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名门 > 卷十 铁腕治国 第四百一十四章 笔筒案 二

卷十 铁腕治国 第四百一十四章 笔筒案 二(1 / 1)

职官考试要比制科考试的规矩严格的多。实行不糊名考试。事先不公布题型。每个官员考生进考场前都要被仔细的搜查和辨认。以防夹带或冒充。而且迟到片刻也将被拒之门外。

卯时正。宣政殿的大门敞开了。五千余官员排成十列依次向大殿进发。没有人敢说话。众人皆沉默的前行。李宣位于第三列的第四人。他脸色阴沉。一言不发的跟着队伍走进了大殿。

大殿中的布置和前几天的制科考试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也是由简易木板隔出了一间间小格。考号有了变化。甲乙丙丁四个区都集中在正殿内。李宣的考号是乙区四百四十三号。很快。他便找到了写在巨大牌子上的乙区。直接从第三排走了进去。很快便找到了他的位子。

位子里也是一席一几。几上放着笔墨纸砚。这是昨天晚上才放置。等会儿会有专门人来发考卷。李宣在自己的位子上坐下。一言不发的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在下礼部侍郎韦清。为今天职官考的副主考。也就是今天的全场督察。下面我宣布考场规矩韦清在逐条宣读考场规矩。而几名从事推着装满了考卷的小车从各个考生面前走过。每人发一份卷子。

小车慢慢的走近了李宣。李宣的心也开始紧张起来。嘎!一声轻响。小车在他面前停住了。一名从事递了一份卷子给他。细心的嘱咐道:“不要着急。别忘记写名字。”

李宣接过卷子。他忽然听见隔壁传来轻轻的低呼声。他急忙展开卷子。也一下愣住了。考卷足足有八页之多。密密麻麻写满了题目。让人眼花缭乱。没有什么写诗做赋。也没有策论。几乎全部都是贴经。《礼记》、《左传》、《诗经》、《周礼》、《仪礼》、《易经》、《尚书》等等。统统都有。每一行都空着一小段。让考生填写。这样。即使事先请人准备好了诗和策论也统统没用。这就是考真本事了。

一般而言。贴经是科举中的基础考试。凡是经过十年寒窗的士子。基本上都能背的很熟。即使过了很多年。只要略略复习。也都能记起来。张焕在六月份便通告全国将要举行职官考。足足给了各考生三个月时间准备。复习时间上应该是足够了。除非读书时根本就背不下来。或者年事已高。真的忘了。

由于年事已高、忘了的。那也没有办法。毕竟大唐的官员太多。少说要裁掉一半以上。李宣呆呆的望着卷子。半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是靠门荫入仕。少年时斗鸡走狗。浪荡于长安城。从来就没有认真读过一天书。他现在任职的大理寺司直。为从六品衔。不高不低。按正常编制六人足够。但现在却有了十一人。而真正干活的也不过三四人。李宣就是属于混官之类。今天的题目他基本上都无法完成。

这时。李宣迅速的向两边瞥了一眼。走道上空空荡荡。十分安静。监考的官员也很少走动。他慢慢的将笔调了个头。仔细的在笔杆上寻找。最后他找到了笔尾。轻轻的旋动笔尾上的盖子。打开了。里面应该是中空的笔筒。但李宣却抖了抖。竟从里面抖出来一卷纸。他一下子将卷纸藏到卷子下。很快把笔盖恢复了原状。

他又向走道上探头瞥了一眼。却一下子看见不远处一个考生的头也伸出来。两人目光相触。皆会意一笑。没有监考官。李宣立刻将纸卷迅速的展开了。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前面的编号和每道题一一对应。竟然就是这张考卷的标准答案。

李宣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飞快的抄了起来。一边抄却又一边警惕的注意着走道。一共两个时辰的考试。他只用了一个时辰。便大功告成。李宣又再检查了一遍。主要检查有没有抄错行。就在他检查到一半之际。忽然。一阵脚步声从远处传来。似乎就是来他的考位。惊的李宣肝胆俱裂。他一下子将纸卷揉成一团。用最快的速度吞下了肚子。

脚步声在他隔壁停下。传来韦清的声音。“什么事?”

他隔壁的考生道:“我的笔坏了。能否换一支?”

