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平静后,张石川让杨邦昌带着三千人回了琼州府。
琼州府没兵总让他不踏实,毕竟那里才是自己的大本营。
而且,还需要带大批的人和物资过来,台湾南边还有那么多荒地,需要建筑、修路、修葺港口、开荒屯田、登记不在册人口,更需要大量的种子、农具以及粮食。
农业部、建设部、工业部和教育部都得派人过来设立分支,各自担起来一摊子事。
抓来的战俘选了一千来人重新发放武器暂时帮着维护治安,剩下的分散到各处开荒屯田。
本来能保住一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张石川说出以后可以给他们分田地、甚至可以把他们的家属接到台湾岛上之后许多人感激涕零纷纷跪倒在地不住的磕头。
而台湾府百姓们听说要免税三年,并且三年后摊丁入亩纳税后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大清赋税每丁三钱左右,可是台湾府每丁却要缴纳四钱七分六厘,再加上火耗银征得多,几乎是其他州府的两倍有余,现在三年免税,并且以后按地亩多少征税,这可是天大的利好!
至于贷款是什么,倭奴又是什么还是有太多的人不明白,但是也无所谓了,起码这三年可以吃饱穿暖了。
按照台湾府志上所写的,旧戶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七、口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但是傻子都知道,这只是登记在册的人丁,根本不是实数。
把王礼给叫了过来又了解了一下,只能估算出加上鸡笼、澎湖等地以及这些年来从福建偷渡过来谋生的人,大概汉人能有十万人左右。
至于山中的原住民,大肚王国有多少人口就不知道了,而且大肚国的面积几乎占了三分之二个台湾府,汉人只是占了西部沿海平原,整个山区还都在大肚国的管辖之下。
大肚王国为16世纪中期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猫雾捒族、巴则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准王国,部落共主称为大肚番王。
他们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基本上还处于母系氏族时期,刀耕火种、狩猎捕鱼,食物由族长分配。
但是按王礼所说,大肚番王不愿意与汉人接触、通商,更不愿意学习汉语,原因是头些年被台湾郑氏给打怕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但是这群原住民确实是够可怜的,因为落后,开始被荷兰人欺负,后来又被郑氏政权打得跑进山里不敢出来,还给人取名叫高山族,实在有点欺负人了。
能不能像招抚黎民一样让这些大肚王国的土著也出山来呢?毕竟现在那么多荒地等着开垦呢,还有作坊、工地都要用人。
张石川想到了跟黎族打了多少年交道的刑克善。
还有个难题是朱一贵怎么解决。
张石川本以为朱一贵打着前明宗室老朱家的旗号造反势必会深得人心,然后等拿下了台湾他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除了在一些天地会人帮着鼓吹之下,有些百姓对朱一贵的遭遇表示同情,而那些被朱一贵抢了女儿媳妇,被杀了加人的百姓恨不得弄死他之外,大部分百姓表现出来的是麻木。
满清打败了郑成功,对台湾府上的居民征收两倍于内地的丁银确实让他们苦不堪言。而朱一贵当了几天的皇帝却把整个台湾府三县都祸害的乌七八糟。
现在又来了个张石川,起码这位还没有祸害百姓,而且要免除三年丁银,出工还给工钱,孩子以后据说还可以上义学……诸多听都没有听说过的惠民政策让这些台湾府百姓有点懵圈,觉得张石川是在忽悠他们。
但是这段日子确实比朱一贵当权时好得多。什么天家遗脉,什么中兴王,玩蛋去吧!老百姓只要吃饱穿暖就行!朱一贵?卖鸭子的?他的死活跟我有什么关系?
就在张石川在台湾府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安南国的郑?在训练了几个月的新式火枪兵之后终于对阮氏下手了。
而此时广南国的主力还在西边占巴塞和占族人打得不可开交,南边还有个南蟠国还没有灭掉。
郑?正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在阮氏正忙于开疆拓土之时,凭借元化一式和迫击一式绝对火力优势的情况下帅两万大军度过氵灵江,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郑军势如破竹,先后攻克了广平、广志等州,占了广南四分之一国土后大军已经兵临广南国首府顺化。
广南国国主阮福淍及其手下文武百官都是一筹莫展,不过阮福淍还算有骨气,并没有南逃,而是凭借着都城厚实高大的城墙以及从西班牙人手中买来的火枪火炮坚守顺化。
阮福淍是广南国第六代国主,生于1675年,1691年父亲阮福溙逝世,17岁的阮福淍嗣位。
虽然年纪不大,阮福淍也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镇压了占有宾童龙的占城君主婆争起义,又打得南蟠俯首称臣,还接受了港口国鄚玖的称臣,让广南国的国土在他的手中进一步扩大。
而这次是他三十年来遇到的最大的危及!相比起安南,广南国的对外商贸更加繁荣,与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人也有更多的接触。
而本就地狭人稀的广南国也更知道火器的重要性,仗着海贸之便,阮氏从西洋人手中购置了大量更先进的燧发枪以及火炮,并且聘用西班牙人作为教习训练军队,广南国就是依仗着火器才和北方郑氏抗争了这么多年,又对其他国家不断出兵掠夺的。
可怎么几个月之间局势就这么扭转了?西班牙人训练出来的三段击到了郑氏的军队跟前就像一排排酒菜一样被放倒……
当好不容易缴获了几只日本造山寨版元化一式和迫击一式被先给阮福淍之后,他和文武大臣都沉默了,这是什么火枪?哪国造的?
