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孽子 > 第784章 得天独厚的宝藏

第784章 得天独厚的宝藏(1 / 1)

辽东道要怎么建设,李宽其实还有很多想法。

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在这一次的官员任命当中,李宽除了推荐薛礼为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都督之外,并没有具体查收其余官员的任命。

而李世民也很给面子,同意了李宽的推荐。

事实上,这个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其他人都没有足够重视,再加上也不是很清楚怎样才能搞出成绩来,所以根本就没有哪个大佬推荐人选出来跟李宽大擂台。

薛礼本身就跟着李宽回到了辽东,马上就可以上任。

除此之外,程处亮因为战功被封为宁远将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将军;而秦善道也得了一个游骑将军的封号。

他们两分别带着五千兵马驻扎在新城和国内城,防守着辽东道的北方。

东边有大唐水师控制鸭绿江,半岛上又进入战国时代,短时间内不可能给辽东带来什么威胁。

所以别看程处亮和秦善道没有被安排在辽东城和乌骨城,其实反倒是说明李世民在有意锻炼他们。

“处亮,此去新城,可就是真正的卫戍边疆了。新城的形势比其他地方都要复杂,不可一味的打压某个群体,也不可一味的善待某个群体,要学会讲究平衡之道。别看高句丽人现在是辽东人口最多的,但是经过这一次大败之后,可谓是元气大伤,我们要防范其他的部落借着这个机会崛起。”

辽东城中,李宽自然也有自己的府邸。

李世民的任命下来之后,程处亮、秦善道他们马上就要赴任,反倒是薛礼这个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都督,可以现在辽东城继续待着。

“王爷,你放心!打一批、拉一批,分化一批,这个主意,可是你早就提出来的。军事学院里头很多人都在研究这个理论。新城那边地处草原深处,四周都是各种各样的游牧民族,我一定会充分考虑互相制衡之道。”

程处亮显然不像他大哥程处默那样做事毛毛躁躁,看上去让人放心不少。

“嗯,有一个部落,你一定要保持充分的警惕。”

李宽梳理了一遍辽东道四周的部落,一下就发现了一个刺眼的名字。

“什么部落?是室韦还是靺鞨?”

室韦和靺鞨今年出兵十几万,虽然被李世民打的大败,但是也充分的展示出了他们的兵力,让人不得不防。

所以程处亮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宽说的是不是这两个部落。

“不是!室韦和靺鞨? 一直都遵循自己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部落首领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人。再加上他们对汉文化一直都很排斥,本王倒是不觉得他们对辽东道有多大的威胁。现在他们所在的那些区域? 实在是太冷了? 太远了,对于大唐来说? 没有什么吸引力,所以这一次才没有乘机一起灭了他们。不过? 长远来说? 终归还是会找机会灭掉他们的。”

室韦和靺鞨都在辽东道的北部,虽然占地比较广阔,后世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片土地都在这两个部落的统治范围,但是短时间内? 大唐确实还没有精力去经营这些地方。

与其灭掉他们之后? 新崛起一批更加有侵略性的部落,倒不如让这两个大部落继续维持当地的秩序。

“王爷您说的会不会是突厥人?如今突厥人作为辽东到的第二等人,享受的权利不少,估计很多草原上的突厥牧民都会往辽东道而来。甚至一些其他部落,也会为了享受这个好处? 而投靠到突厥人的麾下。”

一旁的秦善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都不是,是契丹!一个实力还不算特别强大? 但是非常团结,发展很快的部落。严格说来? 契丹人跟室韦人是有血缘关系的,他们都是当年东胡鲜卑的后代。自从东突厥被大唐灭掉之后? 契丹获得了进一步的生存空间? 薛延陀衰败之后? 他们的发展就更快了。最让人忌惮的是,契丹人的几个首领,据说都精通汉学,专门从中原请了一些汉人去部落传授学问。”

李宽在知道契丹这个部落,在贞观年间就已经小有规模之后,立马就安排王玄武去了解了一番。

结果这一了解不要紧,突厥、薛延陀、高句丽、室韦、靺鞨这些大部落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契丹却是一直在默默的发展,从未停止扩张的步伐。

