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人性(1 / 1)

孟子与荀子这种师承一处,但是最终走向对立的人其实还是蛮多的。

从他们这一代开始,持人性本善论与人性本恶论观点的人,一直都是对立的。

哪怕现在也是如此。

比如现在文庙之中,有的半圣,亚圣,就是孟子这一脉传承下来的,有的则是荀子这一脉传承下来的。

当然,更多的人则是持中庸的观点。

中庸之道,也是儒家大道。

简单来说。

就是中立派。

两不相帮。

像苏毅的观点就是人之初……性本无。

他不是性本善的支持者,也不是性本恶的支持者,因为苏毅觉得人生下来是一张白纸。

没有善恶之分。

至于后面会变成什么样子,那都是后天条件决定的。

当然,现阶段而言,也不会有人询问苏毅到底是支持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他只是秀才而已。

就算再有名声又如何?

名声不代表实力。

而说白了。

这个世界……实力才能够决定一切。

其它都是虚的。

苏毅离开了他现在所在的文岛。

他再次凝聚文舟,乘坐文舟,去寻找传闻“礼之道”所在的文岛。

文舟在学海之中漂流着,速度极快,大概一个多时辰之后,苏毅看到前面出现了一座岛屿。

这座岛屿,比苏毅见到的任何一座岛屿都要庞大。

苏毅知道,这座岛屿应该就是他要寻找的文岛了。

很快文舟便来到了这座文岛的边缘。

苏毅登上了文岛。

这座文岛很特别,蕴含的道似乎比较多,隐约间能够听到不少的大道之音。

苏毅朝着文岛深处走去。

岛屿上面密布着粗大的树木,阳光都很难照射进去。

苏毅在山林之中穿行着。

忽然。

苏毅听到前面的山林之中竟然传出来了读书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乃是《诗经》之中记载的极其经典的一首诗。

苏毅循着诗声,一路走去,他看到,在山林之中,站着一名白衣如雪的女子,那女子身材高挑,身段纤细,肌肤如雪,美如天仙。

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都让人不由为之迷恋。

实在是太美了。

就像是《关雎》之中提到的窈窕淑女一般。

“这位公子,奴家这厢有礼了,公子过来好吗?奴家愿跟着公子,伺候在公子身边!”。

这名美的让人窒息的女子,巧笑嫣兮的看向苏毅,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那绝美的脸蛋,透着红润之色,似乎在害羞。

她的声音,就像是蕴含着一种极其强大的魔力一般,苏毅的身体竟然不受控制一般的朝着她走去。

“公子,奴家为奴为婢,愿与公子厮守一生!”。这名女子继续说道,她的声音,十分的动听,柔柔弱弱,酥酸软软,听了她的声音,骨头都要酥了一般。

苏毅继续朝着这名女子走去,他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极其想要与这名女子双宿双栖的想法,想要好好享受一下温柔乡。

这样绝美女子的温柔乡,定然让人无比的迷恋吧?

眼看着苏毅与这名女子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就在双方距离还有一米左右的时候。

苏毅的文胆之中传出来了吟诵古诗词的声音:

先来天与精神,更因丽景添殊态。拖轻苒苒,才凝一段,还分五彩。毕竟非烟,有时为雨,惹情无奈。道无心,怎被歌声遏断,迟迟向、青天外。宜伴先生醉卧,得饶道、和山须买。也曾恼杀襄王,谁道依前不会。我欲乘风归去,翻怅恨、帝乡何在。念佳期未展,天长莫合,尽空相对。

文胆很特别,当凝聚文胆之后,文胆会铭记这名读书人所学的所有诗词。

这首《先天与精神》乃是淬炼精神的诗词,牵扯到了灵魂方面,十分神庙。

当这首诗词响彻在苏毅脑海之中的时候,苏毅只感觉身体不由猛然一振。

他立即醒悟过来。

这个时候他才发现,眼前哪里有窈窕淑女啊?

