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不知道王大华从哪里搞到手的一个漂亮妞,听说那个女孩和别人还没有入洞房就被王大华给‘劫持’了。
那一年、那个时候这件事情也算是财政局的重大新闻了,别人会以为王大华会被财政局开除。没想到王大华只是来了个警告处分,别人都张大了嘴巴但是又无语。
王大华从财政局辞职,那个女孩大闹到单位。但是王大华依然不改初衷,后来听说那个女孩怀了王大华的孩子。究竟王大华辞职跟这件事情有没有关系?后来那个女孩就怎么屈服了王大华别人更不得而知。
出租车王大华也不开了,他把出租车转租给别人,每月收取一定的租赁费,看来这是她当初已经盘算好了的事情了。
这以后有一段时间王大华隐身不见了,别人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说王大华在财政局犯事被派出所劳教了,也有人说王大华抢了人家的媳妇被对方打残躺在医院里,还有人说因为王大华是逃兵部队领导找到他整回部队治罪,更有人说因为出租车手续费的问题王大华被黑社会软禁了……
亦假亦真人们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好像他们都亲眼看见似的。
时间大概过去有二三个月了,有人在北国商城的服装区见到了王大华。这时的王大华西装革履,戴着一副大墨镜,俨然一副商人的打扮。
人们以上说的都不是,之所以人们尤其是认识他的人几个月没有见到王大华。他在省城服装批发市场足足待了有两个月,甭用说这小子下功夫考察市场了。具体他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得到了什么信息或者有这方面的亲戚朋友人们不得而知。
当人们见到王大华的时候他已经换了一副面孔,从言谈举止和坐卧行动明显比以前老练多了。听人说他把服装区将近四分之一多一点儿的面积给租下了,光租金一年就叁拾万元。要知道当时他刚刚营业,而且还雇了七八个漂亮的小女孩儿。这还不算成本以及流动资金。
要知道当时情况下沧都市的工资水平在两千块钱左右浮动,这两千块钱当时来说不算最高的,也称的上比较高了。
对于王大华的这一举动当然人们又是一番议论,好些人还想看王大华的热闹。人们这么想也不是没有道理,生活在沧都市的人都明白北国商城是一个消费比较高的地方。同样的一件衣服而且进价相同,在别处也就能卖到三四百,最高也不过五百块钱。而在北国商城最低定价在一千一二左右,最高不低于两千甚至三千。
人们就纳闷了这不是姜太公直钩钓鱼嘛?当时这种高消费的理念还没有市场,主要还是大部分人们兜里还是干瘪瘪的。
经营一段时间了赔钱、赚钱只有王大华心里清楚,直到有一天有些人看到各栏目主持人甚至婚礼主持人新潮、时髦的服饰贴有大华服饰字样的时候,他们才明白王大华根本就没有顾忌人们的冷嘲热讽,一直在悄悄地开拓、占领服饰高端市场。
这和最原始、最传统的经营模式有天壤之别,说实话能想到这一点儿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可以说你只要有胆量就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怎么介入这些高端消费市场,没有认识,没有体会不一定没有激烈的竞争。还是那句话腰缠万贯、有头有脸儿的人在沧都市不在少数,经营服饰尤其是经营高端服饰也不光王大华自己。难道他们没有想到?难道他们想到了不知道怎么去做?
后来人们知道王大华配置了几部轿车,有国的、有进口的,反正整个的价格不菲。这还不算王大华还在湘江嘉苑购置了高端楼盘,具体是什么样的户型设置好像显得不太重要。
人们又是猜测,他们不认为服饰领域这么大的利润,感觉王大华又玩什么花活儿。当然步王大华后尘的不在少数,纷纷进军高端服装消费市场。
人们会认为王大华没准儿把北国商城整个的服装区租赁下来,即便不是这样的话也会扩大经营面积,以此来应对更大的竞争。
可是这回人们又想错了。王大华不但没有扩大经营面积,而且把原来的经营面积缩小了,让人吃惊的是大大的缩小了,不到整个服装区经营面积的八分之一。
从那么大的面积一下子缩小到这么小的面积,通俗地讲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人家都是鸟枪换炮,场面原来越来越壮观。他可倒好炮换鸟枪越混越差。
经营面积下来了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多了,北国商城的服装区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王大华。打理买卖的是王大华的小媳妇,当然人家这个时候已经生完了孩子。
是不是王大华这小子钱赚够了‘退休’养老了,或者回头又去开他的出租车了。整整两年人们没有见到王大华,好像时间有点儿长了人们已经把王大华忘了。
忽然有一天人们在沧都市新闻上再一次见到了王大华,王大华还是西装革履,戴着那副墨镜。所不同的是这小子有点儿发福了,大脑门子儿锃明瓦亮。在新闻上能看到王大华不算什么新鲜事,用人们的话说花点钱儿就可以上新闻。
尤其那些有钱并且来路不是光明正大的人,都愿意大把大把的搞捐赠。尤其是扶贫救灾,还有救助失学儿童等等。用他们的话说这是最好的洗钱渠道,而且正面形象高高大大。
可是人家王大华没有这么做,让人奇怪的是王大华跟沧都市市长好像出席一个什么活动。新闻也没有明确的说明,王大华也只是露了一个脸儿。
也就是在这个新闻播出不久,王大华和沧都市老商场的老总出现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人们这才明白王大华持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加盟零售业,具体是怎样一副面孔出现人们翘首期盼。
沧都市的老商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那时候的商业模式单一,人们的购买力很弱。
不过就是这样沧都市的老商场效益还是不错的,毕竟那时候商场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沧都人们婚丧嫁娶老商场是独一无二的选择。
改革开放的初期少年少女都愿意去商业上班,能在商业尤其是老商场谋一份职业那是一种幸福。尤其是老商场的小伙子不愁找不到对象,就是二婚男大姑娘不嫌弃也争着找媒人说。
好像那时候还时兴接班顶替,听说许多男孩还在上学就被家长劝说退学顶替老爹上班了。
随着时间推移,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沧都市的商业业态不断地推陈出新。老商场曾经的风光不再,经营模式依然停留在原来的状态。
经营状况一度出现举步维艰的境地,以至于后来连续不断的亏损。依靠银行的贷款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人们开玩笑说老商场快变成银行了。
该银行的行长一个劲的跟沧都市的市长抱怨,希望政府部门赶紧给想个办法,要不然的话这样非把银行拖垮不可。
沧都市的市长又不是不了解详细的情况,多少次市长办公会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可以说这是沧都市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上一任市长就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上访的、请愿的几乎每天都有,有的时候一天有好几拨,对待这部分人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