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败笔作 > 第34章 来者何人

第34章 来者何人(1 / 1)

<>入冬时节,阾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手持节仗,身穿素衣,脊背笔直,一步一寸的往阾山内走着,分毫不差。

那根节杖之上系着三个铃铛,铃铛下系着根根红色与牛毛般粗细的线随着风忽起忽落,异常鲜艳夺目,风中带起的铃铛声传遍四方。

这根节杖,是那钦天监老师历代相传,不腐不朽,就连铃铛都不曾掉落过。

老师传于他时曾经说过,它象征着一生二三,三生万物之道。

铃铛声清脆,远处的人听着有些像埙声,每当听到时,就会异常安心,心中清明。

来人是个老者,满目苍痍,发须皆白,即便如此,那双从不曾弯过的腿,也没有因为年龄变大了,就会弯了,就算是当今圣上,他也不曾弓腰拜过一次。

他那双干涸的眼睛直视前方,皮肤发着蜡黄色,看起来毫无生气。

他的眼睛只会看着前面走着的路和天上的星辰,就算是在阾山,在世人眼中的仙门,也不曾斜视洒望过半眼。

就这样,他一步一步迈过了阶梯,又一步一步迈过了前山,来到了那阾山的大殿之内。

殿前摆着三清道人和各路神仙,既无蒲团,也无供人插香拜仙的地方,有的,只是琳琅满目的仙家金像。

老人这个时候才望四周看了看,然后就站在殿门口往外看着。

过了一会,殿外来了一个人,是个清瘦的道人,头发有些凌乱,袍子貌似有点宽大,把本就瘦小的身体遮的严严实实。

头上带着一根木头发髻,牢牢的箍住了头发,仍旧有发丝从那束头发上探出头来。

持着节杖的人盯住来人,眼神毫无波澜。

道人站在了门口,他双手垂下,宽大的袖口隐藏住了他的双手。

道人望了望老人,眼神停在了那根节杖之上。

“它原本是山上物。”道人的声音传入老人耳中。

“钦天监于尧,见过先生。”

苍老沙哑的声音从于尧干涸的口中传出。

道人伸出了手,用另一只手拉起了这只手上的袖子,漏出了那只手上的茶壶,有白雾从壶嘴中冒出。

“喝口水?”道人挑眉问道。

“有用吗?”于尧仍旧声音平坦,毫无波澜。

“没用。”

“只听有礼,还不曾见过先生行礼啊!”道人又说。

“世道说,可拜天地日月和父母亲友,还不曾拜过他人。”

“若是说起来,我应该算是你的师祖。”道人不曾和他纠缠在这个问题上。

“你此来何事?”道人把手中的茶壶放在一个仙家神位上,从壶嘴喷出的雾气围绕着那做金像久久不散。

“求术求药。”

“你来之前没给自己看上一看?”道人皱眉,神色不悦道。

“于尧自知愚钝,即便是观星也时常观不准,更何况观人了。”

“观星难还是观人难?”

于尧没有立刻回答,他仔细想了下,说:“都难。”

“我知道你要求的是什么。”道人不再看着他说,他抬起头来,看着那座最高的金像,金像一只手拂着胡须,另一只手背在身后,双眼望着整座天空,如今只能看着房顶。

“你知道这是谁吗?”道人不等心中疑惑的于尧开口说,就自顾自的回答:“听说这是创派祖师,如今位列仙班,你看到了那胡须了吗?竟然能长到腰身下面,你今年已经有七十有六了吧?你的胡须才多长?”

于尧抬起一只手摸了一下,才刚刚越过脖子,若是仰起头来,怕是脖子都没过。

“这么长的胡须,得个千百年吧,千百年多久?一个王朝才多久?如今阾山有数千年了,这数千年里,可曾出过任何一位长生之人?”

道人突然伸手抓住了于尧一只手腕,眨眼之间,于尧眼前的景象已经变了,这个地方满是坟墓,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的墓碑上面连个名字都没有,甚至于没有墓碑。

苍凉的山头上,本来青青的小草已经有些发黄干枯,不知道阾山上是什么原因,山上一年四季里,任何植物都不会越东,就算在最冷的冬天,树木也仅仅干枯落叶,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新芽发出。

“这片地方,埋着阾山年年代代死去的人,骨叠骨,墓压墓,多少人成了土。”

又一眨眼之间,道人和于尧又重新出现在了大殿之内,面前的那个高大的神像还是笑着,于尧把目光仔细看着金像的笑容,刚才温和的笑脸,此刻已经变得更像苦笑。

“若是有长生药,长生术,可还会有后山那片墓?”道人反问于尧。

于尧笑了,此刻他笑的像个孩童,这样的笑容出现在苍老的面上特别的奇怪。

“先生修的什么术?”于尧问。

“成仙术。”道人答。

“先生今年度过了几许岁月?”于尧死死的盯住眼前看起来只有中年的道人。

道人一愣,转而便答:“一百一十三年。”

