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日头西垂,二叔拉着四小子站在岸边对渡船上的两口子摆手告别,四小子咬着下嘴唇,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却不哭出声,脑后的小辫子因为抽泣左右摆着。
二叔在柳城南山有片果园,种梨子还顺带着养了些鸡鸭鹅狗,十里八乡的都知道有他这么一号,倒不是因为他种的梨子,而是二叔的一手兽医的把式,善治骡马。
“陶二爷,这孩子谁家的啊?”叔侄二人出城往山上走着,迎面正碰到城里药铺的伙计。
“啊,我大哥家的,日子难过……”二叔又长叹一声。
药铺伙计点头说道:“可不是咋的,这仗打了快一年了,老毛子和小鬼子干架,烧杀抢掠没人管,瞧咱的衙门真他娘的跟孙子似的。”
“有啥招?没招!好死不如赖活着吧!”二叔说罢别过药铺伙计,继续带着四小子往半山腰的家走。
这南山却也不高,最高处也就三四百米,就在城边,石头垒的山道连着几户住在山上的人家。
山里天黑的快,走着走着不一会周遭就暗了下来。
二叔点亮备好的灯笼照着脚下的路。
“四小子啊,你爹给你取的啥名字来着?”二叔看出四小子有些害怕,没话找话的问他。
“守德。”四小子攥着二叔的衣服边说边打量周围。
“哦,想起来了,你大姐叫传贤,二姐传淑,三哥守良你叫守德,贤良淑德嘛,我这大哥还挺会取名字的。”二叔顿了顿接着说道:“别怕,这山上没啥野兽,早让人打没了,咱这不是啥深山老林子的。”看四小子没反应便又说道:“哈哈,瞅瞅你这小胆儿!听二叔的,灯下亮!你就看着灯下的道儿,别到处瞎瞅小心卡摔了!”
守德这回倒是听话,也不看别处就盯着灯下面的亮出。
又走了一会守德战兢兢开口问道:“二叔,咱还有多久到啊?”
半晌不听二叔说话,守德抬头看向二叔,只见二叔微微张着嘴,左看看,右看看像是在找什么。
“二叔?”守德叫了一声。
二叔一惊停下脚步看着守德问道:“咋啦?”
“二叔儿,还有多远到家啊,俺走累了。”守德嘟嘟嘴说道。
山风吹过枝叶沙响时不时还能听到些也不知道是啥玩意儿的叫声。
“来,二叔背你。”二叔说罢放下灯笼弯腰让守德爬到背上来。
七月的东北山中凉爽,提鼻子一闻还有阵阵树脂泥土的芳香,二叔提着灯笼背着守德,每走一步灯笼摆动,光影摇晃。
守德看着看着便泛起困了,上眼皮打下眼皮,不一会儿就昏睡过去。
也不知过去多久,守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他还在二叔的背上,二叔还是走在山路上,周围风声依旧,那种林间特有的味道,灯笼的亮光,二叔的脚步声。
“二叔儿,还没到吗?”守德开口问道。
二叔答道:“别着急,快到了。”
“这山看起来也没那么高呀,怎么路这么长。”守德嘟囔:“二叔儿,你累了吧?我能自己走了。”
“不再睡会儿啦?”二叔停下脚步。
“不睡了。”守德从二叔背上跳下来。
“好,那咱俩在这坐会儿,歇好了再走。”二叔不知道是走累了还是热的,满头大汗。
二叔抹了把头上的汗对守德说道:“一会儿啊,你还是盯着灯下面,不要看别处,看着点道儿!听到没?”守德点点头,其实他想看周围也看不清楚,眼睛早就适应了光亮,远一点的地方看起来都是漆黑一片。
二叔坐在石阶上,只听得守德肚子“咕噜噜”直叫便摸了摸守德的小脸蛋说道:“饿了吧,你二婶在家一定做好饭了,回去咱就能吃上!”
守德点点头。
歇了一会儿,二叔提着灯笼站起身又拍了拍守德屁股上的灰开口说道:“走吧,咱回家!”
