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仙龙系统 > 第466章无极图

第466章无极图(1 / 1)

《无极图》传说为钟离权传授给吕洞宾,吕洞宾又传授给了陈抟,陈抟将《无极图》刻在了华山石壁上。有一次吕洞宾又去看望陈抟,恰好宋太祖派人来召请他进京做官。吕洞宾问其是否应召,陈抟摇摇头说道:“紫缓虽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及贫!我如今正在潜心研讨《无极图》,哪有时间去做这种追逐名利的武夷之举!”陈抟所作《无极图》,是图学中最突出、影响也最大的图式。正由于有这个图式,后来才衍出了周敦颐的《太极图》。

无极的含义:

一、无边际,无穷尽。《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荀子·修身》:“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

二、古代哲学范畴。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第二十八章》:“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太极:

太极,我国古代哲学上指宇宙的本原,为天地原始混沌之气。《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

一、《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孔颖达疏:“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二、

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箇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所不有。”清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

三、谓天宫,仙界。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七二:“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园囿拟上林,馆第僭太极。”《云笈七签》卷八:“太极有元景之王,司摄三天之神仙者也。”

理论概述

太极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易纬乾凿度》和《列子》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清代乾隆年间太医院汇编的《医宗金鉴》则采用了五阶段说法(聂文涛谈《周易》):“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关于数层组合太极图渊源,有多种说法:

(1)北宋周敦颐所作。北宋潘兴嗣:“(周)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濂溪先生墓志铭》)朱熹持此观点(《周子太极通书后序》)。

(2)传自陈抟。南宋朱震:“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宋史·朱震传》)陆九渊:“朱子发谓濂溪得太极图于穆伯长,伯长之传出于陈希夷,其必有考。”(《陆九渊集·与朱元晦书》)

(3)来自佛徒寿涯。宋元之际刘因:“而或又谓周子与胡宿、邵古同事润州一浮屠而传其易书。”(《记太极图说后》)这个“浮屠”,就是寿涯。

(4)源自陈抟刻于华山石壁的无极图,经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传给陈抟,陈刻之华山石壁,后来又通过种放、穆修传给周敦颐,周把它改造成了太极图。(《太极图辨》)陈抟刻华山石壁之事宋金元明无一人道及,此说可疑。

(5)源于《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清毛奇龄:“或云其图在隋唐之间,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窃其图入《品》中,为太极先天之图,此即抟之窃之所自始,且称名有‘无极’二字,在唐玄宗序中。”(《太极图说遗议》)又说:“此在陈抟授图之前已行世者,是抟所为图,一本于《道藏·真元品》,一本于圭峰《禅源全集》,而总出于《参同契》,是真脏实据。”(《复冯山公论太极图说》)《真元品》即《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现代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等许多学者赞成此说。近有人提出《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乃是周敦颐以后的著作,其后两品及后序也不是唐代作品,唐明皇御制序亦为伪造。(王卡《道藏提要》、李申《太极图渊源辨》)所据不一,尚有争议。

《无极图》-历史记载

据《宋史·陈抟传》记载:

黄宗羲所撰《易学象数论序》说:夫易者,范围天地之书也,广大无所不备,故九流百家之学,俱可窜入焉。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其说,而于易之本意反晦矣。

黄氏兄弟见解基本相同,但黄宗炎在《太极图说辨》中又说:

《无极图》演化为太极图

上古何尝有图,但文字未备,画为奇耦,示文字之造端尔。陈氏不识古文古字,误码以为图也。陈抟作《无极图》,并非将古文古字误以为图所致,陈抟乃是按照《参同契》、《太平经》中道教的天道观演变而来,不过如黄宗羲所说是借周易的一般理论及术语,以建立其以“天人一体”为基石的炼养之说而已。

