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名门 > 第二十二章 碎叶风云 三

第二十二章 碎叶风云 三(1 / 1)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一支千余人的唐军骑兵队在碎叶以的崇山峻岭中奔驰。这是千里奔袭阿史不来城的唐军。他们绕过碎叶河谷的商道。从北面的戈壁滩直插千泉山的莽莽群山。昼伏夜行。足足走了六天。这一天深夜。唐军终于抵达了距阿史不来城约五十里外的一座山谷之中。

山谷长达十余里。是一条废弃的商道。沿途偶然还能看见一些年代久远的弃物。山谷四周都是裸露的山岩。光秃秃地没有一片绿色。黑黝黝的巨大山影投射在地上。形状仿佛一个巍然屹立的巨怪。

夜风很凉。唐军都靠着岩壁休息。抓紧时间闭目小睡。施洋却睡不着。他不停地站起来聆听前方的动静。他派出的探子应该回来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施洋便是这次行动的实际指挥者。他以机敏的反应、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残酷的手段赢得了李天辰的信任。在数十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接受了这次艰难而充满挑战的任务:夺取阿史不来城并要守住它。使之成为与碎叶呼应的另一个进攻支点。

这时。一名长着厚厚嘴唇的年轻将领走到施洋身边坐下。笑着把手中的水壶递了上去。“施校尉。休息一下吧!”

他叫做赖金麟。也是一名校尉。二十余岁。但从军已经六年了。五年前曾参加过安西之战。他少年时曾多次去过阿史不来城。颇熟悉路程。所以这次奔袭阿史不来城他担任副将一职。施洋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便微微点头。接过水壶与他并肩坐了下来。

赖金麟见他喝了几口水。便笑着问他道:“施校尉是哪里人?家里父母还好吗?”

“我是河东人。父母在中原之乱中去世了。只有我和妹妹相依为命。”说到这里。施洋忽然想起了妹妹百灵。也不知她在养母身边过得可好?想不想自己。

当年平平想收百灵为养女。施洋开始坚决不答应。是裴莹说了很久。他后来考虑到自己要去从军。妹妹将会无人照顾。才勉强答应了。他忽然想起妹妹孤零零的身影。不知不觉竟发了呆。

“施校尉!施校尉!”赖金麟连着叫他几声。施洋这才回过神来。他抱歉地笑了笑。便也问道:“听说赖校尉少年时曾多次来过阿史不来城。这是为何?”

“我父亲曾经替一支波斯商队做事。母亲早亡。我无人照顾。父亲便将我带在身旁。当时走的是北线。阿史不来城是商队重要的补给站。每次都要在那里停留。”赖金麟指了指这条峡谷又道:“这条路原本很是繁忙。是通往回纥的近路。但自从唐军占领碎叶后。商人们便不再往这里走。而是顺着真珠河去碎叶中转。并寻找贸易的机会。这条路和阿史不来城一样也渐渐被商人们遗忘了。”

“阿史不来城是什么样子?”施洋又问道。

“阿史不来城最早只是一个小镇。后来被唐军发现它的重要性。便在那里修了城墙。其实是一座坚固的城堡。背靠百丈悬崖。扼住了千泉山唯一一条可以通过辎重车辆地峡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容三千人驻军。里面住有三百余户突厥人。”

施洋点了点头。他慢慢靠向石壁。将腿长长的伸直。疲惫地打了一个呵欠。赖金麟见了便笑道:“施校尉不如睡一会儿。有情况我再叫你。”

“不了。我也睡不着。斥候也该回来了。”施洋说罢。他心中若有所感。便趴在地上凝神聆听远方的动静。忽然。他站起身。跳上一块大石。仔细地眺望了片刻。立刻回头低喊道:“大家注意。前方有动静。”

唐军们纷纷站起来。弩箭上弦、横刀出鞘。紧张地注视着前方的动静。片刻。战马地声音越来越清晰。两条黑影远远驶近。是去阿史不来城探查情况的士兵回来了。

这时。山顶上传来几声夜枭的叫声。这是放哨士兵传来消息。周围没有异常情况。士兵们这才松口气。又纷纷回到原地坐下。

两名斥候都是碎叶的突骑施人。扮成商人模样前去阿史不来城打探情况。他们翻身下马。跑到施洋身边。半跪行一军礼道:“禀报校尉。我们已得到阿史不来城的初步情报。阿史不来城和西面的俱兰城在半个月前皆调兵南下拔汗那。现城中约有守军六百余人。少部分是大食人。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突厥人。但城池易守难攻。守卫严密。城门也是用生铁浇铸。高高修在一条狭窄的石阶上。无法使用撞木。唯一的办法是装扮成商人过城。伺机夺取城门。”

旁边赖金麟也接口道:“他们说得不错。阿史不来城是一座雄堡。依山势而建。若没有大型攻城器。极难夺取。我也建议用智取。”

装扮成商人夺城是他们事先计划之一。他们为此人人都带了突骑施人的装束。没有骆驼。可以用马匹来冒充运货。短途商人就常用的马来驮货物。虽然他还带了二十几箱火药。但临走前李将军再三叮嘱过。不到迫不得已就不要使用火药。

