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市委大院 > 第八十二章 提拔趁早

第八十二章 提拔趁早(1 / 1)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陈家豪就准时起来了。[燃^文^书库][].[774][buy].[com]县城里的空气很好,到处是青翠的山,碧绿的水。天一亮,树上的知了就拼命地叫了起来,各种不知名的鸟儿也开始叽叽喳喳的。抬头望去,远处的天边,一轮红日正在云层里悄然地露出她的笑脸,又是一个不错的天气。江城市这里是亚热带气候,七月份的天气已经非常炎热,空气里湿度又大,早上十点钟以后,气温是不是就达到30度以上,只有在早上和晚上,空气才凉爽宜人,是休闲散步的好时候。

陈家豪有早上散步的习惯,司机覃建和秘书闽为忠是都知道的,他们两个现在即使睡得再晚,每天早上六点半都得准时起床,因为堂堂一个大市长,不能什么人都不带,一个人就走出去了。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就是秘书和司机的失职。所以即使陈家豪没有任何交待,每天早上他们两个也得早早的起来,打开自己的房门,时刻观察着陈家豪的动静,只要陈家豪房间的门一响,他们两个就不约而同地走出房间,出现在陈家豪的面前。当领导的身边人,就要有这样的悟性。

陈家豪在前,闽为忠和覃建在后,三个人进入电梯,很快就到了酒店的大堂。

值班的女服务员一看是市长下来了,连忙站起来,向陈家豪鞠躬,说:“陈市长早!”

陈家豪冲她们点了点头,说:“你们辛苦了!”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酒店大门。

出来酒店,再走上十几分钟,就上了碧江的大堤。站在大堤上,极目望去,一江碧水就呈现在眼前。这里位于江城市区的上游,没有经过大的污染,粗略地看上去,水体还是非常干净,江面宽阔,足有四百米宽,这条江可以说是江城市的生命之河,整个江城市区的一百多万城市人口,和几个郊县的城镇人口,都是饮用的这条江水。如果这条母亲河的水质出现了问题,那对于整个江城市,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陈家豪站在大堤上,沉思不语,他的心里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怎么样长期保护好这一江碧水。上游的西城市,这些年已经提出,要建成西江省新的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煤炭、冶金、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行业,毫无疑问,这些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工业污染的问题。废水废气的超标排放,尤其是废水,工业生产的残留物随着废水流入江河,最终都要进入碧江里,而碧江又是下游几百万江城市人民的水源地,长此以往,人民的生命健康怎么能有保障。

现在地方上的政府,为了发展经济,都是各行其是。政府官员们想的是他们的政绩,企业眼里只盯着钱,至于污染,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只要不死人,不被媒体曝光,大家都是得过且过。位于上游的,更不会替你下游的主动考虑。反正我发展我的,你被污染了管我屁事。什么顾大局,讲风格,那都是漂亮话,没有几个人认真落实的。

现在这几年,西城市工业发展的步子比较大,上了好多工业大项目,社会上纷纷传闻,说他们引进的企业,有些根本没有按照标准排放废水废气,有些企业,有环保设备,但是企业为了省钱,根本不正常运营,只是有关部门来检查时,对付着运转几天。检查组一走,他们就关停了。江城市环保局监测站和自来水厂,这几年都发现,碧江的水质急剧恶化,各种重金属污染物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已经不适合长期饮用。鉴于此,江城市委、市政府已经多次开会,考虑开辟第二水源地的问题。全市的人大和政协会,每年都有代表提出,要加快建设江城市的第二水源地。社会上关于碧江水质恶化的小道消息更是漫天飞。有的说,最近七八年,江城市的胃癌患者急剧增加,每年的发病率以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加。有人分析,这和江水的污染有关。还有人传言,江城市新生儿缺陷患者也急剧增加,也怀疑和水质污染有关。

现在闹得江城市,家庭条件好一些的,都习惯喝桶装水。后来又传出,桶装水也不干净,有的水桶常年没有消毒清洗,造成了二次污染。有的所谓的矿泉水,根本就是自来水,或者连自来水都不如,就是地下的深井抽出来的,根本没有经过消毒、沉淀处理,质量更没有保障。

没办法,有的家庭只能买那些外地名牌企业生产的瓶装水,陈家豪的家里就是这样,大桶的瓶装水,都是几十瓶几十瓶地买。每一次搬水,都是司机覃建的体力活。好在小伙子年轻,在部队锻炼过,体能好。陈家豪老婆黄桂英讲究,做饭都是用瓶装水。反正他们家也有这个条件。每个月买水也就是四五百块钱,他们家用得起。