《无极图》

《无极图》-

形成过程

按《无极图》之“无极”乃道家用语,

《无极图》

非儒家说法。《周子全书》卷三《答陆子静书》:象山陆九渊书云:……岂宜以无极字加于太极之上。……希夷之学,老氏之学也。无极二字,出《老子·知其雄章》,吾圣人之书所无有也。

将周敦颐《太极图》与陈抟《无极图》相比较,图式基本上是相同的,第二圈“抽坎填离”图完全一样,其它只是由于道教立论于“逆以成丹”、儒者立论于“顺以生人”,而在每一圈的图式上解释有所不同而已。这也显见周敦颐《太极图》是原本于陈抟《无极图》。

《周子全书》卷十八有周敦颐游道观时题诗,题名:《读英真君丹诀》: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几。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后更知微。可见周敦颐是信仰陈抟的丹道的。

又《周子全书》卷十九有蜀文仲琏“嘉定七年九月十三日敬拜濂溪先生祠下”诗:迹践心亲四十年,口吟手舞亦欣然。眼明当日清溪上,身到平生霁月边。天实有言谁启秘,道从无极独开先。持循不许秋毫失,期契堂中觌面传。

又潘之定《濂溪六咏》诗:当年太极揭为图,万有皆生于一无。动静互根谁是主,试于静处下工夫。这也都表明周敦颐《太极图》原本于陈抟《无极图》。至于周敦颐依儒家意旨加以改作,以后被理学家视为其道之精蕴所在,这便是陈抟创图学之后的演变了。

《无极图》-

东蜀卫琪

中阳子卫琪之《无极图》

《无极图》

元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东蜀卫琪向元武宗进献《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简称《文昌大洞仙经》)。卫琪在《文昌大洞经注·序》中谈此经原委说:三宝君复阐其始初之因,以示天人,谓兆之身皆吾之炁,兆之神皆于之真。欲使人人感知悉见,则复归于我,而不为炁运之所拘束,可坐致自然。因是,元始重演三十六章之秘。……又有宋明帝(时)陆修静,以帝一、雌一、雄一三经,或三言四言,句读长短不一,以附各章之次。……此经所载,皆天真内名隐讳,与人身中神炁相接,故在度人生神黄庭之上。是故内外互显,上下交错,盖取诸人身一小天地也。人能存养自己神炁,吟咏宝章,则天真下降,与兆身中神炁混融,是曰回我混合,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至元已卯,时方弱冠,受诵此经,迨今三旬,惟恨讹谬,十本九乖,元所从正。每思幼小曾阅三藏,颇记一二字,而不敢擅自订证,且天下经教,经大冶化炉之后,不复有闻。比岁薄宦西南,尝以此劝人,家至户到,往往好读,而琪以讹专讹,中心少宁。近因浪走江湖,旅邸静坐,默有所悟,辄将曩者注藁翻绎,以平昔所记三教经书,其间旨意合同者,随句解释,仍以大易,所谓、、、后天卦象,火候、帝尊玄炁等,各列一十三图以冠经首,俾人一披便喻……。

显示是元世祖焚经之后,即卫琪自序中所谓“经大冶化炉之后”,卫琪吸取宋元理学,仿《太极图》及《太极图说》而造作了《文昌大洞仙经》及《无极图》。在理论上他将道教“逆以成丹”与周敦颐“顺以生人”之说混合起来,成儒、仙混合物。他在自序中说:“虚无自然,人生自无中生”,这明明是周敦颐的理论。卫琪《无极图》中的“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认为也是依据邵雍《皇极经世》卷十二中所说:“太极,道之极也;太玄,道之玄也;太素,色之本也;太一,数之始也;太初,事之初也,其成功则一也”经修改而成。凡此种种,显见《文昌大洞仙经》及《无极图》系元代道教净明派的经书,是卫琪所造,晚于周敦颐《太极图》。故而肯定卫琪的《无极图》不是陈抟所传的《无极图》。