只有一朵巨大的食人花。

这朵食人花,张开血盆大口朝着苏毅吞噬了过来。

苏毅吓了一大跳,赶紧朝着左侧躲避,险之又险的躲避开了食人花的吞噬。

随即快速后退,拉开了与食人花的距离。

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而这朵食人花吞噬苏毅失败,接着开始吟诵古诗,吟诵的还是《关雎》,想要迷惑苏毅。

不过这个时候想要再迷惑苏毅已经无法做到了。

“这食人花成精了,竟然会吟诵古诗,幻化成美女,蛊惑人心,刚刚幸亏我醒悟的快,若不然的话,岂不是要被这食人花一口吞下去了?”。

苏毅不由自语道。

想到刚刚遇到的危险情况,现在都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苏毅继续说道,“古人云,凝文胆,塑神识,万邪不可侵也,果然有道理,若非我凝聚了文胆,今日遇到这食人花,怕是死路一条,不能让这害人的食人花继续存在下去了,否则的话,不知道多少人会着了这食人花的道!”。

念由至此,苏毅便将望月贴祭了出来。

苏毅的文气输入望月贴之中。

得到了苏毅文气的加持之后,望月贴顿时便被激活了。

望月贴快速朝着食人花飞去。

如同一道金色光芒。

瞬间便将食人花撕裂成了两半。

灭了食人花之后,苏毅将望月贴收了起来,随即继续朝着深处行去。

他依然在尝试着感应礼之道所在的地方。

苏毅一路深入。

最终来到了一座山谷外面。

隐隐约约,似乎可以听到礼之道声,从山谷之内传出。

其实这是因为苏毅悟到了礼之道,才听到了这种声音。

若是没有感悟到礼之道,哪怕从这里经过,也无法发现这里特别的地方。

苏毅进入了山谷之内。

山谷不算特别大,但却给他一种极其特殊的感觉。

置身在山谷之中。

就好像置身在了儒道先贤创造的大道世界之中。

苏毅盘膝而坐。

继续感悟着这里的礼之道。

这个时候,惊异的事情发生了。

苏毅凝聚的文胆竟然震荡出来了一股股剧烈的波动。

这是义之道凝聚的文胆。

看来义之道凝聚的文胆与此地的礼之道,形成了强烈的共鸣。

对于苏毅而言,这自然是好事了。

儒道五常就好像天地五行一样。

天地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相互之间能够形成特殊的联系。

世人将这种特殊的联系称之为五行联系。

相生相克,神妙无穷。

儒道五常,大概也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恍惚之间。

苏毅感觉自己再次被拉入了一座世界之中。

这是精神世界。

义之道凝聚而成的先贤身影与苏毅盘膝对座。

远处则是走来了第二道先贤显影。

这道先贤显影来到了苏毅对面,盘膝落座。

这道先贤显影开口说道,“礼起于何也?”。

苏毅精神不由微微一震。

先贤授业。

之前凝聚义之文胆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

如今这位儒道先贤,也是以同样的方法,为自己讲解“礼之道”。

苏毅仔细聆听,生怕错过了任何内容。

这位儒道先贤继续说道,“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这位儒道先贤,为苏毅讲解着礼之道。

这些内容,苏毅一一铭记于心。

顿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苏毅的文海之中,凝聚出来了第二个文胆。

正是五常圣道礼之道凝聚而成的文胆。

这让苏毅十分的欢喜起来。

在凝聚出来了礼之文胆后。

苏毅尝试着领悟五常文胆之中的仁,智,信三道。

在苏毅感悟三圣道的时候。

苏毅的义之文胆,礼之文胆之中都传出了朗朗读书声。

义之文胆中传出来的读书声读的乃是《鱼我所欲也》。

礼之文胆中传出来的读书声读的乃是《礼论》。

两大文胆形成的这种共鸣。

能够帮助苏毅更容易的领悟到仁,智,信,三种文胆。

不久之后。

苏毅听到了一段话。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听到这段话之后,苏毅精神微微一振。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学而》。

全文为: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这段话,阐述的就是儒家五常的“信之道”。

最新小说: 黄小龙宋雨茹 神瞳医圣林奇江若晴 两禽相悦 一女二三男事【完结】 天医圣手 赵轻丹慕容霁 史上最狂老祖林天天冰 药鼎仙途 元始不灭诀 许若晴厉霆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