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二年冬十月,周世宗柴荣召集群臣始议南征。宰臣说:“如果南征,契丹趁虚而入怎么办?”柴荣说:”朕已经打探过了,契丹主耶律璟是个残暴的昏君,其大臣和亲王不断的反叛他,他还喜欢击鞠、睡觉,还听信女巫肖古的谎言说:“延年药方,当用男子胆和之”。不数年,杀人甚多。其已大失民心,契丹不足以惧也!“于是决意南征。
十一月乙未朔,柴荣以宰臣李穀(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以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部署;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一十二将,各带征行之号以从,发兵十万攻打南唐。同时赐吴越王钱弘俶诏书,让他出兵一起夹击南唐。
李谷,字惟珍,颍州汝阴阜阳人,为人厚重刚毅,善谈论,与韩熙载友善,二十七岁时举进士,先后在后晋、后汉、后周三朝为官。后晋天福年间,擢监察御史,历任开封府太常丞、虞部员外郎、吏部郎中等职。开运元年,随后晋出帝征契丹,任枢密直学士,加给事中。开运二年,出任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后为契丹所俘,连拷问六次,皆不屈。后汉初,任左散骑常侍,不久掌开封府,迁工部侍郎。乾佑年间,郭威西征时,李谷任西南面水陆转运使,后改任陈州剌史。后周广顺元年,加户部侍郎。不久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当时,官府禁牛皮法甚严、违者处以死刑。李谷计算出每年所用皮革数后,规定每十顷田每年向官府交一革,多余的皮革,允许百姓自己使用。他还奏请废除屯田,实行按州县纳税、服役的制度。广顺二年,为东京留守,掌开封府事。显德元年,加封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后从世宗征太原,师还,晋升司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
己亥,柴荣下诏谕淮南各州县,说:“朕自缵承基构,统御寰瀛,方当恭己临朝,诞修文德,岂欲兴兵动众,专耀武功!顾兹昏乱之邦,须举吊伐之义。蠢尔淮甸,敢拒大帮,因唐室之陵迟,接黄寇之纷乱,飞扬跋扈,垂六十年,盗据一方,僣称伪号。幸数朝之多事,与北境以交通,厚启兵端,诱为边患。晋、汉之代,寰海未宁,而乃招纳叛亡,朋助凶慝,李金全之据安陆,李守贞之叛河中,大起师徒,来为应援,攻侵高密,杀掠吏民,迫夺闽、越之封疆,涂炭湘、潭之士庶。以至我朝启运,东鲁不庭,发兵而应接叛臣,观衅而凭凌徐部。沭阳之役,曲直可知,尚示包荒,犹稽问罪。迩后维扬一境,连岁阻饥,我国家念彼灾荒,大许籴易。前后擒获将士,皆遣放还,自来禁戢边兵,不令侵挠。我无所负,彼实多奸,勾诱契丹至今未已,结连并寇与我为雠,罪恶难名,人神共愤。
今则推轮命将,鸣鼓出师,征浙右之楼船,下朗陵之戈甲,东西合势,水陆齐攻。吴孙皓之计穷,自当归命;陈叔宝之数尽,何处偷生!应淮南将士军人百姓等,久隔朝廷,莫闻声教,虽从伪俗,应乐华风,必须善择安危,早图去就。如能投戈献款,举郡来降,具牛酒以犒师,纳圭符而请命,车服玉帛岂吝旌酬,土地山河诚无爱惜。刑赏之令,信若丹青,苟或执迷,宁免后悔。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掳焚烧必令禁止”。