《无极图》-

陈抟其人

陈抟

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县)人,一说“普州崇龛(在今潼南县境)人”(又有人、西洛人、夔州府人诸说)。据宋人王称《东都事略·隐逸传》记载,陈抟“始四五岁,戏涡水”。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颇有诗名。五代后唐长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仕进,从后晋至后周,娱情山水,凡二十余年。自言曾遇孙君仿、麞皮处士二人,谓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因入武当山,服气辟谷,但日饮酒数杯。据北宋人文同称,他于后晋天福(936~944)中曾入蜀,从邛州天师观都威仪何昌一学睡功“锁鼻术”。天福二年(937)在蜀时,有诗云:“我谓浮荣真是幻,醉来舍辔谒高公。”

《无极图》-

主要影响

陈抟《无极图》更为清晰、系统地描绘了这种丹道修炼的次第和学说基础,

按逆行规律,其最下圈“○”,名为玄牝,即。牝者窍也,谷者虚也,指人身命门两肾空隙之处,即中医所称“肾间动气”,气之所由以生,是为祖气。凡人五官百骸之运用,经络气血之功能皆根于此。此一阶段为丹道修炼的“得窍”阶段,《修真图》叫做“玄府受气”。再行祖气上升,即稍上一圈“○”,名为炼精化气。炼有形之精,化为微茫之气;炼依稀呼吸之气,化为出入有无之神,使之贯穿通达于五脏六腑。此一阶段为丹道修炼的“炼己”阶段。所以第三个稍小点的“○”就标志着,即由所炼真元之气贯穿于五脏六腑,以养五脏之神。再向上既为中层之五行相生并形成“五气朝元”的景象。此一丹道修炼阶段称之为“和合”。五行演八卦,取坎填离,则水火交媾而为孕;坎离颠倒,而后天返先天,进入黑白相间的大圆圈,即“三返二”的“结圣胎”阶段,亦即“得药”。再向上就是不断炼去胎之阴质,使之变成金丹,进而炼神还虚,复返于太极而无始,即为最上面大圆圈的“脱胎成仙”阶段。所以,凡丹道修炼“盖始于得窍,次于炼己,次于和合,次于得药,终于脱胎求仙”的逆向求索,即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还虚,一归无极。这就构成了一个逆炼返本的系统,这就是所谓“逆则成仙”,返本还原内丹修炼的人体长寿科学原理。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合而回太极,阴阳太过不及就是病。太极就是浑元“气”,两仪就是阴(水、寒、静…)阳(火、热、动…)

,《内经》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四象就是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八卦:乾(头、肺、骨、健….),坎(肾、水、脑髓、血、陷下….),艮(山、土、丘陵、止、背、手….),震(雷、动、春、肝…..),巽(风、蛇、入、大肠…..),离(火、丽、心、眼睛、夏…),坤(大地,顺、土、脾….),兑(泽、秋、霜、悦、口….)。

水加于火成既济,气化成。其实人体就是“人身水火一团气”,这就是气化论,也就是一元论,这个水火《易经》叫坎离。是人生命的根本。坎卦象二阴抱一阳在人体为肾,这一阳也叫坎阳,是热的,这二阴就是阴精,是寒的、润的。离卦象是二阳抱一阴在人体是心,这一阴就是阴血,是温润的。

道家有抽坎填离一说,意思是说把坎中真阳填到离中真阴,就形成热融融的一团气,卦象就成了纯乾卦,乾健也,六十四卦叫既济,人就无病了,身轻体健,神气充足,目光明亮。

人体是阴阳化气而成,阴阳者须臾不可离也。阴阳合则生,人生机勃勃,阴阳离绝则死,生机减退甚至死亡。阴阳的概念是中医的主要概念。阴阳辩证实际上就是寒热真假的辩证。辨清寒热的真假,治疗就容易多了。

寒证(阴证)用温热(阳)药,热证(阳证)就用苦甘寒药。这里存在个实热证用苦寒药,阴虚发热用甘寒药的问题。阳虚发热用回阳救逆药。中医治病分清阴阳证是关键,《内经》有六经辨证,《伤寒杂病论》讲的更详细。

