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与度 > 第四节归属感

第四节归属感(1 / 1)

四、归属感

如今的青少年(包括一些年轻人)对家、对父母的归属感越来越少,似乎回家、看到父母已经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

在这里我无法对青少年的这一思想作出评价,因为有些话还是埋藏在心里比较好,尤其对于这种每个人都清楚、都不愿面对的问题。

青少年对家、对父母缺少归属感的原因我认为有三点,一是家庭氛围不够融洽、二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够融洽、三是社会的吸引力过大。

(一)、家庭氛围不够融洽:家是教育的主战场,一个良好、和睦的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思想、理念、对事物的认知、判断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夫妻间的和睦、父母子女间的和睦、亲友间的和睦、邻里间的和睦,这些都是营造良好、和睦家庭的必要条件。

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青少年,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会更健康、更阳光。但是要想营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并不是容易的事,这需要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共同努力——鉴于这个问题与个人品性有直接关系,并不是只凭方法就可以达到的,所以,我也无力告诉您具体应该怎么做,希望在谅解我的同时,您能认真想一想这个问题。

(二)、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够融洽:这个问题也是当今社会上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只是不知有多少人想过原因,按理来说,父母本应该是儿女最亲近的人,可为什么今天的儿女却与父母的感情越来越远、越来越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问题?

原因仍然有三种:

1、父母在教育儿女时选错了定位点:多半父母只会占在自己的角度去对待儿女的问题、解决儿女的问题,本来这也很正常,在旧社会,父母也都如此对待儿女。但那毕竟是旧社会,对于今天这个全新的社会、全新的时代来说,很多旧的‘东西’已经不‘适合’生存在这个时代了,如果我们不能除旧迎新,依然守着旧的‘传统’必然会出现问题。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也是如此,社会在变、时代在变,青少年的问题也在变,因此如果我们还守着以前的教育理念、方法必然会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事得其反,把问题弄得更糟。

其实很多的教育专家已经指出这种以管教为主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如今的青少年,只是父母一时还无法接受‘平等’的教育方法。

我认为管教的教育方法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几个条件您要记住:一、要早、二、要保持、三、要适度、四、正人先正已、五、要严。

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管着儿女也是为了他好,他的年龄已经不算小了,如果再不‘懂事’很有可能会走入歧途,到那时可就什么都晚了!虽然您是为了他好,而且您的儿女也一定知道您是为了他好,可他认为他要做的事更是为了他好,您口中的好,与他心中的好,您认为他愿意接受哪一个?而且您由一个百依百顺的父母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处处都管着他的父母,这样会让他觉得他的权威受到了威胁,如此他更会处处与您作对,以此来捍卫他的地位(这是人的本性,您不用奇怪),在这样的情况下您的管教会有效吗?他与您的关系又能不产生问题吗?这时您最应该做的是让双方都冷净下来,然后心平气和的、开诚布公的谈一谈,放下身份、地位,放下谁对谁错的谈一谈。

2、形象:如果您的儿女年龄还小,还没有产生或者刚刚产生一些问题,那么您此时要做的只有一点,树立您在儿女心中的形象。什么是树立您在儿女心中的形象,就是树立起您在儿女心中的位置。首先是父亲一定要树立起您在儿女心中的英雄形象,为什么是英雄形象,因为所有人都有崇尚英雄的心里,尤其是少年、儿童,这种心理更加严重。

要确立您在儿女心中的英雄形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许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根本没有简单的事)。三点要求;威严、宽容、爱心。在儿女面前要有大丈夫单脚踏山河,乾坤皆莫动的气势,在儿女犯错时要义正词严,千万不可嬉皮笑脸;儿女还没认错,您就先求饶了,这样您永远也不可能教育好儿女,儿女犯的错可以适当宽容,但您要分清,哪些可以宽容,哪些绝对不可以宽容,一般来说,儿女的一些不良习惯、不良思想都是不可以宽容的,必须制止。

在父亲管教儿女时,母亲或其他人千万不要出面制止,或者为他们辩解,在教育这条道路上父母的态度一定要一致,千万不能有一管一惯的现象发生。

批评儿女的语言不要过多,要抓住重点,对于十岁以下的儿童可以适当武力管教,但要分清黑白,而且一定要严,在他哭泣时,千万不要好言去哄,可以不去管他,如果是年龄稍大一些的青少年,在父亲责备之后,可以由母亲去与他谈一谈,了解一下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与做错事的主要原因。

