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就如郑大哥所言,并无夺取天下之雄才大略,亦曾数次兵临绝境,但因朝廷无信,藩镇割据,成就了黄巢最后直捣长安。大唐虽然最终将黄巢赶出长安,但大唐却也在黄巢手中很快的灭亡了,所以宁王之所以会费尽心思在自己的庭院里挂上这把长剑,我相信是为了让自己要好好牢记这个历史,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想学昔日的黄巢一般,能有朝一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般大的志向,非同一般人可比!”
郑和和纪纲相视一望,呵呵一笑,纪纲点了点头,道:“这也是我所担心的事情,我关宁王如此,不仅是胸怀大志,反而大有深意!”
萧琴眉头一挑,道:“什么深意?“眼前的二人一个永乐权臣,一个名下四海的航海家,均是人中精,比自己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二人既然如此说,看来这宁王还真是别有用心啊!”
纪纲不慌不忙,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方才放低着声音,道:“依我看,如今宁王愿意追随四王爷,是因为朵颜三卫!”
萧琴一愣,回望了一眼朵颜三卫的三个统领,方才疑惑的扭过头来,道:“此话怎讲!”
纪纲依旧不慌不忙,磨蹭了好一会儿,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朵颜三卫虽说兵权归为刘真所有,但刘真何等货色,想必不用小弟多说,萧大哥也都看见了!”
萧琴点了点头:“刘真真定一阵,萧琴便看透了此人,此人贪生怕死,毫无作战的水准,真不知道为何此人还能被建文帝所用!”
“宁王自太祖分封大宁便一直手握朵颜三卫大权,如今迫于形势,兵马大权暂时归为刘真所有,不过以朵颜三卫在大宁城的影响,加上宁王本人的影响力,若是没有宁王发话,以朵颜三卫对宁王的忠诚去,岂能乖乖的为刘真所有!”
萧琴冷不惊的打了个激灵,这一番话说来,朵颜三卫的兵马大权实际还在宁王手中,难怪前日刘真见了宁王吓得要死,实乃并非宁王的爵位,而是宁王手中的朵颜三卫的兵权,这些蒙古鞑子之听令于宁王,若是惹得宁王不高兴,相仿朱棣也来一个奉天靖难,那刘真吃不了兜着走!“想通了这层,萧琴脑子里还是有些明朗了起来,这会儿宁王之所以答应愿意追随朱棣,实乃因为大宁尚在其掌握中。有大宁兵马为凭,宁王声势上不仅不比朱棣差,凭着贤才的美名或许还稍胜几分。如今朱棣奉天靖难势在必行,一旦奉天靖难成功,以宁王兵马大权,加上这个时候对朱棣的帮助,势必在靖难之中,发挥的作用极大,如此一来,宁王功勋卓著,朱棣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说不定他到时候来个周公摄国也说不定呢?”
纪纲见萧琴脸色有异,心知他猜出宁王的意图,笑了笑,又道:“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萧琴一惊,道:“还有更厉害的?”
纪纲点了点头,正想答话,忽听得郑和压低着声音道:“如今燕王奉天靖难,朝廷矛头对准燕王,一旦失败,朝廷势必会追究其谋逆之罪,而宁王这个时候亦可以将其责任推给燕王,只需对朝廷言明自己当初受燕王蛊惑,才有叛逆之举,到那个时候,朝廷认定了燕王才是谋逆的主谋,对于宁王或多或少不会追究,若是宁王再来一个”幡然悔悟“朝廷也不敢太过放肆,毕竟燕王一个藩王造反就如此大的动静,宁王自太祖以来,就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这八万精兵包括元朝归顺过来的蒙古兀良哈部泰宁、福余、朵颜三卫的骑兵,这些骑兵英勇善战,其实力比之燕王如今的五万精兵更加厉害!朝廷可不想再弄出一个藩王造反来!这样一来,朝廷势必不敢对宁王果然罪责,说不定到头来依旧是大明的宁王也说不定呢?“郑和一口气说完,只把萧琴听得心惊胆战,心道:”这宁王‘善谋’的美名果然不是盖的,光是这一箭双雕的计划,就非常人所能想!“
“哼,仅仅这样么?依我看还不只吧?“纪纲笑了笑道。
“还有?“这一下萧琴算是见识了古人的智慧了,比起现在人,古人对于尔虞我诈颇有心得,难怪有什么《三十六计》。
“若是见势头不妙,以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实力,到时候来个临阵倒戈,摇身一变变成了朝廷平乱的忠诚!“纪纲似笑非笑的道。
纪纲说的极为平淡,似乎这般想乃天经地义一般,萧琴听来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心道:“爷爷的,这也太厉害了,一箭三雕还不知,什么后路都想透了,难怪朱棣对这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弟弟这么看得起!看来这盛名不是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来了,各位莫要错过哦,下面还有三章,会在今天一一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