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线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做翻译 > 第五十一章 蓄势待发

第五十一章 蓄势待发(1 / 1)

永乐三年,四月,京城。

此时的大明王朝虽然前几年才经历了一场内乱,而且北有蒙元残余,西有帖木儿帝国虎视眈眈,南面交趾(越南北部)也不省心,但是好在帝国仍然焕发着活力。

毕竟对于勤劳富有智慧的中国人来说,只要自己内部不出问题,这些外敌威胁其实都是纸老虎。

如果以一个人来做对比,永乐三年的大明帝国仍是个青壮年,还是砥砺奋进的在走上坡路。

计言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年多了,早就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虽然目前还没实现他一开始给自己定的小目标,多娶媳妇多赚钱。

不过好歹也是混上了个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朋友,还是个贵族,比起他在现代的时候,强到不知哪里去了。

正所谓,妻不在多,胸大就行,钱不在丰,敢花才行。

梅雨宁这一年已经快要十八岁了,越长越开,各方面都长大了不少。

计言看着她的变化,自忖要是去年两人刚认识的时候她就这么大,就算自己再傻,也不可能同屋睡了好几天都没发现对方是女的。

于是更加期待郑和赶紧下西洋,让自己有机会带着梅雨宁去热带,去东南亚,一起撒欢一起浪。

从永乐二年到永乐三年,计言忙忙活活的没闲着,不是当差,就是吃吃喝喝的。

与此同时,大明王朝的皇帝大臣们也没闲着。

先是朱棣痛骂了内阁大学士解缙一顿,说他办事不利。

让解缙主持修书,结果呈交上来的《文献集成》,完全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没有展现皇帝的宏图大志。

解缙这才意识到修书这事儿不是朱棣心血来潮玩玩的,是要来真的。

诚惶诚恐之下,解缙立刻组织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书活动,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将永远跟这本他修成的书绑定在一起。

还有一件也是影响了大明王朝国运的事,而且也还是绕不开这位解才子,他用三个字“好圣孙。”说服了朱棣立太子。

没有成功当上太子的朱高煦,按照明朝制度,要去封地当藩王去了,可是他拒不就藩,天天赖在京城里,朱棣竟然也拿他没辙。

不过这些目前都是身居高位者们操心的事儿,计言也就是看邸报的时候,或者是跟同僚们八卦的时候,才知道了这些。

对于计言来说,除了自己和梅雨宁,最亲近的人就是阮小义了。

这孩子成亲了。

是的。

成亲了。

计言还保持着两世处男之身,他的这个小弟已经成亲了。

你敢信?

那是春节的时候,阮小义离乡半年,回山东过年,然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最后好说歹说,终于父子达成了一致,继续在京城可以,把婚结了,然后带着宋青青一起在京城。

要不就在家里待着,什么时候他爹抱上了孙子,什么时候他能回京。

真是典型的封建家长作风。

不得已,阮小义只能成了亲,带着宋青青一起住在了京城,好在他之前找的住处够大,所以加上宋青青带来的七八口子,那房子仍显宽敞。

不过从那之后,阮小义每天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天禧寺里,能晚回家就晚回家。

天禧寺这破工程,一年前什么样,现在也只有看得见的几处小变化。

郑和从泉州回来之后,就只有一部分时间还在这个工程上了。

有人推还推不动呢,没人推,也就更没进展了。

好像皇帝也给忘了这茬,没再继续提。

不过皇帝忘不忘的,计言一点不关心,他每天只要混混日子,不要少了他的俸禄就行。

他只一心等着郑和下西洋。

四月底,天气已经热起来了,这天郑和在天禧寺召开了一个会议,计言也被邀请参加。

参会的人不少,计言扫了一周,看到参会的都是郑和去日本的老部下,没有工部的人,便心下暗喜,看来这会跟天禧寺没啥关系,那就应该是要准备下西洋了。

郑和情绪饱满,意气风发,对着众人宣布道:皇上已经下旨,着他领正使之职,即刻开始选编人员,往太仓刘家港集合,然后待集合完毕,启程远渡西洋。

计言心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会议上,郑和显然情绪不错,还跟众人分享了一个趣事。

郑和说,皇上在召见自己商议出使西洋之事的时候,还给自己说了个故事。

大明刚立朝之时,江山不稳,当时还尚未统一全国,那时就有倭寇来骚扰明朝沿海,地方官上了个折子给太祖朱元璋,问:“皇帝,怎么办啊?”

太祖皇帝朱元璋思索一阵,大笔一挥,直接发了一道圣旨。

那圣旨上写道:“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说完故事,郑和接着对众人说道:“倭寇扰我数年,经去年我等出使日本,迄今已约一年。这一年来,我海疆平静,东海之上,熙熙攘攘。未再听闻有倭寇出没,这是我大明之福,也是尔等之功。此天时地利之际,不知尔等是否愿意随我远赴西洋,再立不世之功?”

自然是山呼海啸一般的回应“下官愿意!”

计言当然也在这呼喊的人群之中,不过他可能比其他人更激动一些,因为他比起在场的所有人,甚至包括郑和本人在内,都更清楚这场航海运动的伟大。

散会之后,就是各人回家,该告别的告别,该收拾东西的收拾东西。

计言没啥可收拾的,他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南洋度假套装。

找人做了几件到膝盖的短裤,还有几身特别定制的类似于T恤的上衣,又买了好几把湘妃竹扇,只待郑和一声令下。

他没回家,而是直接跑去了南镇抚司衙门,悄悄找到了梅雨宁,向她透露了这个消息。

梅雨宁听完略微有些吃惊,看来他们家现在真的是与外界隔绝了,要是按照以前,估计梅驸马早就打听到消息了。

自从去年刑部的李大人被抄家之后,梅驸马府一直保持着闭门谢客的态势,直到今天也没有松懈。

梅雨宁跟计言道:“我目前还没接到差遣,不过父亲是肯定希望我也一起去的,毕竟之前我得到消息,允炆哥哥确实就在南洋。”

计言道:“这事儿也许不需要你父亲帮你打点,我这就回天禧寺一趟,找副使王景弘说一下。”

梅雨宁欣喜道:“这敢情好,父亲现在的情况也确实不宜再出来走动。”

计言看了一下四下无人,向梅雨宁使了个眼色,道:“放心,你男人还是靠得住的。”

梅雨宁默默笑了笑,没再说话。

事不宜迟,计言便忙不迭的又赶回了天禧寺,找到了正在整理人员花名册的王景弘。

最新小说: 皇家娱乐指南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绝对征服系统 温柔坠落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列表 超能暴乱 解构诡异全文 特种兵:开局干掉眼镜蛇小队列表 红警之崛起南洋 大唐无双皇子