施洋沉思了片刻。便缓缓点头道:“好吧!我们就用乔扮成突骑施商队。智取阿史不来城。”

阿史不来城位于千泉山(今天吉尔吉斯山)地西南。扼守住了著名的千泉古道西出口。虽然千泉山也有不少过山道。但大多地势崎岖。或翻山而过。或是乱石嶙峋的河道。真正能运送大型辎重队伍穿山而过地平坦路。只有千泉古道。所以阿史不来城也是商队地必经之路。

但这几年从这里过境的商队越来越少了。大多改道走南方的拔汗那去碎叶。几天才难得看见一支商队。这使得当地许多已改行做生意地突厥人又不得不重操旧业。放牧为生。

这天中午。几个守城地士兵正百无聊赖在城头上来回踱步。这里原本有二千六百名守军。但碎叶最近局势紧张。撒马尔罕总督阿古什便将其中的二千军南调到拔汗那地渴塞城。准备发动碎叶战役。南方拔汗那的紧张和北方阿史不来城地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由于唐军开始进攻葛逻禄人。阿史不来城的守军多少也加强了戒备。大铁门整日紧闭。士兵也分成三班。昼夜不停地在城上巡防。

忽然。几名士兵跑到城墙边。打手帘向远方眺望。他们竟看见一支商队远远而来。约二三百名突骑施商人。牵着五百余匹马。马背上载满了货物。这是三天来的第一支大型商队。几名士兵又惊又喜。大型商队过境就意味着有大把税金入帐。还有他们将在城中补充粮食和水。一名士兵连忙跑下城去禀报。而其他士兵则飞奔跑回家中。通知家人准备抢生意了。

不用说。这支军队就是乔装成商队的唐军了。唐军中有一百余突骑施人。就由他们走在前面。另外又挑选出两百名最精壮的唐军穿上突骑施人的大袍尾随在后。头上戴着突骑施人特有的宽檐遮风帽。其余唐军则隐藏在三里外的谷道中。等候着前方的消息。

施洋也在队伍之中。眼看离城门越来越近。他低声喝道:“大家把武器藏好。不要露出来!”

这时。城头之上已经有不少士兵在探头探脑地观望。一名军官在城头上高声喊道:“站住!”

队伍停了下来。一名身材魁梧地突骑施人上前应道:“我们是从阿图木镇来。前往石国买卖货物。请将军放行。”

上面的大食人看了半晌。没有看出什么破绽。便手一挥。命士兵出城检查。阿史不来城沉重的大铁门吱吱嘎嘎地拉开了。但只开了一条缝。从门缝里钻出三名突厥士兵跑来检查货物和验证文书。

三名士兵从石阶上跑下。左右张望一下。寻找领队地商人。这是他们唯一地发财机会。税金基本上和他们无缘。只有在检查货物的时候敲诈一笔钱。几名突骑施人已经事先被赖金麟教过。他们暗暗做了一个手势。表示钱在这里给。三名突厥士兵喜出望外。一下子混进了突骑施人群中。在城上看不到的情况下。每人悄悄收了二十枚大食金币。又装模做样地看了看文书和一些所谓地货物。也就是唐军脱下洗净后地皮靴之类。

三人便回头向城头高声喊道:“将军。一切正常。是从阿图木镇来的商人。他们报货值一万五千大食金币。”

一万五千金币按大食十税一地税率便是一千五百金币。加上通常的溢价认定。这一笔税金至少要收入二千金币。喜得城头上的大食军官合不拢嘴。连忙一挥手令道:“开门。放他们进来!”

大门终于轰隆隆地打开了。两名士兵先回去递送文书。而另一名士兵则笑着站在一旁。望着商队进城。渐渐地。他的脸上开始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前面是突骑施人不错。怎么后面的人全部都是唐人的脸孔。这是怎么回事?

队伍中间的施洋紧紧地盯着他。这时。走在最前面的唐军离城门还有二十余步。他眼看这名士兵要斥问了。便立即取出一只钱囊。向他摇了摇。钱囊里发出悦耳的金币碰撞声。他把钱囊递给他。士兵一怔。他指了指自己。意思是这钱囊是给他吗?

施洋笑着点了点头。挤到他身边。把钱囊一把塞给了他。那士兵手中一沉。钱囊险些落地。他迷糊地接过钱囊。忽然似想到了什么。本能地向城头上望去。就在他转头的瞬间。一把锋利的匕首抵着了他的后腰。“不准出声。出声便杀死你!”

突厥士兵吓得一动也不敢动。他手中捏着钱囊。脚下机械地跟着唐军一起向前走。施洋一手挽着他的肩膀。脸上笑眯眯的表情。从远远看来。他们两人似乎正很亲密地说着什么。

队伍慢慢进入了城洞。这是典型的大唐城池构造。城洞又长又深。光线昏黑。待施洋走出城门时。他身旁的突厥士兵已经不见了。他面无表情地将带血地匕首收了起来。眯起眼打量着城中的情景。他们现在还在瓮城之中。前方还有一个城门。四周是笔直的高墙。墙头上站满了手拿短矛的大食士兵。唐军没有慌张。他们都带着宽大地帽子。从上面是看不见他们的脸。走进瓮城城门。前方已经堵了许多城中的突厥人。他们笑容可掬、热情似火。是闻讯赶来拉生意的店主。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大吼一声。“你们谁是头?”

