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谢杰友、谢文东和阿香不同桌吃饭,仅是晚上过来住宿,然而毕竟在住同一屋檐下,日子久了,个人脾性,以及生活习性也能摸得透透的。
他们三人年龄相仿,平时能帮衬家里的事情也差不多。
虽不至于同出同归,但碰头都爱吆喝问一声,“xx去哪了?明天要干什么呀?”
听说是去放牛了,有牛那个就赶紧去。听说准备去打猪草,家里养有猪的也会说我也去。听说要去打柴,三个就一起出发了。
晚上他们过来睡觉了,通常也不会像奶奶杨氏一样,一进屋就直接去自己房间关门就睡。
要么是谢文俊溜去那两小子房间说说笑笑,要么是那两个小子跑去谢文俊的房间嘻嘻哈哈。
杨氏说得对,家里孩子多,人气就旺。
阿香有时也会侧着耳朵听他们说话,可气这个时代的男女大防,为避嫌,不能随便加入他们的谈话。
听他们讲到有趣的地方声音去渐渐小下去,忽而又爆发出一阵笑声,阿香就急难耐,恨不得过去逼迫他们说大声点,或者揪着谢文俊的衣领让他告诉在说什么。
不是阿香爱听墙角,实在是她太孤单了,能说个话的伴都没有。
大嫂有时会抱着阿乐来给杨氏,她会来阿香房间坐坐,说说她听到的八卦,赶集的见闻什么的。但大多数是谢杰友带阿乐过来的。
阿乐太小了,才5岁,过个10年大约能当阿香闺蜜了,现在拿来逗玩尚可,谈心说事就免了。
也难怪前世有人嘲笑农村没电没娱乐,只能玩造人活动了。阿香现在可是亲身体会了。
所以观察“三人行”“听墙角”成了阿香必要的文娱活动。但最近她发现风向有点不对。
那两个孩子同进同出的时间多了,谢文俊好像落单了。
虽然三人一起谈天说地的时候他也不怎么说话,多数是听那两人滔滔不绝,只偶尔插上一句两句。但现在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