没走几步,守德发现二叔这回带着他走的并不是方才走的石阶路,而是一头扎进了路边的林子。
(7)
南山不高不险,林子也不深不密,因为紧挨着城镇,这山坡林间有着不少开垦出的空地,或种着庄家或搭着乘凉的木亭。
与南山相对便是北山,那北山较南山略高,山上却罕有人际,山上不少坟茔,有新有旧,用当地人的话讲“南山阳、北山阴”。
守德深一脚浅一脚地跟着二叔走,也不知道为什么二叔选择了这么一条难走的路。
又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隐隐看到前面有灯光闪动,提鼻子一闻有炒鸡蛋的香味,守德心想二叔是抄了一条近路。
守德的二叔姓陶名源兴,媳妇赵氏,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婷娟十岁,小女儿婷芳六岁,守德还从未见过这两位堂姐姐。
刚进院门就听见二婶赵氏的声音:“当家的回来啦?”
陶源兴应道:“回来了。”
“咋这么晚!”赵氏一边用手巾板儿擦着手一边迎了出来,看见守德先是一愣随后一脸的高兴:“你是四小儿吧?瞧瞧这虎头虎脑的!”
陶源兴与赵氏育有两女,早就想要个儿子,这下倒也是欢喜。
“二婶儿好!”守德眼珠子一转张开双臂去抱赵氏。
“呦!饿坏了吧!”赵氏就势一把抱起守德冲着屋里喊道:“娟子!芳子!你们弟弟来啦!快去拿碗筷!”
婷娟与婷芳应声也跑了出来,像看猴子一样看着娘怀里抱着的小男孩。
“娟姐好,芳姐好!”守德咧开嘴就叫,他本就有两个姐姐,看到小女孩倒是亲近。
“这孩子人精儿啊!”赵氏放下守德回头对陶源兴说道,随即转身接过丈夫手中的灯笼。
婷娟看着弟弟不自觉地笑起来,身边的婷芳却是撇了撇嘴。
“爹!他是谁啊?”婷芳指了指守德问陶源兴。
“你大伯家的四小子守德,在咱家住一段时间。”陶源兴说罢又跟了一句:“你可别欺负你弟弟!”
婷芳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也不应声,转身去取碗筷了。
守德被安排在婷娟、婷芳的屋里住,睡在炕的最里边,这一夜守德不知道怎么回事,闭上眼睛就是睡不着,小小年纪的他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睡在一旁的婷娟、婷芳呼吸均匀,时不时还能听到婷芳哼哼唧唧说着不清不楚的梦话。
彼时男孩女孩大多十四五岁就已婚娶,婷娟再过几年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在这家里除了她爹娘却数她有个小大人儿的样。
(8)
数日无话,守德在二叔陶源兴家住了也有一月余,整日帮家里做些小活,时不时被婷芳挤兑挤兑倒也没有其他事情,婷娟姐却对他很好,时间久了跟婷娟走的亲近,一口一个婷娟姐的,那叫一个甜。
常住在南山的几户人家也都有孩子,年纪相仿的倒是有那么几个:刘福家七岁的二小子刘涌洲,周祥和家独子十一岁的周康,杨玉清家的七岁的女儿杨巧玉,九岁的儿子杨善亭还有王二家十岁的小子王魁。
住山上的就这几家人,相处的很是和睦。
因为陶源兴懂兽医,还读过私塾,这几家人便让他教自家孩子读书写字,若陶源兴没活儿,每天便花上一个时辰给这几个孩子上上课讲讲书。守德自然参加,时间久了与各家孩子也混的熟络。
周康年纪稍大些,自然是这伙孩子的孩子头儿,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学的一套论资排辈的理论,按照年岁给自己定了个“大当家”的名号,王魁是“二当家”,杨善亭是“老三”,刘涌洲是“老四”,这后来的陶守德当然就是“老五”。
且说这日晌午,陶源兴还未来得及吃晌午饭,便听得院门口一阵吵闹,陶源兴急忙出门查看。一脚刚从屋子里迈出来,只见得院里站了仨人一匹马,往马屁股后面一瞅还站了十来岁的男孩。
这匹马膘肥体壮,毛又黑又亮一瞧便知道是匹良驹,不过再一看这马头可够惨了:马嘴马鼻都往外冒着白沫,耷拉着舌头蹄子一个劲儿地刨地。
……
(9)
清洁工正看地津津有味,突然那垃圾车里传出一阵凄惨的猫叫声。
这突如其来的猫叫声让清洁工慌了手脚,惊骇之间手中的书掉落在地上。
……
曹成瑞皱了皱眉,把笔记本上的《无题》关掉,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心里想,要写一写他们自己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