实际上,不管三阴经证还是三阳经证,只要出现阴证就用温热药,出现阳证就用苦甘寒药。《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实际上就是辨别疾病的部位,经络脏腑所属,还没有完全归结到阴阳辩证。

现在许多临床家、经方家因循守旧,不学《易经》不知变通,疗效差的原因就是只辨清了病位,而没有按照《内经》宗旨辨清疾病的本质:阴证或阳证。

阴阳辩证的关键是是辨清患者的阴阳体质,也就是阴证、阳证,这是辨病最关键的东西,这是本,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标,标有真假。标本不能颠倒,颠倒之后祸患无穷,犯虚虚实实之戒。

无极(整个宇宙,无穷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事和物)生太极(宇宙中的单个体,阴阳化一之“气”也就是所谓阴阳混合体,也就是一元,元者一也),太极生两仪(阴和阳,阴寒象水,阳热象火),两仪生四象(“太阳”,太者多也,阳多,全是阳,温热如一团火,四季为夏季;“少阳”,阳少阴多,四季为春季。“太阴”,阴多全是阴,四季为冬天;“少阴”,阴少一个阴,二个阳”,四季为秋天),四象(排列组合,也就是四季万物更替)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合天地阴阳之气为一而为人,人身温气一团水火既济化成,不过寒热之病,病寒者阳虚阴盛(阴精得不到火也就是阳之温化),病热者阴虚或阳盛,寒热错杂者阴阳交争,寒热有真假。概之临证无非阴证阳证,统分无非六经,合一就是一气之盈亏。

万般疾病,不越一气(一元)之盈亏,一元者,太极也,太极生两仪,两仪阴和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交气化成,二者浑为一气也。一气盈缩,病即生焉。有余即火(热),不足即寒(水)。

六气本是一气,水寒火热,水火交而气化成。寒热作风,寒极生风,热极也生风;冬天寒风凛冽,北风吹,阳气虚弱之人手足皲裂;夏天南风和煦;秋天凉风习习,燥而凉,所以秋天津亏之人也手足皲裂。初春之风又有余寒,燥而寒,所以人手脚易皲裂。暑为火热之极,湿为长夏之气,燥为寒之初末之气。天生六气以养五脏。太过不及就是淫,六淫因之而成。六气就是一气之变化,那么六经就是一经之分离,知是理,医理即通。

中医的目的就是合阴阳为一气,回太极。方法是:用阳性(辛甘淡热性)药调动人体正气化阴邪(湿痰饮水寒瘀)为废气排出体外,这时会出现排病反应如:呕吐、腹泻、出汗、嗜睡、小便频;用苦甘酸寒药平衡人体亢热之气为一元混合气。