如今,契丹部占据的草场,虽然从面积上来看,远远比不上室韦和靺鞨,但是从肥沃程度来看,却是要强了不少。

“契丹族?王爷你不提醒的话,我还真没有注意。不过,你放心,契丹族居然对大唐有威胁,我就去解除这个威胁。反正辽东马上就要大规模的修建作坊、水泥道路,正是需要劳动力的时候。到时候我也仿照凉州和登州那边,扶持一个捕奴队,重点去契丹族的领地里捕奴。”

程处亮占据天时地利,根本就没有把尚未崛起的契丹部落放在眼中。

事实上,只要大唐有意打压,契丹部落还能不能跟历史上一样茁壮成长,还真是不好说。

“你心中有数就好!反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凡是还保留着自己部落习俗,不愿意学习我们大唐的先进文化的部落,统统都要打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是为了他们好!”

李宽大言不惭的说道。

而一旁的秦善道看到李宽一直在指点程处亮,也赶紧趁着这个机会问道:“王爷,那国内城呢,您觉得我应该注意什么?”

“国内城的局面相对新城来说,又有所不同。西边的地盘,名誉上是属于北高句丽的,但是现在应该还在渊盖苏文的控制之中。这渊盖苏文,虽然控制的北高句丽国土面积还不小,但是境内没有特别有名的城池,资源也相对匮乏,百姓相对贫困。

所以你要关注的就是渊盖苏文跟北高句丽之间的战事进展。一旦渊盖苏文的处境不利,你可以适当的通过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驻扎在国内城的人员,去售卖一些物质给渊盖苏文,可以适当的扩大一下双方的贸易规模。

靺鞨人和渊盖苏文都有贸易的需求,而离他们最近的大唐城池就是国内城,所以国内城可以发展成一座边贸城市,借着鸭绿江的水路优势,及时的把我们大唐的物产运输到这里倾销,再把靺鞨和渊盖苏文手中的原材料运回大唐,把他们的命脉捏在手中。”

李世民的这一番话,让秦善道茅塞顿开。

作为游骑将军,他原本以为自己只要带好手下的几千将士,把国内城和附近的城池守卫好就行。

现在看来,李宽对自己的期待比较高啊。

不过,越有挑战性的工作,秦善道越感兴趣。

“王爷,那渊盖苏文不是我们大唐的敌人吗?”

秦善道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程处亮倒是先提出自己的疑问了。

“处亮,善道,你们要记住了!不管是辽东,还是放眼整个大唐,亦或是整个世界;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那个渊盖苏文,以前肯定是我们的敌人,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被打的落花流水的渊盖苏文,已经不配作为我们大唐的对手。

但是他的领土又跟北高句丽、新罗接壤,对我们平衡半岛局势还是很有用处的。说白了,我们不能任由南北高句丽或者新罗人坐大,不能让他们任何一个国家统一半岛,否则辽东道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考虑很多手段了。”

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大舅子,一个是自己徒弟的兄弟,李宽自然不吝赐教。

“王爷您这么说,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反正不要让北高句丽和渊盖苏文过上好日子,让他们不断的折腾去就是了。”

秦善道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使命之后,心里面反倒是轻松了几分。

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王爷,处亮和善道分别驻扎在新城和国内城,我们辽东生产建设兵团应该要怎么才能配合他们呢?”

薛礼自然知道李宽帮自己争取了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这个职位,是有深意的。

不过,该怎么配合发挥建设兵团的威力,薛礼却是还没有什么头绪。

事实上,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这个机构,在很多人眼中,并不是什么好去处。

屯田!

带着一帮放下刀剑的士兵去种地,能种出什么名堂来?

哪怕是薛礼自己的心中,有时候也会有这个想法。

“衣食住行,这是辽东稳定,乃至大唐稳定最基础的条件。衣服就不用说了,有河北道的棉花源源不断的运输到辽东,这里的冬天御寒不是问题;至于食,自然是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重点了。不过,我们跟汉朝时期的屯田不一样,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戍边将士的粮食问题,而是要解决整个辽东道乃至大唐的粮食问题。

只要经营妥当,十年以后,辽东道一地出产的粮食,就可以养活八成的大唐百姓,并且还能让粮食成为跟周边部落贸易的一个新利器。一直以来,中原王朝跟胡人之间没有太大的粮食贸易,并不是因为胡人有牛羊肉吃了就不需要粮食了,而是边疆本来就不怎么出粮食,从产量地运输粮食过来的话,成本太高。

