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一月,魔都下了一场小雨,彻底转寒。
小吃街,烧烤店的学生一下子少了很多。
一月的第二个周末,“宝儿烧烤店”关店。
林宝坐上了回家的飞机。
……
与此同时。
横店。
日薄西山,大地上微微腾起了一层雾水,轰炸了一天的战壕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那个充满“硝烟”的时刻。
“来来来,哥几个搭把手,这最后一个箱子,搬完就下工。”
和两个群演一起把最后一个一百多斤重的道具箱搬到了指定位置,方波艰难地直了直身子,感觉整个腰都不是自己的了。
不过,看到群头手里攥着几张钞票朝这边走来,他瞬间就来了精神。
唰唰!
两张票子,一张五十,一张十块递过来。方波感觉悦耳动听,忙是接过去,在群头挥挥手的动作中,道了一声“明哥明天记得我啊”,然后微挺着腰,晃着身子往影视城外走。
下午三个小时的戏,60块。
事后搬箱子,没其他好处,只是为了让群头多看到你几眼。兴许明天他从五菱宏光上一下来,能够从一拥而上的群演中一下子看到你,那至少小半天都不用愁了。
和兜里的一百多块钱放到一起,总共下来,今天大大小小串了四五场,赚到了一百八左右,比往常要多二三十块。
果然是快过年,群演“红利”已经开始显现。
小卖部里一块钱买了两个馒头,提溜着回到自己租的小屋。
洗脸洗手洗脚,身上带味的衣服擦了擦放到窗口透透气,方波拿起桌上半包咸菜,一边咬着馒头,一边从床头拉过一本《戏剧表演技巧入门》。
叮铃铃!
看着看着,手机铃声忽然响起。
“喂,妈,回到住的地方了,刚回来,吃饭呢。嗯,不回去了,过年工资这么高……等过了年,五六月份的时候……嗯,行,没事,我好着呢,你们也注意身体,小美还没放学吧,行,挂了啊,嗯。”
放下手机,方波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手上的那本淘来的表演书。
作为群演,他还是比较理性上进的。
群演要想出头,要么走武行替身,但是他自己没有功夫底子。
要么,就是熬。
但是死熬不是办法,演得像龙套,那一辈子就是龙套。
要学会理性前进。
自己抽空学点表演,指不定哪天哪一个动作合上了拍,导演看上了,给个一句话的角,那也是角,也是前进一步。
所以,每次抽回老家的空,他都会从废品站,旧书摊上翻一些这方面的书,争取从里面偷点艺。
但是现实却让他有些失望。
床头放着的几本书,从书名到正文,满目的“表演”,他却看不出到底该怎么演。
也是他自己不是科班出身,没有老师指导,自己这么硬啃,自然是完全啃不动。
把这本书翻到最后一页,有些失望地又扔到了床上。
依旧无果。
咬完了最后一口馒头,在身上抹了抹,方波躺回到床上,拿出手机,从网络上开始搜索一些好演员的精彩片段观摩。
国内的演员演技,大体上是怎样的,他们这些群演在片场看得一清二楚。
好演员也有不少,老一辈,中青两代,都是出过精品影视剧的。
前年这个时候,《轩辕刀》剧组到横店取景,方波有了一次20米近距离看到大明星傅戈演戏的机会,一下子,就被人家那种演技给征服了。
那认真劲!
那气场!
那水准!
这剧不是精品剧就鬼了!
所以,方波也一直以傅戈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
虽然自己这长相差得太远太远了,但是学学人家演什么像什么总行吧!
网页上搜了一下“傅戈”,百度百科,资讯,视频,图片,下面是一条微博热议:
“傅戈”,最近动态,转发评论:“老师,催更啊!”
“老师?催更?”
方波疑惑地点开分享的链接,里面竟然是一本电子书。
“《演员的自我修养》?”
看着书名和简介,竟然是一本讲表演理论的书?
方波有些意外。
他也是毫不犹豫地就点开看了。
不像是那些高校里的教材那样,这本书开头没有绪论,没有讲影视剧、演员是什么,没有理论,直接以第一人称,开始自叙自己在大学里面上课的事情。
“今天,当我们等待着上导演孔夫的第一课时,我们很兴奋……”
第一句话,就让方波的心微微激动了一下。
为什么之前那些书他看不进去,就是因为里面讲的理论,没有人给他阐述,没有人给他讲解,什么“游戏观”,“基本元素”,“表演与生活”,完全看着就是两眼一抹黑,硬砖头啃不动。
而这本书,如果是以自叙的形式,讲作者在大学课堂上的教学和经历,那就太好了!
这种间接传授,至少比啃硬理论要好很多啊。
他继续往下看。
开头的篇章里面,介绍了不少有名的剧本和名人,方波基本上都没听过几个。但是,这完全不影响他继续往下。
整个内容,就完全地生活化,讲述作者从课堂,到生活,一言一行,一听一见,就连关键处的细节,都描述得很清楚。
方波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越看越兴奋,越读越快,然后——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
“呃……竟然是一本连载书吗?”
方博看着页面上显示最新一章更新是在今天凌晨,有些意外。
竟然是一本连载的表演理论书?
最关键的是,这一本理论书写的方式,非常新奇,可读性非常强!
里面讲的一些课堂上训练的场景,作者自己在家,体验各式各样的喜剧场景,把自己的想法,心理,都完全地展现了出来。
就算是自己这种没一点基础的人,都能看得懂。
嗯,之前看的一部分讲了什么呢?
方波抬起头,想了想。
一片空白。
原来刚才自己太激动,一下子快速看过去,囫囵吞枣,完全没记住个啥,就感觉一个字,流畅,顺滑。
他又翻到了最开头,继续开始一字一字地读了起来。
这一次,方波渐渐地融进了作者的讲述世界里面,细细地体会着每一处作者的心理和细节描写上的内涵。
一直读到最后一页,思考戛然而止。
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傅戈要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评论:“老师,催更啊!”
……
这一遍读完,方波大致上明白作者要介绍的这种表演方法的意思。
就是借助外物和环境,开始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心里开始骗自己,自己就是要表演的那个人。
等什么时候把自己骗到了,自己都相信自己是那个人了,那就真的到了武侠里面的“化境”了。
所谓,我骗起人来连自己都会骗到,我发起疯来真以为自己疯掉了!
方波自然是还远远想象不到这种情景,他能做的,就是按照书里面的说的,一步步,按部就班地开始学习和训练自己。
“开头展示的第一个场景是什么罗赛来着,想象自己是一个地道的武士,带着包头巾,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盾……”
他从窗户上扯下来自己的外套,绑在腰间,当长褂子。
毛巾裹在脑袋上,从床底摸了一根棍子,脸盆掀起来当盾,想象着自己就是一个非洲大草原上的武士。
方波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管不管用,也不知道到底是演的标准不标准,但是他就是完全按照书里面塑造的情景,在脑袋里面想象着自己的状态。
模仿了有十几分钟,他放下手里的棍子和脸盆,继续往下看,后面作者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做了一些训练性的动作。
然后就是老师阐述表演体系里面的“最高任务”和“贯穿行动”。
这是他最难理解的一部分理论。
方波躺在床上,反复地翻前翻后,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着,尝试理解着。
一直到了晚上过十二点,想着早上五点还得爬起来去片场抢活,就小心翼翼地把这本书的链接保存下来,然后给手机充上电。
翻过身,一会儿就沉沉地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