水你可以不喝,但澡你却不能不洗,听说那些重金属可以通过毛孔进入人的身体,所以,加快江城市第二水源地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了。

为此,前几天陈家豪专门听了一下市建设局、规划局、水利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汇报,对规划选址、资金规模、工程建设标准、施工时间估算等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他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完善方案,提交市人大和市政协,征求人大代表和委员们的意见,最后报市委常委会最后讨论决定。

估计再有几个月,就进入实施阶段了。按照惯例,只要市委常委会通过了,经报省里有关部门批准后,就可以立项实施了。估计两年后,整个江城市区的人民,就可以喝上放心水了。从规划选址来看,这一次选定的是碧江的一条支流——桃花江。整个工程最关键的,是建设一个大坝,把桃花江截流,另外修一条直通江城市区的引水渠,整个引水渠总长六十公里。整个工程的预算,估计需要二十个亿。这在江城市也算是一项大的投资了。但是一旦建成,将改变目前江城市供水单一依靠碧江水源地的历史。碧江水将作为江城市的工业用水。这将大大造福于几百万江城市民。

但位于江城市下游的城市,就享受不到这个福利了。他们用的水,将是流过江城市区,里面包含了几千家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再加上一百多万市民所排放的生活污水。你说这个污染的总体量该是多么令人恐怖吧!所以,下游的城市,对江城市这个工业污染大户,早就颇有微词。所以,从长远来看,陈家豪认为,江城市作为西江省的工业老大哥,应该带头发扬风格,和上下游城市搞好关系,共同治理污染。

对于上游的西城市,江城市每年要从市财政里,拿出一部分钱,支援他们上那些科技含量高、污染小的项目。搞好环境保护,争取少污染,少排放。

对于下游的东城市,江城市要以身作则,在市区搞好环境保护,把整个江城市的工业废水和民用生活用水,全部截留,经过无害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到碧江里,这样可以减少对下游的污染。这项工作江城市历届政府都在做,但力度不够,现在整个江城市工业污水名义上已经达到了全部达标排放,但是,没有人会相信全市几千家企业都那么自觉。要不然流经江城市的碧江河段,水质就不会那样急剧下降,变成劣四类水质了。

当然,生活污水体量太大也是一个原因。江城市是一个拥有一百多万常驻人口的城市,吃喝拉撒睡,如果不经过处理全部排放到碧江里,你想一想,那也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据陈家豪了解,江城市城区的全部生活污水,只截留了一半都不到,进入了城区的几个污水处理厂处理。建成的几个污水处理厂,也没有满负荷运转,都是为了节省费用,每年有几个月,都是停机的。

实事求是地说,谁也没有把处理污染当成第一件大事来抓。因为干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上级领导和老百姓都看不到你的政绩,所以当官的,也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在这个方面。

这就造成了现在一个普通存在的现象,工业高速增长,GDP数字官员们最津津乐道,但是环境保护都是夸夸其谈,中国的城市,成了空气、噪声、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幸免。这样发展下去,真是前景堪忧。什么可持续发展,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上任市长还不到一个月,陈家豪就感到千头万绪,该做的事情真是挺多的。有许多事情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他也可以不急,甚至可以采取前任的态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当一个太平官。但是,他这个人还是有一种干事的劲头的,他看到问题了,你不让他干,他简直会憋死。除非你不让他坐在市长这个位置上。

陈家豪闷着头,在江堤上散步了四十多分钟,一句话也没有说。闽为忠和覃建知道他心里有事,就远远地在旁边跟着他,尽量不去打扰他的思路。

陈家豪在想,怎么样和西城市协商共同保护好碧江的事情。从经济实力上来看,西城市和江城市那是没办法比,西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现在才七十个亿,刚刚到江城市的三分之一。而人口,西城市有七百万,江城市满打满算,才四百万多一点。两者相比,一个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工业小市,财政穷市。而另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工业大市,省里的财政大户,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为了搞好关系,给予西城市必要的支援,也是应该的。不这样,西城市凭什么要在环境保护上投入那么多钱,因为收益的是你下游的江城市。

现在两个城市要搞好关系,领导人的私人关系好坏,也很重要。没办法,有些事情,就是要靠私人关系,才能起大的推动作用。你公事公办,根本不起什么效果。大家都是应付了事。

陈家豪想了想,自己和西城市的领导,还能说得上些话。

现在的西城市委叫书记魏光荣,他原来是省委的副秘书长,时光达当省委一把手的时候,对他印象不错。因为魏光荣是笔杆子出身,写的一手好讲话稿。时光达在西江省当省委一把手的那五年,重要的讲话稿和一些大材料,都出自他的手笔。有人说,魏光荣是省委的第一支笔。其实他能当上这个市委书记,靠的就是自己的勤奋和水平。