你总不能一斤粟米卖的价格跟一斤羊肉一样吧?那样还有谁买?但是,如果我们辽东道出产的粮食价格,比关中还要便宜,那么意义就完全不同了。那个时候,渊盖苏文也好,靺鞨也好,室韦也好,都会很乐意的用牛羊马匹来换大唐的粮食。只要大家都有饭吃了,愿意拼命的人就变少了。”

李宽的这个想法,还没有好好的跟谁提过。

毕竟说辽东这么一个大家眼中很是荒凉的边疆,能够产出满足大唐八成人口需求的粮食,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

不过,薛礼作为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都督,李宽自然要跟他说清楚。

薛礼:“王爷,辽东这么冷,不管是种植粟米还是水稻,亦或是麦子,产量不可能很高吧?”

“不,恰恰相反,辽东这里的粮食产量,不管是种植粟米还是水稻,都会比关中要高;唯一可惜的就是,这里太冷了,种水稻的话,不能跟岭南那边一年两熟。”

后世的东北大米,可是鼎鼎有名。

现在薛礼跟李宽说辽东不大适合种植,李宽自然要好好的给他洗洗脑。

“仁贵,这粮食的产量,除了跟气候有关系,还取决于土壤是否肥沃,灌水是否充分。我之所以笃信辽东道适合大规模的种植粮食,是因为这里有着大片的肥沃土地。你去辽东城外随便找一处荒地,用锄头往下挖一挖,你会发现掘地三尺,土地都还是黑色的。这是一片上天赐予的黑土地,是我大唐得天独厚的宝藏啊。”

高句丽人虽然在辽东也高一些农牧种植,但是他们的农耕水平跟大唐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哪怕是如此,半农半牧的高句丽,都已经是东北地区最强大的存在。

不搞农业的室韦和靺鞨,实力就远远不如高句丽。

“黑土地?”

薛礼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没有搞明白它背后的含义。

“没错!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它跟你经常看到的土地不一样,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合庄稼生长的土壤。同样的情况下,一亩水稻的产量,在黑土地和普通土地上面种植,至少可以多两成!最关键的是,辽东这里地广人稀,可以使用驽马配合新式耕犁,以及观狮山书院下属的机械研究所研制出来的简易自动插秧机和人力打谷机,人均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大大增加。”

李宽暂时没有办法像后世那样搞大规模的农场,但是小农场却是完全可行。

中原地区,一个人能够耕种的土地,其实不会超过五十亩。

这还不是精耕,如果像是后世那样的精耕,一个人顶多只能搞定三十亩。

但是,如果配合各种牛马和建议机械,一个人平均管理一百亩土地,完全没有问题。

最关键是可以通过种植大豆和水稻,来岔开两者农忙的时间,让一个人可以管理的土地变大。

“这么说,王爷您是准备让生产建设兵团在辽东大力种植水稻?”

薛礼虽然还不理解黑土地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但是李宽的意思,他是懂了。

“没错,水稻是主要的种植作物,除此之外,就是大豆!”

“大豆?大规模的种植大豆的话,全部用来喂马似乎有点浪费啊。”

薛礼有点困惑的看着李宽。

虽然从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豆腐了,但是大豆在大唐最主要的用处还是作为战马的添加饲料。

可是大唐不缺养马的草原,对于使用大豆来给马匹补充营养,需求不是很旺盛。

“喂马也好,制作豆腐也好,其实都不是大豆最主要的用处!”

“啊?”

李宽的答案让大家感到意外。

就连程处亮和秦善道都忍不住盯着李宽,看看他会给出什么解释。

“把大豆压榨之后,可以制作出大豆油,供百姓们食用;而压榨之后剩下的豆粕,则是家畜最好的饲料,不管是鸡鸭鹅也好,还是猪狗,吃了豆粕之后,长势都会变好。如今大唐的百姓已经渐渐的远离了饿死的风险,一些地方的百姓慢慢的对肉食有了更加强大的需求。

这个时候,进一步发展养猪、养鸡产业,也是很有必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姓们的肉食变多了,对粮食的需求就会减少,也算是间接的解决了粮食问题。”

楚王府可是十年前就开始安排人养猪、养鸡,如今是长安城最大的肉食供应商。

虽然这些年,楚王府的养殖规模没有继续扩大,但是养殖技术的进步,却是一直都没有停滞。

特别是如何预防大规模的瘟疫,这是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书院里长期都有一帮学员在楚王府的养猪场、养鸡场里进行研究。

在结合了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一些东西之后,学员们慢慢的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有效的防疫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大规模养殖生猪和鸡鸭带来的风险。

像是楚王府还好,哪怕是碰到一些意外,也能承受损失。

如果其他的百姓孤注一掷的投入到养殖事业,一旦遭遇不幸,立马就垮了。

这也会打消许多百姓投身养殖业的积极性。

“这大豆居然有这么大的用处?”

