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农天一沿沮河而上。只见丹霞流碧,山如盆景,水湾阡陌,一派古朴田园风貌。进入山中水碧间,澄明而清幽。
正是秋雨后的一场微晴。天地开合,山水间铺上一层层薄雾。南襄城如一颗失而复得的璀璨明珠,镶嵌在沮河南岸。它就是楚国早期文化的发源地。据说,南襄城遗址时代为战国至汉代时期,可谓久远。
农天一虔诚地走进遗址,只见残存的北城墙和东城墙夯筑而成,城内散落大量瓦块及陶片,陶质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鬲、豆、盂、罐、纺轮等。城南有一古陶井,城北有金坝岭墓群,城南有墓岭岗墓群,附近的村民劳作时,无意间会有灰陶器、青铜剑、铜箭等文物冒出来。其城早毁,名存至今。
人们不禁要问:南襄城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城?它始于何时,因何而立,又为何而废?
带着这些疑问,农天一查阅史料,原来沮漳河流域是周天子的分封采邑之地。沮漳河流域的权国、罗国、楚国等均为周天子的诸侯国。
《墨子?非攻下》记“昔者楚熊丽始讨(封)此雎山”,即楚国最初分封之地在沮河的中上游一带。“雎山”即为丹霞山。而南襄城的地理位置正是处于沮河中游,并且坐拥丹霞山,这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巧合。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楚国先民就开始在沮河沿岸的荆山深处开疆扩土。
《左传》哀公六年记楚昭王所说:“江汉睢(沮)漳,楚之望也。”就反映出当时沮、漳二水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南襄城就是处在这个中心点上的一枚重要棋子。东南西北皆在其势力范围之内,相距均不远,可进可退,其地理位置显赫。古代陆路难行,可经沮河水路上下,十分方便,从而弥补陆路不足,无形之中也阻挡了敌方前来攻城略地。
秋风中,农天一立于古遗迹之上,发出一阵感叹,足见古城建设者选址的良苦用心:城址区位尽得石城可居,沮江可凭,壕沟可阻,更得荆山之险,沮水冲击而成的大小良田为取食之需。古城四周,山不高,多在百米左右,且水系自然发达,有北河、南河护佑。他发现南襄城为土筑城垣。城垣内地,东西长,南北窄,呈长方形,面积27万平方米,地处沮河西岸野牛溪沟口。在那个久远年代,可以想见其宏大气势。
城南的古陶井、石磨落于城中,城墙高耸,置于高处便于瞭望观察,有防御性作用;壕沟、山川、河流阻挡,御敌于外;城北金坝岭墓群和城南墓群于城外,古城内外布局巧妙,井然有序。
一座古城,断断续续出土如此众多的青铜剑等兵器,这足以说明南襄城是具有军事意义的古城。如果不是重镇,抑或候国所在地,是很难想象达到如此规模的。“有窑址者,旁必有水”,水源就在沮河。这一带有许多古井、陶器等,这既可方便取水于古沮河河道,又便于进行生产、生活之用,说明城内外人数众多。这一地区应为窑址作坊区。
战国时期青铜剑、铜箭与青铜镜,说明冶炼技术极高,既有冷兵器短击之剑,也有射击之箭。青铜镜为生活用品,普通人在那个年代应该是不会拥有的,必定为贵族人士所有。
陶器、陶井,瓦块、陶片、纺轮等,表明烧制技术、农耕文明以及手工艺已达一定水平。古城显然是一个先民聚落生活及功能相对完善的聚集区。
农天一看了看残存的北城墙和东城墙,多为土筑城垣,濒临沮河西岸,且有壕沟、护城河与天然山谷庇护,可谓固若金汤。
战时可御敌,闲时休养生息,于荆山深处悄悄发展,壮大基业。其城垣所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水路陆路皆畅,前后呼应。
而古墓群下葬处贵族集中,墓群具有一定规模,且有大量青铜器、钱币等贵重物品出土,这并非平头百姓墓葬所能比拟的。从下葬习俗推测,很有可能为诸侯国或楚早期贵族等重要人士之墓。
在南襄城随处可见古砖,每块重达十几斤。史载,这里在南北朝之后就不是什么重要关隘,这些古砖显然是为修建古城墙所用,否则没有必要使用如此笨重的古砖。在当地民间至今还流传着72条花街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条“红旗街”,从墓陵岗直抵红旗坎。
祝融是楚人先祖,是管火的,火是红色的标志,红旗正是火的象征,为楚人所敬仰。为此,我们专门踏勘了墓陵岗背后的大片土地:三面环山,周围丘岗众多,山势平缓,且多在百米左右,面积宽大,平展展的一方乐土,尽显当年花街繁华、火神圣迹了。
回望历史,楚,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山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来的,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楚国自居楚地丹阳,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战事。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农天一认为,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唯独不见楚伐临沮。假定临沮在远古就是一个候国,南襄城之地即为古临沮候国所在区域,为楚“居国南乡”,这样就容易理解楚为什么没有伐临沮候国了。
农天一有了一个大胆设想,就此是否可以推断,临沮候国就是楚国发祥地。
在荆山,远古民间传说俯拾皆是:中华人文先祖轩辕黄帝曾在荆山铸九鼎、修寨、祭祀,黄帝的夫人、养蚕技术的发明者嫘祖曾在荆山植桑养蚕,荆山地区流传着大禹铸镛钟的传说,以及卞和得玉献玉故事广为当地人称颂。
不仅如此,南襄城还与茶有关。相传,南颐县南襄城有位叫潘明的人,曾经在南襄城东山之麓修筑书房,取名“东轩”。那年的春天,潘明与诸友会文于“东轩”。
有一天,他发现在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与众不同,便将其移植于东轩的茶圃,朝夕管护,悉心培育,年年繁殖,茶树枝叶茂盛,乌润肥壮。
经过精心制作,茶叶泡饮后,香馥味醇。随后,潘明奉召入京,遇见礼部侍郎,将此茶赠予他,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送内廷,皇上饮后大加赞誉,垂问南襄城茶史,因此茶黄润飘逸,轻似鹅毛,味香形美,犹如“天鹅”一般,便赐名“天鹅黄”。
后来,经茶农精心培育,每一叶“天鹅黄”在阳光下泛着绿光,争阳而上,这是“天鹅黄”在与茶农们的情感交流。
“天鹅黄”正是卞和荆山采玉的发生地。村民告诉农天一,往下一华里就是“和氏桥”。
农天一立即前往,果然有一座古桥掩映在荆棘丛中,桥上青砖筑成拱形状,桥下唯见清水缓缓流过。“和氏桥”,顾名思义,立桥是为了纪念楚国卞和得玉献玉之事。
在南襄城南面有座巴王殿,离南襄城遗址只有4里路程,这应是古人的宗教祭祀场所;城北有白虎头古地名,“虎”为巴人图腾标志。农天一透过历史信息,认定这些古代遗存,均据南襄城方圆十里左右,带有明显的古城先民活动胎记。
楚国在很长一段时期臣服于周,《左传?昭公十二年》记:“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辟在荆山”,即今南颐县的南襄城一带。楚周边小国:罗国、庐戎国、蔡国,以及权国、聃国、夔国等,均为楚国所灭。这些小国均在以南襄城为中心方圆百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