弹雨中跑到kv1/85身旁,炸毁对方的履带。
苏军见势不妙,只能后撤。就像只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见缝就钻。结果这支苏军目前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在2天后误入沼泽,全军覆没。
这场小规模的坦克战,苏军对德军装甲部队各单位间的紧密配合印象深刻。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坦克与坦克间的配合给苏军好好上了一课。德军用行动告诉苏军:在装甲部队的运用上,你们还差得远呢。
而德军则对出现在战场上的kv1/85有着深刻印象。37mm反坦克在kv1/85面前就像根牙签,一直深受信赖的2型坦克也变得弱不禁风。新型反坦克武器的装备势在必行。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反正终结自己觉得这种过渡性章节很无聊。
争取今天再码一章,将过渡性章节快点结束掉。
第二十三章“巴巴罗萨”启动(7)
第二十三章“巴巴罗萨”启动(7,到网址
千年帝国的兴亡23_第二十三章“巴巴罗萨”启动(7)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