薛礼觉得很是意外。

稻、黍、稷、麦、菽,作为五谷里头的菽,大豆在华夏的种植历史可谓是非常悠久。

但是,种植规模一直都非常有限。

最主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面,大豆的作用赶不上其他庄稼。

也就难怪薛礼他们会觉得意外了。

“没错!大规模的种植大豆,很占用良田,在关中地区是很难推广的。可是辽东就不一样了,这里有的是无主的土地。到时候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直接在各地圈一大片土地,大规模的种植大豆,将大豆产业打造成辽东道的支柱产业。”

水稻和大豆,可是李宽为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量身打造的两个拳头产品。

“王爷,听您这么一说,我恨不得现在就带着将士们去开垦土地了。”

薛礼想象了一下李宽描绘的蓝图,觉得自己要是带着生产兵团实现了这个目标的话,绝对可以名传千古,甚至有机会进入朝廷,封侯拜相。

“快了!陛下已经在让房相安排将士们的赏赐事宜。这次就地转移到生产兵团的将士,都是有军功在身的。不管功劳大小,肯定都会有一些赏赐,到时候不管是土地、奴仆还是牲口、农具,都会有。不过,你这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就要先跟黑土地做一番斗争了!”

李宽倒是没有想着要让薛礼直接从武将转为文官,这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了。

而是生产建设兵团,本身其实就有一半的军事属性,在大唐暂时没有大的战事发生的情况下,让薛礼在建设兵团建功立业,其实反倒是对他最大的支持。

“王爷你放心,只要能解决我们大唐的粮食问题,哪怕是让我薛礼天天去耕地,我也愿意。再说了,您不是说生产建设兵团的将士们,仍然隶属于兵部管理,除了配合州县剿灭土匪和流寇之外,也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随时拿起刀剑作战。”

薛礼倒是很快就接受了自己辽东生产建设兵团都督的职位。

虽然这是一个新职位,但是他一定也不担心李宽会坑自己。

“嗯,这段时间,我也安排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学员跟在你身边,好好的在辽东城四周转转,先确定第一片耕种的区域;趁着冬天来临之前,把土地开垦出来,把住宿的问题给解决了,要不然到时候大雪纷飞,可就头疼了。”

辽东的冬天,可不是长安城可以比的。

李宽虽然没有亲自经历过,但是毕竟后世网络那么发达,大体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他可不想薛礼带领的辽东生产建设兵团,还没有种植一粒粮食,就在过冬的时候损失惨重,那可就真是笑话了。

紧接着,李宽再跟薛礼、程处亮和秦善道几个交代了一番,就让他们各自忙碌去了。

而他自己,则是突然间似乎空闲了下来。

似乎,可以考虑班师回朝了?

就是李世民不动,他也没有办法动。

所以李宽干脆就带着王玄武和王玄策几个,去辽东城里转悠。

如今的辽东城,可真是一日不同一日。

城里不断得涌入一批又一批的冒险商人,都不想错过这场盛宴。

而这段时间辽东城中发生的事情传到各地之后,商家们来辽东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这个时候,哪怕是反应再迟钝的商人,也能意识到去辽东可以挣钱。

反正大唐皇家运输集团已经开辟了公共马车线路,沿途又有各种客栈和驿站供大家歇息,去一趟辽东,花费的钱财还算可以接受。

走,去辽东!

这成为商人们最热衷的一件事情。

最新小说: 重生明末皇太子朱慈烺 穿越成反派要如何活命 叶君楚倾城穿越成三皇子笔趣阁 怪异复苏:你管这叫正经科普?! 贾蓉 代王李简 重生红楼,庶子的我逆袭成大佬 平定天下 怪谈恋爱流游戏 大唐:开局搞科研被弹劾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