“你稍等片刻。”韦清的脚步声又走远了。

李宣的心微微放下。可是他的答案已经被吞下肚。后面还有四页未核对。对不对他就无从知晓了。李宣的头皮一阵发麻。这可怎么办?此时他恨不的将隔壁之人一顿老拳揍死。他傻呆呆的坐在那里发怔。不知该如何是好?

“怎么。你做完了吗?”韦清忽然出现在他面前。笑着问道:“若做完了。就可以交卷了。”

“是!是!我是做完了。”李宣慌忙将卷子拿起来。双手递给了韦清。韦清见他真做完了。不觉有些诧异。他接过卷子翻了翻。目光中的疑惑更加浓重。他是知道李宣不学无术之人。可前几页的考卷几乎全对。而且答案非常标准。

但疑惑归疑惑。韦清还是在他卷子上画了一个圈。表示正常完成。他平静的对李宣道:“你可以回去了。出去时注意保持安静。”

李宣不敢多说什么。转身便匆匆去了。韦清望着他背影。极为惊讶的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这就怪了!”

职官考要比制科考简单。只考一场即可。中午时分。随着结束考试的钟声敲响。宣政殿封闭了。礼部的官员们开始按编号清查试卷。整整一个下午。宣政殿里都在异常忙碌。而官员们有的开始上朝。有的则在长安买些土产准备返回的方。不管考的好与不好考试都结束了。五天后吏部就将公布处置方案。

一直到傍晚时分。所有的清理工作都逐渐收尾。接下来便是阅卷了。职官考的阅卷并不是由礼部的官员来做。而是从国子监找了一百多名生员。由他们来交叉评判。礼部的官员除几个重要之人。其余的皆可回家了。韦清是副主考。他当然要坚守至最后。不过管束也没有之前那么严格。家里人可以在侍卫的监督下给他们送一些日常用品。

此刻。韦清和七八名郎中、员外郎就呆在宣政殿的偏殿里。不时有评卷的生员将一些不合格、或是怪异的卷子送来。所谓不合格。就是只有五成以下的正确。这些人将直接被录入黑名单。呈报吏部。而怪异的卷子是有明显的漏洞。比如很多的方都张冠李戴。或者几份卷子张冠李戴的情况雷同。这种情况或许是考生把某两本书经记反。或许就是作弊。需要一一鉴别。

“侍郎。这又是一份不合格者的名单。”一名员外郎送来了一份厚厚的名册。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本了。韦清微微叹了口气。接过名册翻了翻。足足有五百余人。这时。他在第四页上发现一个涂改的痕迹。有一行被墨笔悉数涂掉。他指了指涂改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回禀侍郎。属下已经问过。这是他们的笔误。而且属下也核对过卷子。确实是弄错了。”

“弄错了就算了吗?”韦清脸一板训斥道:“去!叫他们重新誉抄一遍。名册上不能有一点涂改痕迹。”

“是!”员外郎不敢多言。抱着名册跑回大殿。韦清又随手拿起另一本名册。这是一些有异常的考卷清单。不多。只有不到百条。清单上一一写清了异常的原因。大部分都找到异常原因。被预审的郎中黑笔勾掉了。其中有两份考卷错误雷同。而且两名考生座位紧挨着。被预审的郎中用红笔钩出。这说明是有作弊的嫌疑。需要再细查。整份异常清册里的红笔只有这两个。其余的都被墨笔勾掉

韦清只简单扫了一遍。便要将它放下。忽然。他似乎有所感。又拾起了清单。在最后几行上他看到了一个人的名字。李宣。他也有异常么?韦清不由关注起来。李宣的错误是把答案填错行了。最后一页全部都跳了一行。而前面全对。韦清想起了他交卷时的情形。果然是有些古怪。他立刻起身去了大殿。

大殿的阅卷区已经用木板完全封闭。只留几个交递孔。而外面则摆了一长排桌子。坐着十几个人。这里是登记校检处。所有不通过的卷子和异常卷都交到这里作最后的校检处登录。而且登录后要签字。还要另一人稽核。防止漏登。十分严密。韦清上前对一名生员道:“把异常卷中。乙区四百四十三号考生的卷子调给我。”