时,高丽国王王昭派使者前来进贡,柴荣加王昭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依前使持节元菟州都督、大义军使,王如故。加任折从阮为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封郑国公。折从阮上表朝廷说:“臣年老体弱,已经无法为国家分忧,请求皇上派人接替臣工作。”柴荣特许,以前沧州节度使李晖为邠州节度使。冬,折从阮从陕州回京,途经洛阳时病逝,终年六十四岁,朝廷特赠从阮中书令。潞州奏,破河东贼军于祁县。西南面行营都部署王景奏,收复凤州,获伪命节度使王环。柴荣曲赦秦、凤、阶、成等州管内罪人,并下令:“自显德二年十一月已前,凡有罪犯,无问轻重,一切释放。”
淮南前军都部署李穀率大军出发,令李昉为掌书记,白延遇为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太原人,白延遇少时无依无靠,被石敬瑭收养。长兴元年,时任天雄节度使的石敬瑭受命伐蜀,白延遇也随军前往。当时白延遇只有十三岁,但作战勇敢强悍。石敬瑭建后晋后白延遇受到重用,掌管禁军,从此步步高升。后晋天福六年,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在镇州举兵数万造反。石敬瑭又急又怕,派大将杜重威率兵抵挡,白延遇请愿为先锋。石敬瑭感其报主心切,允其随征。果宗城一战,白延遇先发制人,斩级数十,激战犹酣,连长剑也折断了,其他将领由此心悦诚服。石敬瑭闻此消息后,马上命人赠给白廷遇宝剑、良马,以示鼓励。白延遇因功授检校司空、马军左厢都校。先后出任汾州刺史、复州防御使。后周建立后,白延遇初任检校太保,广顺二年任先锋都校,随后周太祖亲征兖州,兖州平后授齐州团练使,一年后改为兖州防御使。在兖州二年,白延遇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南唐主李暻生性温和柔顺,爱好文采辞章,而且喜欢人奉承自己,因此善于花言巧语、献媚取宠的臣子大多晋升任用,政事日益混乱。唐人闻周兵将至而惧;南唐寿州武清淮军节度使刘仁赡神气自若,派遣将领四处守御,并下令说:“谁敢扰乱军心,立斩无赦。”边境无异平日,众情稍安。
李暻听闻后周大军来侵,以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将兵二万趣寿州,奉化节度使、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为应援都监,将兵三万屯定远。召镇南节度使宋齐丘还金陵,谋国难,以翰林承旨、户部尚书殷崇义为吏部尚书、知枢密院。
刘彦贞,兖州中都人,南唐镇南大将军刘信第四子,以父任为大理评事,迁屯田员外郎,父丧,起复将军,为海楚二州刺史,善骑射,彦贞所在的州有安丰塘,溉田万顷,以故无凶岁,彦贞托以浚城濠,决水入濠中,民田皆涸,而派人督田赋益急,农民和地主皆卖田离去,彦贞择尤膏腴者,以下价售之,乃复潴塘水如初,岁入不可胜计。时南唐政衰,南唐用事者多贪墨。彦贞广赂遗以致声誉,于是魏岑等亲然推倡其用兵治民之能,以为一面长城,在镇久,疑当受代,辄妄造边遽以固其位,久之,乃入为神武统军。
李穀破淮兵于上窑,兵临寿春城。柴荣听闻大军旗开得胜,乃下令:“取此月八日幸淮南”。以宣徽南院使向训为权东京留守,以端明殿学士王朴为副留守。