父亲管教儿女的方法也不是只有指责,有时也可以改为关心,要知道儿女最怕的未必一定是批评与打骂,真心的面对或许才是他们的‘弱点’,因为这是一种不设防的‘战斗’,没有了‘对抗’做为保护工具,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不过这种方法不要过早使用,而且父母也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要以父母的身份去与他交谈,否则的话您一定会无功而返。

母亲要学会利用自己温柔的一面,要多关心儿女的私事,还是那个要求,不要以长辈的态度与儿女沟通,要从朋友、知己的角度,多了解、多理解、多给一些意见与建议,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提醒您,在儿女向您倾诉他的问题时,千万不能有轻视之心,无论他的问题有多可笑、有多无知,您都要很重视他的倾诉,并给出您的看法。对于已经进入青春期的青年来说,父母要多给他一点自由的空间,不要什么事都过问,要知道很多事父母是无力解决的(朋友除外)。有时阻止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有可能令问题恶化。另外,对您与儿女之间的关系也会造成影响。

3、青少年的思想观也在变化:父母与儿女之间不融洽的关系也不完全都在父母身上,儿女也有一定的责任。事实证明现代人的思想观确实有扭曲的迹象,其中青少年就是思想观扭曲得比较严重的群体之一。

我想青少年不会赞同我的这一说法,先别急着反对与责问,想一想你们的所思所想、所做所为,看一看有多少是合乎情理的,又有多少是与道德,不发生矛盾的——千万别告诉我,你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合乎情理,都不与道德发生矛盾。这样会让人以为你的思想观已经扭曲得不成样子了!……

这个问题我们在第三章中再说。此时我只想问众位青少年(包括一些年轻人)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家是什么,父母又是什么,做为儿女你认为你对父母的态度正常吗?你又有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想过?——别以为这是四个问题。

社会的影响:说到社会的影响,我们的话题似乎陷入了一个僵局,并不是不知该说些什么,而是不知该如何说才好、才合适。

社会是什么,每个人都知道,但每个人却又都不知道,因为没有人能说清,其实社会对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每个人心中都十分清楚,只不过没有人愿意面对这个话题,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一部分是因为面对社会每个人心中都会升起一种无力感,毕竟社会属于所有人的,单凭某个人即使有所觉悟也无力改变什么。还有一个原因是如今的社会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实际利益,这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为了一些私心所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它将我们慢慢改变而无动于衷——或许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吧!

(三)、社会的吸引力过大:对于社会的吸引力您一定深有体会,不只是青少年,有时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抗拒!

青少年或许很难意识到这一点,其实你们对父母的感情真的变淡了;当你们不愿回家、不愿看到父母时有没有想过父母又是怎么想的?没错,社会的吸引力的确很大,可社会如果没有了你,它依然还是社会,但是如果家缺少了你,它可能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家了!

我不想与你说什么大道理,因为你懂得的道理一定不比我少--如今的社会,儿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婴幼儿时期父母虽然每天都在照顾我们,但那时我们还没有自我意识,因此也不能说是我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而到了儿童时期,我们就会去幼儿园,虽然在幼儿园的时间并不长,但回到家后我们想到的多半是玩与吃,所以严格的来说,这一时期也不能算是我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真正可以说是我们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应该是从我们上小学开始,因为这时我们的思想才真正成形(可以与父母正常交流),不过由于上学的原因,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依然不多,小学、中学、高中,十几年下来事实上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会超过二分之一;大学、工作,这时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就更少了,几乎一年也没有几天是在一起的;之后就是组建属于自己的家庭……这样算下来一个人一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恐怕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如此短暂的时间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吗?

对于青少年来说,你们的路虽然还很长,但那注定是你独自去走的,父母可以作为你的后盾,但他们无法陪你一同走下去,在你今后的道路中他们只会离你越来越远、直至你看不到他们为止,如果此时你不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等到他们真的消失在你面前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失去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人不可以失去了才知道后悔,因为那没有一点意义。珍惜吧、珍惜你的家、珍惜你的父母,只有这样你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其实也不能说青少年对家、对父母没有归属感,很多青少年内心深处依然十分在意他的家、他的父母,只是让我有些不理解的是他们的表现,有些不象是儿女、到象他们才是父母,才是这个家的主人,很难理解这个问题的根源又在哪里,与父母的教育有关吗?

最新小说: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女同事的秘密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随身带着个世界 死神之剑舞唯我 挂名皇后 日常系影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