他是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哲学系毕业的,从省委办公厅的一个小秘书做起,写了二十多年的材料,从一个副科级的干部,成为了副厅级的办公厅副主任。时光达到西江省当省委一把手后,看了他两年的讲话稿,对他的能力表示认可,就给他提了一级,做了省委办公厅的副秘书长,正厅级。在省委办公厅,他的排名直接就在秘书长宋志军之后。

时光达在西江省的最后一年,考虑到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于是就把他下派,到了西城市,当了市委书记。

这个人为人还不错,当副秘书长时,陪同时光达到江城钢铁集团多次视察,和陈家豪认识,逢年过节,陈家豪都派司机去他家里送过礼。陈家豪还请他单独吃过饭。总之,当时陈家豪给他面子,他也给了陈家豪面子。毕竟那个时候魏光荣是省委一把手身边的红人,像陈家豪这样的人,也得巴结他。

现在的西城市长,叫范俊杰,和陈家豪更是熟悉了。他原来是赵明伦的秘书出身,老家就是江城市下面的碧江县。赵明伦在江城市当市委书记的时候,他就是市委办公厅的副主任兼赵明伦的秘书。等赵明伦当了西江省的省长,他就到了省政府,当了省长秘书,后来就升了省政府办公厅的副主任。赵明伦离开西江省,到北京当部长前,把他下派到省城江州市,当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等时光达当省委一把手的时候,赵明伦出面,在北京请时光达吃了一次饭,其实就是请时光达为范俊杰的升职说话。

时光达自然是心知肚明,赵明伦当时是中央机关某关键部门的一把手,他出面一句话,时光达只好给了范俊杰一个正厅级的职务西城市长做。

从根子上,大家都是“钢铁帮”的人,所以陈家豪觉得,自己和范俊杰还是很容易沟通的。他想忙完这一段,就正式去一趟西城市,见一见魏光荣和范俊杰,商量一下两市合作,共同保护好碧江这条母亲河的事。

早上七点半,陈家豪散步完毕,回到宾馆的门口。老远就看见,刘正和孙清华已经带着一帮人站在酒店的大堂门口迎接了。

在下面当县级干部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迎来送往。上面来了大官到地方上视察,他们都是毕恭毕敬的,生怕哪一点招待的不好了,就得罪了上级领导,那样他们的乌纱帽就不知不觉的没了。

孙清华还是很热情,见了陈家豪,老远就笑着打招呼说:“陈市长,你这么早就起来,是想欣赏欣赏我们县城里的美景吧?”

陈家豪说:“这里风景是挺好的,空气比市区新鲜多了,尤其是碧江大堤上,视野开阔,朝霞照射在江面上,真是很美。在这里散步,锻炼身体,会长寿的。”

刘正接过话茬说:“那陈市长今后一定要经常下来看一看我们,干脆每个月来一次,到我们碧江县城里度周末。”

陈家豪说:“我倒希望那样,就是工作一忙起来,就没有时间了。”

孙清华说:“希望市长下一次把尊夫人也一起带过来,在这里度周末,我们也好认识认识。”

陈家豪说:“好,只是到时候你们别说我打扰你们了。”

孙清华说:“怎么会呢?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大家簇拥着陈家豪,到了酒店的二楼一个包厢里,这是专门为陈家豪准备的。其他的几个副市长和他们的随员们,还有那些各委办局的局长、主任们,为了赶时间,早已经在别的包厢里开始吃饭了。

当下属的都有这个习惯,如果没有安排你陪同领导吃饭,那你就赶快把自己的事情办完,该吃就吃,吃完连忙回房间收拾东西,把车辆准备好,在楼下等候着。

因为市长一吃完饭,他说什么时候上车出发,就什么时候出发,领导是不会等你的,只能是你在那里等领导。

趁陈家豪吃饭的时间,覃建和闽为忠连忙到了另外的包厢,和一帮子司机和工作人员混到了一起,抓紧时间扒拉了一碗米粉,然后又吃了一个鸡蛋,几片面包,两个人用纸巾抹了抹嘴巴,然后很快就上楼了,回到房间,收拾东西。做领导秘书和司机的,就是要有这样的速度。

等陈家豪在刘正和孙清华的陪同下,到了房间门口,他们两个已经把东西全部收拾好了。

最新小说: 都市医仙 势不可挡 望眼欲穿 天价萌妻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重生之心动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我自地狱来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岂言不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