李穀驻军于寿春城下,准备攻其城,既而淮南援军大至,李穀乃与将佐谋说:“贼军舟棹将及正阳,我师无水战之备,万一桥梁不守,则大军隔绝矣,不如全师退守正阳浮桥,以俟皇上的銮辂。”诸将皆以为然,遂燔其粮草而退。后周大军撤退之际无复严整,公私之间颇多亡失,淮北役夫亦有陷于南唐境者。周世宗柴荣行至圉镇,闻穀军却,乃对众将说:“李穀大军撤退,南唐兵必追击,一发而动全身,到那时候如果没人殿后,李穀的大军必败。”乃对大将李重进说:“汝率一军急趋正阳,唐兵且至,宜急击之。”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领命,乃率所部赶往支援。
刘彦贞师次来远镇,兵车旗帜亘数百里。战舰衔尾,蔽淮而上,且张断桥之势,时乘李穀退军之势,刘彦贞以大军列阵而进。刘彦贞虽名将家子,生长富贵,初不练兵事,裨将武彦晖、张延翰、成师朗皆勇将,无筹略,见周师退以为快,武彦晖乃对刘彦贞说:“周师正在害怕撤退,我们再不出击就不得速战。”刘彦贞说:“士未及朝食。”张延翰着急的说:“等将士吃饱后,敌人都跑远了。”裨将咸师朗亦说:“追之可大获。”刘仁赡使人喻之说:“君来赴援,未交战而敌人退,不可测也,慎勿追逐。君为大将,安危以之,脱有不利,大事去矣。”前军张全约也说:“后周先是大破北汉与契丹联军,前段时间又攻占关中四州,不可追。”刘彦贞说:“军容在我,汝辈何知?沮吾事者斩!”刘彦贞即督军以进。
李重进既至正阳,闻淮军在近,率诸将渡桥而进,双方在正阳东遭遇。刘彦贞置阵,横布拒马,联贯利刃,以铁绳维之,刻木为猛兽攫弩状,饰以丹碧,立阵前,号揵马脾,又以革囊贮铁蒺藜布于地,周兵望而笑其怯,锐气以增,李重进与白延遇、韩令坤等合势击之,南唐兵大败,师朗等皆被擒,刘彦贞死于阵。李重进乃向柴荣报捷:“大破淮兵,斩首二万余级,伏尸三十里,临阵斩贼大将刘彦贞,生擒偏将咸师朗已下,获戎甲三十万事、马五百匹”。
甲寅,柴荣车驾至正阳,论功行赏,以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为淮南道行营都招讨使,命宰臣李穀判寿州行府事。乃下令:“车驾渡淮“。后周大军攻过淮河至寿州城下,柴荣营于州西北淝水之阳,诏移正阳浮桥于下蔡。来日,周师耀兵于寿州城下,寿州南唐兵不敢出战。南唐兵万余人维舟于淮河,营于涂山之下,以策应寿州城。柴荣命殿前都虞候赵匡胤击之。
赵匡胤率军出动,把大部队埋伏在涡口,对偏将说:“汝率百余骑薄敌营而伪遁,把后周大军领到我的埋伏点。”偏将立即率军出发,赵匡胤的偏将与后周大军大战一场后假装败退,后周大军拼命追赶,来到赵匡胤埋伏点,赵匡胤伏兵邀击,大败南唐兵,斩其都监何延锡等,夺战舰五十余艘。
南唐主李景闻后周世宗亲至淮上、李彦贞大败而死,大惊,继续派兵增援,命大将皇甫晖、监军姚凤提兵十万扼滁州、且援寿州,皇甫晖与姚凤退守清流关,集结了南唐十万人的军队。
二月丙寅,柴荣幸下蔡,大军经过木桥,桥突然开裂,不少将士掉进河里,柴荣大怒,命斩前济州马军都指挥使康俨于路左,坐桥道不谨之罪。朗州节度使王进逵奏:”已经领兵入南唐界,准备痛击敌军“。庐寿巡检使司超也奏:”破淮贼三千于盛唐,获都监伪吉州刺史高弼以献“。柴荣下令将高弼释放。于是自己亲率精锐攻打寿州,令赵匡胤率部急进偷袭清流关。