中医原本调平衡,阳化阴精成气形,阴阳合一是为气,气化百病不能生。

中医本质就是气,寒者热之气化成,热者寒之气化生,枯者温润气融融。

不必他山求药石,祖宗明训记心中,百病皆因气化停,气化之后去百病。

人身水火一团气,水多太阳是冰地,回阳化气冰解冻,春暖花开百病释。

阴阳合一气化成,阴阳分离生命终。坎中一阳二阴抱,离中二阳抱一阴,

坎离交媾既济成,八纯卦乾气融融,百病不生气化功。阴阳合一气化成,

阴阳分离生命终。世人不知阴阳理,诊病辨证离其宗,不知元阳在阴中,

附子干姜助其生。不知阴盛虚阳升,却以湿热苦寒泄,咽喉炎证要加重。

口腥味臭是阳虚,寒热驳杂中焦虚,真寒味腥真热臭。口渴溲短大便干,

此是阴亏需滋阴。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理中下,重加姜附来理中,

寒去腥臭自然无。妇人下焦味气腥,少腹喜暖腰痠痛,此是坎阳太虚弱,

回阳化逆热气通,再加吴萸椒细辛,驱寒还能快几分。

有气神采必内含,精神矍铄难成病,小便淡黄便成型,若病也是真阳证,

溲短便结喜冷饮,苦甘寒药可痊病。无气倦怠面色苍,小便清长大便溏,

口渴也是喜热饮,畏寒蜷卧又懒言,理中四逆方可行。阴盛便结要温润,

大黄附子煎可行。阳虚津亏大便结,溲短便干面色青,麦味理中加附辛,

温润之后大便通。阳气虚极是戴阳,上盛下虚溲清长,面赤足寒躁欲死,

大剂四逆可回阳。如要深知医中理,医易会通很容易。

中医四诊辨阴阳,神色形态就是望,有神有气动止常,此是常人的体象。有神烦躁多欲动,声高气粗口气秽,此是阳证莫须问,实证面色多红颜。虚证面色青白浮,湿热阳证虚寒阴,阳浮面红肢清冷,舌苔白是感风寒,舌质青滑阴证添。舌苔白厚湿困脾,脾虚湿困有齿痕,病入太阴仔细审。舌质红绛阴津伤,绛紫浸润入少阴,少阴虚寒阴证辨。舌苔黄厚是痰湿,黄多是热厚多湿,湿多寒多是阴证。无神倦怠但欲寐,声低息短语言懒,此是阴证需回阳,阳回气化神目藏。体态臃肿阳气虚,痰饮湿困太阴脾,少阴虚寒阳气低。体态轻健阳气盛,攀垣逾屋走平径。按手及足就是切,浮动滑数有力阳,口渴溲短大便干。小便清长大便溏,沉迟细涩是阴证,虚阳外越脉如葱,有胃脉缓脾气足,有神脉象力气增,有根沉取脉有力,有根有病病易治,无根无神病难疗,此是辩证金口诀,熟记辩证不会错。

中医的规律就是阴阳的消长,阳气消则阴寒(邪)长,病增;阳气长则阴寒(邪)消,病退。阴精足则阳气足,阳气足则阴精得以固摄,阴精为阳气之根,不可亏,亏则冬伤于寒,春生温病。

阴阳有生理和病理之分,生理上阴就是精微物质(精血津液),阳就是阳气(能量),真寒也就是阴寒(阴证)则阳气少,真热(阳证)则精津耗。真寒属阳虚,真热属阳盛(阴虚),虚热有阴虚(精微物质少)发热和阳虚(阴证)发热(虚阳外越)。病理上阴是湿痰饮水寒淤,阳是热。真寒则用温热药(辛甘淡发散类),真热则用苦甘寒酸咸药,阴虚发热则用甘淡寒药,阳虚发热要回阳化气药(淡附子、干姜、肉桂、生甘草等)。

六经辨证涵盖了八纲辩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精津液脏腑经络辨证。现代人把六经病证只理解为外感热病的各种表现是错误的,其中也包括温病和杂病。

首先要明白六经的概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太阳、阳明、少阳是三阳(经)。太阴、少阴、厥阴是三阴经。

六经的概念是《内经》提出的,后来经张仲景充实,这六经是用阴阳的多少来判别的。中国古人没有文字之前是用结绳记事的,一个结就是阳用(—)表示,两个结用(-

-),来表示。再复杂的事物就用这些结排列组合来表示,然后把相同的性质归类,就延伸出阴阳八卦。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是由三个爻组成。每个卦有三个爻组成,其中有阴爻、阳爻,或者全是阴爻,或者全是阳爻,或者阴阳爻驳杂。八卦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包含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无论多庞大,还是多渺小尽在其中。

最新小说: 帝少的私宠鲜妻 叶军浪苏红袖 陈浩章梅 乔梁叶心仪 特种兵:从战狼开始崛起 王欢林静佳 娘亲害我守祭坛 农家子的科举之路 全民牧场:开局我养了巨龙 校花空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