阮福淍当机立断,像全国征集这种新式火枪的线索。
总算有见多识广的商人在琼州府见过这种琼州乡勇的制式武器,于是阮福淍立马派出使臣出使琼州府,谈判购买火枪事宜。
领事司(相当于礼部,又监外交的部门)衙尉官(类似尚书)阮久重被授予重任,载着广南国的国书和满满的诚意登船扬帆出海往琼州府去了。
到达琼山县后,阮久重受到了外交部长沈文知的亲切接见。
不过当阮久重提出要见一见传说中的川哥后却被告知张石川不在琼州府,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了。
“阮衙尉亲自前来是琼州府的荣幸,既然来了就先住上几日,我安排人好好陪大人玩一玩。实不相瞒,久闻广南国商贸发达,尤其盛产稻米,我琼州也想着能和广南互商呢。”沈文知笑眯眯的打着官腔。
一听他们当家的不在家阮久重整个人都不好了。国都被围困多日早已岌岌可危,自己这次可是背负着广南国的希望啊。
“衙尉只管放心,等川哥回来我会将贵国的国书以及修好之意转达的。衙尉若是不急,就只管在琼州府住上一年半载的,到时候川哥肯定回来了。”
沈文知越是看着阮久重着急自己越是把时间往后拖。
安南入侵广南的消息他早已经知道了,他本以为广南早就会派人来求购军火,没想到足足拖了一个月才来。
“呃,沈部长大人,实不相瞒,我这次是有颇为紧急的要事相商的,不知除了川哥还有谁能做主?”
“哦,原来是有急事啊,若是普通的互通往来呢,我倒是也可以做主的。若是大事吗,我可不太敢拿主意。”沈文知依旧说着模棱两可的话。
“呃,如此那我就说说看。前些日子安南郑氏悍然出兵侵入我广南国领土,不知沈部长可曾听说啊?”
“略知一二,不过,说白了你们安南和广南自古是一家吗,这种家里两口子打架的事儿我们也不好多打听,是吧。”
“咳咳,沈部长说得是,只是我听闻郑氏所用新鲜火器,是从琼州府买去的?”
“嗯,有这事儿,安都王殿下说要买点火器打打猎,想必阮衙尉也知道,我们琼州在安南有许多矿产,又在生意方面多受安都王的照拂,人家要买点火器打猎,这要求我们无法拒绝啊,怎么,他们用火器不是打猎,是打你们广南?”
不得不说,沈文知装傻充愣的手段可谓十二分的恶劣,而且明知道郑?是要用火器打广南国人,结果却说成打猎……
可阮久重只能尴尬一笑:“确实是用来打我们广南国了。”
“嗨,这说来说去还是你们家的内部矛盾吗,是吧,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不是?”
“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想和琼州国谈谈购买火器事宜的,不知能否……”
“哎,衙尉错了,我们不是琼州国,我们是琼州府。”
“是是,不知这火器……”
“这火器吗,实不相瞒,我们确实还有一些淘汰下来的旧火器,而且是已经说好了过几天就要装船运往安南国的,若是衙尉不急的话,过个三五个月没准还能来一批火铳,到时候再给你们一批可好?只不过,火铳卖给两家,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啊,好像我们……”
“没有没有!沈部长也说了,这是我们家的内部矛盾吗,您只管卖就是了。您看能不能先把这批火器卖给我们?”
阮久重也不知道沈文知这话是真是假,但是如果再让郑氏买进大批火器,不用三五个月,广南国就要王国了啊!
“这样不好吧!已经答应好的,怎么好转手卖给别人?经商可是要重诚信的,您说是不是?”
“这……”阮久重咬了咬牙说道:“若是沈部长能行个方便,我广南愿意出双倍价格购买!”
“可是毕竟在安南国有我们那么多矿产呢,这样,不太好吧?而且,双倍价格,似乎也太高了一些,倒是让我觉得自己有些囤积居奇、奇货可居了……”
“沈部长何出此言,双倍价格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只求沈部长能答应。至于矿产吗,广南虽不及安南地域广阔,可也有些银矿铜矿乃至金矿,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我还得请示我王方可。”
“哎,衙尉大人这是哪里话,说得好像我是要算计你们广南的矿产似的,误会了误会了……”
“没有没有,本来广南国许多矿产也都是大清的汉人在开采,若是给了……”阮久重刚说完发现不对,这琼州府到底还算不算大清的?
“此事关系重大,我也不好做主啊……”沈文知倒是没太在意大清不大清的,而是说道:“这样吧,既然衙尉大人亲自而来,又这么有诚意,我也不好让您白跑一趟,我先给您一百支火枪,一万发子弹?”
“呃……太少了,能不能再多一些?”
最终,沈文知以五十两一支元化一式、三钱银子一发子弹的价格卖给了广南两千支元化一式十万发子弹。
从日本缴获来的山寨版连同子弹都卖给了广南,现在琼州府、琉球和济州牧换装下来的元化一式已经在库房里堆积如山了,这些二手货就是给广南国预备的,如果他们再不来,沈文知几乎就要上门推销去了。
两面卖军火发战争财本来就是张石川早就定下来的方案。虽然广南终于找上门来了,但是也不能答应的太痛快,更不能一口气把广南喂饱,要让两国陷入长久的战争中去,直到把两国拖垮。
当然,这个计划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