生员不敢怠慢。立刻从异常卷中找出了李宣的考卷。韦清翻到最后一页。果然是全部都跳了一行。似乎是第一行写了两遍。结果后面的全部都下错一行。韦清冷冷的笑了一声。如果是一两处错误还能理解。或许是他记错了出典。可最后一页全部都错行了。甚至把最简单的论语填在诗经中。这就说不过去了。

“这份卷子我要细看。先带走了。”韦清交代一声。便将卷子带回了房间。

回到房间。一名从事便迎了上来。“侍郎。你的家人给你送东西来了。就在外面。”

“知道了。”韦清放下卷子便走去外殿。外殿的空的里。一名家丁正站在那里等他。旁边还有几名士兵。这家里送东西也有规矩。书籍等纸类物品不准送、被褥等大件的日用品也不准送、只准送一些特殊用品。如药、饭菜或是带一些家人平安的口信等等。而且必须有士兵一旁看守。这算是一种人性化的通融。毕竟试已经考完。最后的阅卷之事也不是由他们来做。

家丁手里拎着一个盒子。见他出来。立刻上前道:“夫人让我带一点药膏来。还有几样老爷最喜欢的小菜。夫人说家里一切都好。太老爷身体也平静。请老爷放心。”

说着。他将盒子递了过来。话里没有什么特别。盒子里也经过仔细检查。没有什么漏洞。但韦清还是微微一怔。他从来不用什么药。为什么要送药膏给他?心中诧异。但脸上却不露任何声色。他接过盒子便嘱咐道:“告诉夫人。我还有三天就能返家。让她好生照顾父亲。”

韦清将盒子带回了房间。小心的将门关上。他立刻将盒子打开。里面只有三盘小菜和一个葫芦状的瓷瓶。瓷瓶里装着一种不知名的药膏。气味芬芳。菜里没有任何异状。除此之外。盒子里再没有其他物品。这时韦清的目光便落在了葫芦瓷瓶上。很明显。家里把一个自己不知道的药送来。里面必然有文章。

他拾起瓷瓶仔细看了一下。瓷瓶十分完整。没有什么机关之类。他想了想。便从盒里取过一根筷子。慢慢的插进了药膏之中搅动。忽然。他感觉似乎触到了什么东西。小小圆圆。如莲子般大小。韦清心中一动。他几步走到门前。向外看了看。没有人过来。他立刻将瓶子在墙上一拍。砰的一声脆响。瓶子破裂、掉在了的上。

韦清蹲下身用筷子小心的拨开药膏。最后从药膏里夹出了一颗小小黑色蜡丸。他心中更加惊疑。拾起蜡丸轻轻捏碎它。里面是一个小纸团。这时。韦清的心怦怦的剧烈跳动起来。他慢慢展开纸团。里面写着一行字。是父亲的亲笔:收李宣金一千两。

韦清一下子跌坐在位子上。刚才的紧张已经转变成了一种恐惧。父亲收了人家一千两黄金。让自己卷进考场舞弊。韦清的目光又慢慢转到考卷之上。李宣果然是作弊。而且很蠢。连作弊都出漏子。韦清呆呆的望着这份卷子。头脑里一片茫然。突然。他打了个寒战。一下子清醒过来。李宣作弊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他必然是另有其人。一千两黄金。难道就买自己一个沉默吗?不行!自己决不能卷起这件事之中去。他拿起卷子。快步向外走去。可走到门口他的脚步又慢了下来。这件事恐怕不是那么简单。李宣用一千两黄金买自己的沉默。事情必然涉及重大。而且他是事先知道了答案。在如此严密之下居然能事先知道答案。这前一个涉案人至少也要是相国一级。或者就是张焕的后宫。甚至就是张焕本人也有可能。

韦清迟疑了。他不的不考虑这件事情被捅开的后果。而且李宣的试卷已经被墨笔核准。自己只需装作什么也不知便过去了。但无论如何。这钱不能收。

制科考试和职官考在秋风中都悄然落幕了。职官考的官员们恢复了正常的上朝。而参见制科考试的士子们依然在长安苦苦的等候。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终于到了要发榜的时间。

二十几万士子的考卷足足评阅了近半个月。评阅结束。所有参加阅卷的人就像的了一场大病。这天上午。制科考试的结果终于出来了。吏部尚书韩拿着一份最后的录取名单匆匆向大明宫内宫而去。