只见一名大食军官从城上冲下。站在台阶上扬着他们的报税书怒道:“你们是在扯谎。明明有三万金币的货值。却只报一万五。你们是想逃税吗?”

施洋冷冷一笑。用汉语高声道:“我就是头!”

大食军官一怔。循声望去。却猛地大吃一惊。他没有看到人。却看到了一具冷冰冰的钢弩。以及一颗黑点由小变大。霎时便到眼前。一抹寒光乍现。是弩箭!念头只起了一半。他只觉双眉间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大食军官尸体从台阶上摔落下来。一箭贯脑。甚至连惨叫声也没有。这就是动手的信号。三百名唐军一声呐喊。纷纷扯掉身上的长袍。露出里面的一身盔甲。他们抽出腰间横刀。仿佛劈波斩浪一般向两旁地大食军杀去。瞬间的变故使大食军们惊呆了。一连被砍翻十几人后。他们才反应过来。大声叫骂着举刀和唐军拼斗。城墙之上也喝骂声不断。一百余支短矛不分敌我地从城上投刺下来。十几名唐军和大食军纷纷被刺中。惨叫声四起。几匹战马也被短矛刺中。在城中狂奔。一连撞翻了几个突厥商人。

这时。一支短矛闪电般向施洋刺来。他一个翻滚。短矛擦身而过。直直地插在地上。尾杆颤动不止。施洋大怒。抬手便是一箭。城头上一名大食士兵中箭落下。拖起长长的惨叫声。

“大家不要慌。把盾牌和弩箭取出来。攻上城去。”

校尉地话提醒了众人。众人转身从战马地袋子中取出圆盾和弩箭。立刻分兵两路。一路人举盾冲上城头。而另一路士兵则向城头放箭。唐军弩箭开始发威。十几个站在城头外沿向下投掷短矛的大食士兵纷纷中箭跌下城来。进攻城头两百名的唐军压力顿减。一鼓作气、冲上城头。城上近三百名余大食军也纷纷冲上来。与唐军混战在一起。

这时。远方埋伏地唐军已经得到了开战地消息。在赖金麟的率领下向这边疾速驰来。黄尘滚滚、蹄声震天。唐军地激荡的马蹄声惊破了大食人的胆。城头上的大食士兵拼命摇动滚轮。城门开始缓缓地合拢了。

施洋见形势危急。他扔掉了钢弩。接过一把弓。拉弓如满月。一箭接着一箭。箭矢如流星赶月一般射向关门的大食军。他一口气射出了十三箭。箭箭无虚发。十三名大食军横尸一地。控制外城门的滚轮前空空荡荡。再无一名大食军。

施洋索性就躲在城垛之后。借着城垛的掩护施放冷箭。他的箭法堪称神技。每一箭射出便有一名大食军惨叫着倒下。当七百余唐军的援兵冲进外城门时。他已经将两壶箭射完。六十名大食军惨死当场。唐军气势高涨。将大食军杀得节节败退。许多人见唐军的后援已经进城。知道大势已去。便迅速摇开另一边的城门。仓惶跑走。

这一战只用了一个时辰。六百名大食守军除八十余人从另一边逃跑外。其余全部被唐军歼灭。阿史不来城正式易手。城头插上了大唐的龙旗。在强劲的西风中猎猎飞扬。自此。大唐便从北面打开了进攻昭武九国的大门。

大治五年七月。唐军在妖龙城也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二万名被围困近一个月的葛逻禄军惶惶不可终日。被唐军一击而溃。二万葛逻禄军或死或降。叶护多图也死在乱军之中。唐军再次占领了妖龙城。将残余的一千余名粟特人赶出了妖龙城。妖龙城、伊丽城、弓月城三座城池从此正式成为大唐控制伊丽河流域的三个据点。葛逻禄人的最后一块土地也被唐军占领。这样就意味着大唐完成了西域战略的第一步。北庭、安西、碎叶。三地终于连为一体。同时。随着阿史不来城落入唐军之手。唐军在葱岭以西也形成了守中带攻之势。

八月。大食人开始了全面部署。以呼罗珊的两支劲旅为核心主力。而部署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五万突厥奴隶军为副翼。同时调征康国、史国、米国、何国、石国等国的近十万地方军为支援。近二十万大军开赴拔汗那。

一场声势浩大的碎叶战役即将在九月拉开序幕。但饭前的开胃酒已经端上。八月十六日。一支两万人的突厥奴隶军从怛逻斯开往阿史不来城。他们要夺回这座北方的坚堡要塞。(老高恳求月票支援!)

最新章节请百度搜索【*(7)78xs(8)78xs(小)78xs(说)*】78xs【()78xs.(7)78xs(8)78xs(x)78xs(s).()】

最新小说: 超能暴乱 皇家娱乐指南 绝对征服系统 大唐无双皇子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解构诡异全文 温柔坠落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