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闻言林宇莫名的笑道:“或许真的是我电视剧看多了,对于一些神仙之类的传说格外感兴趣,但是我相信很多传说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原因,很多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你没有见识过鬼怪这类的,你肯定也不会相信,呵呵......”
“不是吧?你别吓我啊?”王勇一个哆嗦,不敢置信的看着林宇问道。
“无知!愚蠢!跟你说了也是别说!”虎灵鄙视的看了一眼王勇,傲娇的道。
“我——”王勇我了半天也没我出一句话,眼前这个女人可是真正的母老虎,就在他眼前从一只恐怖的母老虎变成仙女的,放在以前他肯定不会相信,别人跟他说这样的事,他一定会以为别人是神经病,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仙?母老虎都可以变成仙女,好像有神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嘛。
“噗哧!”
某贫道几人忍不住笑了,看着王勇那憋的面红耳赤的样子,怎么也忍不住,堂堂局座被人骂无知、愚蠢,而且这货还无言以对,简直奇葩得不要不要的。
“你们几个兔崽子,笑什么笑,还不赶快滚下去通知驾驶员准备开车去九龙山,难道等我去通知吗?岂有此理!”王勇羞恼成怒的把几个警员当成了出气筒,尼玛,本局座不敢惹那母老虎,还不能收拾你们几个兔崽子?
几个警员撒丫子跑开了,心想,这王局太过分了,说不过人家母老虎就拿他们撒气,他们招谁惹谁了,不就是笑了笑吗,难道笑也有错吗?简直太霸道了。
很快,大部队就回到了停车的地方,众人分别上车,林宇几人和王勇在一辆车上,其他警员则是在其他车上,一路颠簸的往市区而去,由于到九龙山必须经过锦官城,所以众人准备吃了早餐再上路。
而林宇一上车就搜索有关九龙山的传说,他总觉得九龙山没有王勇所说的那么简单,一定还有更多的传说,一定要提前了解透彻,到时候好应对。那山谷中的战斗绝对不会是无缘无故,也不是幻觉,一定是发生过,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那样的影像。而一查之下林宇大吃一惊,原来这九龙山如此不简单,尤其是鸳鸯湖。
一:九龙山,华夏蜀山和道教源点。
山以奇为要,奇以形为神,以人为魂,形以舟为佳。舟形、名人,是奇山的要素。古人船棺,巴蜀甚多,以过河升天为意。九龙山,实际就是一艘停泊云中的“诺亚方舟”,世间高人如黄帝、老子、张道陵等深知其中奥妙,选择此地修行、休闲、创道、布道、升天。九龙山是最佳“发射场”,升天阻力最小,路径最短,易于入轨,犹如卫星发射一般。九龙山的中心在鸳鸯池,具有内部封闭性和外部开放性的特点,能形成迭代型的涡旋结构,有巨大吸引力{磁场效应},既能聚气又能养神。从道家哲学看,峨眉山{佛教}是阳山,前山,向上,知天气;九龙山{道教}是阴山,后山,向下,接地气。九、峨一阴一阳,天地映射,形成共振关系,力场似双核椭圆,天然太极,这是大自然的杰作,非人所能。九龙山以最佳经纬度{北纬30°、东经103°左右}、最佳海拔度、最佳生态度、最佳洁静度、最佳造型度而成为天下一绝,成为华夏蜀山、道教源点。
二:道教源于蜀,九龙山是源。
道教是华夏的本土宗教。道教源于蜀,因为西蜀盆地非常特殊,四面环山,形态如封闭椭圆,紫色土壤,1400多条河流,生态环境好。九龙山最高处海拔2830米,主峰南北长3375米,东西宽3475米,平台面积11平方公里,是华夏最大最高的方山,人间天台,云中方舟,不受干扰,易守难攻。九龙山也是华西雨屏,水源丰富,山多高水多高。
晋葛洪《神仙传》说,“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据考证,嫘祖是西蜀盐亭人,带领人们养蚕纺丝。《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现在学界的基本观点,《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怪书,记载了550座山,300多条河流,由战国中后期到汉代中期的楚国人或巴蜀人所作,这说明作者很熟悉西蜀情况。八百岁,可能是指眉山市彭山区的先秦道家人物彭祖,他是黄帝的后人,颛顼的玄孙。“女子国”可能是“雅女国”,即洪雅和雅安美女群。