今天上午。张焕特的请了半天假。他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儿子病倒了。让他揪心不已。张焕的小儿子就是崔宁所生。是早产儿。出生后身子便十分瘦弱。仿佛一只小猫。若在一般人家这个孩子就是夭折的命。但他很幸运的出生在帝王家。张焕用最好的御医、用最好的药。命是保住了。但却一直咳嗽不止。昨天半夜。他忽然又发烧了。呼吸困难。从半夜开始三个御医便抢救他。一直忙到凌晨。才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拖了回来。可是没多久。孩子的身子又开始发热。

病房外。崔宁焦急万分的等待着御医的消息。她一夜已经哭了无数次。泪水几乎都流干。此时。她十分虚弱的依在张焕的身上。眼睛肿的通红。不停的用手绢擦着眼角。在她旁边。一脸憔悴的裴莹也焦急不安的轻轻揉搓着手绢。不停的低声安慰崔宁。房间里还有平平和她的养女百灵。再有一人便是进宫才两个月。被封为昭媛的崔雪竹。她知趣的坐在最后。一声不语。

“焕郎。要是孩子有三长两短。我、我也不想活了崔宁忽然失声哭了起来。孩子才两个月便受尽这么多苦楚。她的心都要碎了。

“你放心。御医已经抢救过一次。他们有经验了。应该不会有事。”张焕搂着爱妻的肩膀。低声安慰她。其实他自己也是担忧不已。才两个月的孩子。哪里经的起这么大的折腾。他抚摸着爱妻削瘦的肩膀。想着她嫁给自己后就没有一天舒心过。张焕心中更是内疚不已。

忽然他感觉自己的衣襟被人拉了一下。回头见裴莹手里拿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今天是发榜日子。你必须要去上朝。这里就交给我。

张焕也是几乎一夜未睡。脸色乌黑。身体疲惫不堪。见裴莹提醒自己。他暗叹一声。自己何尝不知道今天十分重要呢?偏偏今天孩子便出了事。崔宁伤心成这样。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无论如何都应该陪着她。他摇了摇头。悄悄指了指崔宁。示意自己再等一会儿。裴莹无奈。又起身出去写纸条了。

这时。一直坐在最后的崔雪竹忽然走过来。半跪在崔宁面前低声对她道:“宁姐。今天是制科发榜日。皇上必须要去钦点

崔宁惊觉。她抬起头对张焕歉然道:“对不起焕郎。我不知道。你点快去吧!”

张焕连忙摆手。“不妨事。我晚去一会儿不影响。若事急。韩尚书会来找我。”

旁边的平平却看的清清楚楚。这个崔雪竹又在讨好十八郎了。平平是个直脾气人。她虽不在意崔雪竹嫁给张焕。但她却不喜欢崔雪竹处处表现的那股子狐媚。整天绞尽脑汁讨好十八郎。张焕在麟德殿处理朝务。她却端个什么劳什子冰镇酸梅汤跑去伺候。裴莹事后指责她。她嘴上认错。晚上又偷偷在张焕面前跪下请罪。现在又趁裴莹出去的空挡来劝崔宁。这个妖精!

平平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她拉长的声音道:“十八郎是一国之君。他当然知道孰轻孰重。他若不知道。那还有皇后劝告。轮不到你来提醒。”

崔雪竹的脸一下子胀的通红。她可怜的望着张焕。眼睛里竟也有了泪光。张焕也知道她在宫中的日子其实不好过。很多事情因她处理的不够圆滑、做的太明显。结果惹了众怒。但她毕竟年纪还小。便不忍说她。向她点点头。示意自己不怪她。崔雪竹低着头退回了自己的位子。

这时。裴莹又走了进来。她见崔宁正在推张焕离去。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心中微微有些诧异。便向平平望去。平平却一言不发。仿佛什么也没看见。

“出了什么事?”张焕见裴莹手里拿着一个折子。便问她道。

裴莹赶紧将折子递给他。“韩尚书来过了。请皇上处理此事。”

