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当然也不是光看不做,有些事他还是提前做好了准备。
别看宋江起义规模不大,可它时间跨度长,转战区域广,因而影响还是不小的。
这主要是因为朝廷对它重视不够,没有调动得力的人手和强大的兵力进行围剿,这才使得它能够转战自如,四处逃窜。
高峰始终跟踪着它的行踪。郓州和梁山泊一带是它的根据地,同时出没于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的各州,郓、济、濮、兖、青、齐各州都曾到过。
甚至还到过离丰县最近的单州,只是也就到此为止,根本就没有打丰县的主意,也不知他们是慑于高峰的威望,还是没考虑过这里。
无论什么原因,只要他们不来本地,高峰也懒得去理他们,因而安心地在县城做他的县太爷。
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高峰在这支起义军身上下了大力气。
先,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对其进行监督,以便及时掌握其行踪。这些监督的人员,化装成各行各业的人士,总人数已过了宋江起义的人员。
其次,派入渗入了宋江的队伍里。初始起义时,宋江一行是三十六人,这三十六人就是这支起义队伍的头领。随着起义的进行,6续招进来不少人员。
宋江不像方腊,无论什么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招进队伍中来。他求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对招进队伍的人员要求很高,因而他的辗转斗争才最有效果。
高峰就是这样,派了几名手下进入了宋江的队伍,他不求这些人去瓦解起义军,也不要求他们擒拿住宋江,他只希望在关键时刻能起到作用的就行了。
实际上,大的作用没起到,小的作用却已经起到了,那就是宋江三十六的情况都摸了个清清楚楚。
大领宋江,副领吴加亮,其他头领依次排序,各管一些事务。
看着那份名单,高峰不由得心中感慨,这些人在后世可真的是人人皆知呀!原来,名单上的名字个个都耳熟能详,除了林冲被晁盖替代外,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星一个都不少,全在上面。
更令高峰惊喜的是,他居然看到了一个熟人,这个熟人不是因为名字熟,而是因为他实实在在接触过,那就是尺八腿刘唐。
想不到刘唐还真混到这支队伍里来了,也不知当年自己和他说的那番话他还记不记得?
无论刘唐记不记得,高峰都懒得去找他,俩人现在一个是官,一个匪,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接触的好。
当然,真要到了与宋江面对面的时候,高峰自然会考虑用一下刘唐,也许那时会起到不错的作用。
高峰做好了对付宋江的最坏打算,却也抽出了很大精力来处理方腊造反之事。
方腊造反是早就预知的,不光高峰早就预知,就是莫大叔、风小默、吴玠等人也因高峰的提醒而预知。
之前一帮人或不信,或将信将疑,现在事情已经生,他们再次看向高峰的眼神已生了完全的变化。
神了,居然说得这么准,简直是个大预言家,只不知道他说的外侵会不会是真的。
无论后面会生什么,现在已顾不得了,应付好眼下才是关键。
按理说,方腊造反与高峰一行并无多大关系,二者相隔太远,根本就牵扯不到。
可是,因为事先莫大叔与方腊的接触,双方还是存在大量的生意往来,更主要的是丁宝被方腊看中而留在了他的身边做了一名手下。
有这层渊源关系,就算高峰有预见,提前结束了二者的生意往来,在方腊造反一事上也无法做到不管不问。
因而,方腊造反刚一开始,高峰便派吴玠来到了江南,他是以丁宝的手下前来的,其主要任务也是协助丁宝按计划行事。
丁宝勇猛无前,又性子简单,因而深受方腊的喜欢,只是他没有加入摩尼教,所以一时间并没有得到方腊的重用。不过,方腊还是给了他一支人马,作为备用军留在了后方。
说是人马,吴玠来到后才现不过是一群老弱病残,靠这帮人根本没法打仗,不要说进攻了,就是想自保都难。
方腊起事后,先占据青溪县,随后攻克睦、歙二州,接着攻克了衢州和杭州。有了杭州,方腊便有了根据地,再加上起义军展很快,此时已拥有近百万众,方腊终于感到了可信的将领人手不足,这时他想起了丁宝。
丁宝根据吴玠的建议来见方腊,向方腊表示愿意镇守后方,也就是南方的衢州一带,这样,方腊就可抽调得力干将至北方主战场。
丁宝的想法正合方腊的心意,随即,他派儿子方毫与丁宝共同守卫衢州,同时允许他们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有了这个安排,吴玠大喜。方毫年轻放荡,而且不懂军事,方腊派他在此,不过是图个放心,哪知给了吴玠一个机会。
吴玠先让丁宝把方毫稳住,给他送上了数个美女,又对他言听计从、毕恭毕敬,使得方毫一时间迷住了心窍。
而吴玠本人则打着方毫和丁宝的旗号大肆招兵买马,很快手下从原来的千人展到了数万,而且还都是精兵强将。
有了手下就好办了,吴玠一边对他们洗脑,一边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不出几个月便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感觉到时机逐渐成熟,吴玠又让丁宝向方毫建议,义军和宋军双方的焦点在北方和西方,而南方正好空虚,他们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趁机向东南进攻,先攻打台洲和明州,再攻打建州和温州,最好能打下来福州,那样就算北方失利,南方也有一块安身之地。
丁宝的建议,果然令方毫心动,而且这时方腊军内部指挥一团糟,方腊已顾不上南方的他们。于是方毫立功心切,决定按丁宝的说法,先攻打台州,再攻打明州。
看到按自己的想法展,吴玠不由得手握了一下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