《楚辞·天问》中说,“穷”即“穷山”,就是“岷山”。《山海经·海内西经》还指出,黄帝居住的轩辕之丘,呈方形,“青丘国,其人食五谷,衣丝帛,其狐九尾”。古代丝帛只有西蜀产,蜀是丝帛原产地。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就是三层九枝,各有凤鸟,似为狐九尾。晋代郭璞说,青丘国在岷山之南。我们认为,“穷山”可能是邛崃之山,“青丘国”可能是青神洪雅,瓦屋山就是黄帝居住之丘。因为西蜀只有九龙山是方形,九龙山有三星洞,与三星堆一致。
此外,九龙山地区有蚕丛传说,认为青衣神就是蚕丛,青神县就是纪念青衣神。因此,黄帝居住在九龙山,蚕丛、老子、张道陵、张三丰、苏轼等都寻踪而来。九龙山脚下有“五斗观”和其他文物古迹,特别是木雕老君像,栩栩如生。
道教初创于九龙山,成型于大邑鹤鸣山,兴盛于都江堰青城山,几乎没有必要争论。源头在黄帝和老子。道教学泰斗卿希泰先生早已作出结论:九龙山是道教发祥地,极可能是发源地。九龙山是天然{天师道}道场、是道教源点。大邑鹤鸣山被称为“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源”。史书记载,张道陵,“客蜀,学道于鹤鸣山{鹄鸣山},造作道书”,说的是学习道教、在鹤鸣山修行、作道书,没有讲“创道”,至于在哪里创道,没有记载,有些观点是后人的演绎。涡阳被称“老子故里”“天下道源”,主要是为了发展旅游。道教四大名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青城山,都只讲是华夏道教圣地,没有讲“发源地”。九龙山只能是“全球道教源点”,就是起源之点,草创原点。
三:蜀山必须在蜀,瓦屋山当之无愧。
古代的行政区域与现在不同,人们迁移主要靠水路、骑牛等,切不要以今天的现代化思维去观察古代的活动,也不要以为今人远比古人聪明。
关于蜀山的神话和传说很多。九龙山古称蜀山。《史记》《汉书》有蜀山记载,如“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等。是否为“蜀山”,必须同时满足七个条件:一是在华夏西部{古书记载,青阳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高阳氏就是颛顼,出生在公元前2514-2437年,五帝之一};二是有祭祀活动场所{文化};三是山形如象形字“蜀”或甲骨文“蜀”{有吸引力};四是有古老植物“活化石”桫椤、珙桐、杜仲、银杏等且生态良好{养生};五是有文字刻画符号{老君木雕或青铜器};六是有种桑养蚕历史{蜀就是野蚕之意};七是溪流众多{江水、若水即青衣江、雅砻江等}。只有九龙山同时满足这七个条件。瓦屋山有大量珙桐树、桫椤树,被誉为“植物活化石”。
据《尔雅·释山》讲“蜀”就是“独”的意思,九龙山只是孤单单的一座山。甲骨文蜀字就是孤独、高平的山之意,顶上“四”下部“了”,就是瓦屋山的造型。因此瓦屋山是蜀山,没有异议。贡嘎山、青城山、四姑娘山、峨眉山等都不符合这些条件。古时民间传说的“蜀山”可能有多个,大小不一,但九龙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最为接近所有特征。安徽合肥市有一个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合肥的蜀山区,距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约13000亩,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呈椭圆形;周长7.75km,最大坡度30度,最小坡度5度。
据《庐州府志》记载:“有蜀僧于此结庐,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塘峡味,因名为蜀井,“蜀山是以此而名。九龙山是天然“宝墩”,与“宝墩文化”有关。古代蜀山氏也是群落、部落、民族、姓氏,就像今天的李氏、张氏、王氏,还有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等,蜀山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老子出关后骑青牛到九龙山,因为那时主要是牛车,九龙山至今还有成群野牛,绕山一周正好一年,基因没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