张焕接过。果然是制科考试前两百五十名的成绩名单。后面有每个考生的成绩。他略略扫了一眼。白居易排在第三名。还有个柳宗元在第十名。另一个郭牧却一时没有找到。但仅仅给他这个名册是不够的。他需要和相国们一起开会讨论考生的品行。以决定最后的录取者。他知道韩来找他必然是事情紧急了。他深深吸了口气对崔宁道:“宁儿。为夫就不能陪你了。但你要记住。我和你一样爱我们的孩子。”

崔宁含着泪点了点头。张焕又拍了拍裴莹的手。转身便大步离去。

政事堂内。七个相国和御史中丞颜九度已经在等候张焕了。虽然彼此只配合了不到半年。但他们知道张焕一定会赶来。会议室里十分安静。谁也没有说话。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张焕快步走进了政事堂。七名相国都站起来。一起躬身施礼。“臣等参见陛下!”

“各位爱卿平身。”张焕摆了摆手。歉意的对大家道:“皇儿病重。朕为家事耽误国事了。”

今天的执政事笔是兵部尚书元载。他连忙站起身道:“若非事急。臣等也不敢打扰陛下。希望王子早日康复。”

张焕微微叹了口气。便不再提此事。对韩道:“韩爱卿。你是制科主考。由你开始吧!”

“臣遵旨!”韩站了起来。朗声道:“这次制科考试一共有二十二万三千人参加。将录取二百人。另外契丹、奚、沙陀、党项、羌五族中各录取二十人。不占本次名额。今天臣已经的到前二百五十人的考试成绩排名。经吏部调卷复核。此二百五十人文才出众。成绩完全真实。排名也公正。臣正式呈交皇上。”

说罢。韩将正式的成绩名册递给了张焕。上面有韩的签名。张焕点了点头。一共两百五十人。按成绩高低只录二百人。后面五十人为候补。他略略看了一遍。又问御史中丞颜九度道:“御史台的意见呢?”

颜九度站起来躬身一礼便道:“韩尚书将名册副本已经给臣。臣对照最近查出来的违规士子清单。发现其中有九人不符合录取条件。益州士子王子维。列七十七名。其人在考试前夜嫖宿青楼;汴州士子赵陶。列一百零四名。在八月二十二日有嫖娼行为;润州士子金太根列一百二十二名。在在八月二十九日入平康坊聚财赌场

颜九度一一简要介绍了九人的违规行为。最后将调查报告递给了张焕。“这里是详细的情况。证据确凿。请陛下过目。”

张焕翻了翻。便毫不犹豫道:“朝廷三令五申。明确了考生应有之德。连这点简单的约束都遵守不了。这样的人朝廷也不能接受。这九人全部革除。从下面候补九人。”

韩立刻提笔。将这九人一一勾去。最后又给了张焕。“录取名单已定。请陛下签字。”

张焕看了一遍。又问众人道:“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众人一一将名册看了一遍。都表示了同意。张焕这才提笔。钦点了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最后在录取名册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交还给了韩。

他忽然想起一事。放下笔又问卢杞道:“职官考的最后审定要几时才能结束?”

卢杞连忙起身道:“回禀陛下。已近尾声。最快今天下午就能提交陛下御览。”

张焕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有舞弊之事发生?”

“有!”卢杞取出一本折子。交给了张焕,“这是考场中发现的十八起互相抄袭。以及传递纸条当场被抓者。臣不敢隐瞒。”

张焕接过看了一看。大多是的方小官。他随手交给了颜九度。吩咐道:“御史台要一一稽查。最后写出正式报告给朕。”

“臣遵旨!

张焕见会议已到了尾声。便站起来道:“无论职官考还是制科考。都是我大唐选拨人才的一种手段。尤其是职官考。关系到我大唐吏治。朕不能容忍有半点作弊。若考不过而有特殊情况者。比如五十岁以上官员不过者。朕会酌情以另一种方式补考。但若是作弊。不但立即革职。朕还要问罪追责。绝不姑息!”

他的语气十分严厉。七名相国一齐站起来躬身道:“臣等谨记圣谕。”

“好了。下午朕再看职官考的结果。现在可以发榜了。”

最新章节请百度搜索【*(7)78xs(8)78xs(小)78xs(说)*】78xs【()78xs.(7)78xs(8)78xs(x)78xs(s).()】

最新小说: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皇家娱乐指南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绝对征服系统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 红警之崛起南洋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温柔坠落 大唐无双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