赵匡胤以周师数千与皇甫晖遇于清流关隘路,赵匡胤率军奋力厮杀,周师败退,死守关口。赵匡胤兵聚关下,且虞晖兵再至,向诸村人打探是否有能人,村民说:“有镇州赵学究在村中教学,多智计,村民有争讼者,多请以决曲直”。赵匡胤往访之,学究说:“我有奇计,所谓因败为胜,转祸为福。今关下有径路,人无行者,虽牌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方值西涧水大涨之时,彼必谓我既败之后,无敢蹑其后者,诚能由山背小路率兵浮西涧水至城下,斩关而入,可以得志。”赵匡胤大喜,且命学究以指其路,学究亦不辞,赵匡胤遣人作为前导,即下令誓师。后周大军夜从小路行,三军跨马浮西涧以迫滁州城,皇甫晖果不为备。赵匡胤率军夺关以入,晖始闻之,率亲兵擐甲与赵匡胤战,皇甫晖不敌,败退。
明日,皇甫晖列阵于清流山下,赵匡胤令前锋跟南唐军接战,自己就率兵从山后杀出,皇甫晖等大惊,率军败走退入滁州城。赵匡胤率军追赶,皇甫晖大喊:“断护城河的桥梁”。赵匡胤骑马率兵涉水过了护城河,直追到城下,周兵如飞一样攀登上城。皇甫晖大惊,对赵匡胤说:“我们各为其主,希望我们双方能摆开军列一决胜负。”赵匡胤笑笑答应,于是下令撤兵。皇甫晖整队出城,双方战鼓雷鸣,赵匡胤领军冲杀,皇甫晖也领军冲杀,双方快接触的时候,皇甫晖突然放箭,赵匡胤抱着马脖子径直上前,皇甫晖连射三箭都射不中赵匡胤,赵匡胤一刀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将他活捉,南唐军大败,姚凤也被生擒。赵匡胤于是攻下滁州城。
皇甫晖与姚凤被活捉之后,柴荣也攻克寿州,赵匡胤把皇甫晖与姚凤送到寿州,柴荣召见他们,皇甫晖见了柴荣说:“我累了,坐一会儿。”柴荣于是下令将其枷锁打开。皇甫晖坐下之后,又说:“我躺一会儿。”不等柴荣同意,皇甫晖就躺下了。甫晖神色自若地对柴荣说:“不是我不为国事尽力,实在是南北双方军队差距太大,我在后晋为将的时候,曾与契丹人交战,契丹人的兵马也不如周兵雄壮,昨天我退保滁州城,没想到周军士兵攀墙而上,如飞一般,我心力交瘁,所以被生擒了。”柴荣一看皇甫晖浑身负伤,很是怜悯,下令:“赐给皇甫晖金带、鞍马,将皇甫晖与姚凤释放”。皇甫晖伤重去世。
甲戌,江南国主李暻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赍书一函至滁州向柴荣请和,书称唐皇帝奉书于大周皇帝,其书云:“愿陈兄事,永奉邻欢,设或俯鉴远图,下交小国,悉班卒乘,俾乂苍黔,庆鸡犬之相闻,奉琼瑶以为好,必当岁陈山泽之利,少助军旅之须。虔俟报章,以答高命,道涂朝坦,礼币夕行”。柴荣见李暻抗礼,书奏不答。
李暻又遣其臣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等奉表来上,说:“愿依大国称臣纳贡之意,仍进金器千两,锦绮绫罗二千匹及御衣、犀带、茶茗、药物等“。又进犒军牛五百头,酒二千石。柴荣还是不答应,是日,柴荣赐钟谟等锦绮绫罗二百匹,银器一百两,袭衣、金带、鞍马等。
柴荣闻扬州无备,遣侍卫马军指挥韩令坤及宣祖、白延遇、赵晁等袭之。韩令坤领军出发,对延遇说:“将军可以化妆成南唐兵以精骑数百驰入扬州为内应。”白延遇领命先行。迟明白延遇率精骑驰入扬州,城中不之觉。韩令坤继率大军至,扬州守军大惊,韩令坤率军攻城,白延遇为内应,南唐将吏知道抵挡不住,开门以迎周师,韩令坤整众而入,市不易肆,人甚悦。南唐东都副留守冯延鲁为僧匿寺中,令坤求获之,送行在,柴荣遂以韩令坤知州事。泰州守兵听闻扬州城已失,大惧,以城降。寿州城内左神卫军使徐象等也和一十八人来归顺后周。
辛卯,赵匡胤上表说:“伪天长军制置使耿谦以本军降,获粮草二千余万”。柴荣大喜说:“现在寡人兵精粮足,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