“果然,神仙手段。”于尧先是惊讶,又发感慨,眼前看起来像个中年人的道人,竟然比自己活的还要长。

“先生可否传法与世?”于尧此刻紧紧握住了那根节杖,便是他这种经历了人世坎坷看遍人性的人也难免有些紧张。

道人听完,眉头猛地皱起,不曾被束起的头发因为愤怒已经立了起来,过了片刻,又落了下来,此刻他已经神色平静,归于自然。

“不能。”道人说的坚定无比,让于尧毫无反手之力。

于尧还想要再开口说话,只见道人伸手指着门外:“下山去吧!”

于尧叹了一口气,缓缓迈步离去,那根节杖方才停下的铃铛声又重新响起。

节杖道人并不打算留下,当初他们这一脉要入世,先祖掌门就让他们入了世,不过却只能拿走那些观天之书,临走之前任何一个人的道法不得传于后人,不得抄录在世,并且废了他们的修行,就算有人想传世,阾山也会亲自下山毁了留下来的修行之书。

从那天起,观星一脉就不再是阾山的人了,无论是死是活。

他们说要去匡扶乱世,阾山允了。

他们说,要去为官造福百姓,那已经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再与阾山无关了。

是福是祸,为善还是为恶,再无山上无关。

大殿后面是片祠堂,祠堂里供奉着所有死去的先人排位,祠堂里不燃香,不祭食,修行之人,本就是逆天行道,要争天地之寿,临了临了,怎么还能吃得下这天地孕育的东西?

师父告诉他,修士死了就是死了,排位不过是留与后人看的,传说世间有轮回,死人会过奈何桥往世为人,那是予凡人的,修士啊,死了就什么都不剩了,唯有一幅骸骨反馈天地了。

仙家典籍里说,世事往前,约莫数万年,那个时候,人人修行,可过去了就都过去了,现在,有这么一撮人就行了,何必那么多?

仙人多了不好,活的长了,也不一定就是好的。

道人注视着那个老人离开了大殿,离开了前山,他回头看了眼已经凉了的茶,再也没有雾气从壶嘴出来,那个金像也不再像云里探出的仙人头了。

祖宗说仙凡两别,那个时候,他们谁也不曾经历过,祖宗说的,终归有些道理的,只见道人轻轻张了张嘴。

于尧走在下山的路上,山下人看着这个年迈的老人刚上了山,又下了山,心中一重疑惑为解又来了一层疑惑。

有些东西,是求之不得的,而有些,就像今天他看的到的这样,是没有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所以他来了,至于结果如何,现在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他的步子还是那么沉稳,一点都不像一个老人该有的,他这一辈子,还真就爬过这一次山,还是爬的最高的。

在这样高的山上去观星,岂不是离得更近些?

节杖是阾山而来的?

于尧他不知道,估计他师父也不知道,至于师父的师父,也不大可能知道,那些知道的人早都进了土里了,三尺黄土,那是什么人都会埋的。

节杖,节杖,于尧一直以为只是个名字,这杖子却不是一节一节的,从他拿着开始,就顺滑无比,仿佛绸缎。

直到今天,他持着杖子走在路上,一层一层的爬,一层一层的下,才感觉出来那“节”还是有的。

“人命,自有天定。”一道声音传入于尧的耳中,他环顾了四周一下,不曾看到有人说话。

又看了看山上,有一个道人影子,从山上往下望着,看起来就像只看着他。

于尧此时已经下山来了,有两个年轻的侍卫刚要搀扶着他,他摆了摆手,示意不用。

“你们听到谁说话没有?”他问身旁的侍卫。

侍卫不解的对视了一下,回答道:“大人问的是?这里的人一直都在说话啊!”

“哦,知道了!”

于尧心中又暗道了一句,果真仙人手段。

然后坐上了马车,和一干侍卫缓缓离去,在这以后,再也没回头看过。

众人只见阾山上的道人一挥手,突然,所有在阶梯上的人都回到了地面上,阾山上的云雾又重新起来了,遮住了所有人的目光,也遮住了那座阶梯。

天上的风景再也看不见了,地上只有一片树木,再也没了那石梯。

有人再去寻找石梯,再也找不到。

阾山,又成了原来的阾山。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刘玥甄六兮寅肃_ 名门嫡姝 慕安安宗政御 宋倾城郁庭川 望门庶女(全本) 与君AA 至尊仙道 凤九儿战倾城 永恒武道 战神狼王于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